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辽朝开国皇后述律平一生介绍 述律平结局 述律平儿子列表

辽朝开国皇后述律平一生介绍 述律平结局 述律平儿子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4/1/21 15:57:22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述律平因为“文能安邦富国,武能克敌制胜”,连神女在她面前也感到自惭形秽,主动让路。因此有童谣唱道:“青牛妪,曾避路。”

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崇尚中原文化、以汉高祖刘邦自居的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萧姓为述律家族的姓氏,定萧家世代为皇后,共享富贵。

一刀砍下自己一只手

公元926年,阿保机突然病逝。一时间,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落集团蠢蠢欲动。面对危机四伏的契丹政局,述律平以其独具的魄力和超凡的勇气挺身而出,请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这一次简短的召集,在《契丹国志》里有简单明了的会议记录(为读者阅读方便,译成现代语):

述律平问群臣:“你们想念先帝吗?”

众大臣面露哀伤,回答:“臣等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想!”

述律平微微一笑:“那好,既然想念,就请诸位去见先帝吧。”

述律平收起笑容,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

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她便让他“传话先帝”,然后将其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对于一些功勋盖世的大臣元老,述律平则先让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为罪,给他们扣上帽子,撤职的撤职、处斩的处斩。这其中包括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祖父对阿保机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铎臻、为契丹开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

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是投靠契丹的汉臣。在阿保机讨伐渤海的战役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身体多处重伤,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当述律平也要他去“侍奉先帝”时,赵思温却不肯就范。

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

赵思温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皇后如果去,臣一定跟在后边。”

众人听了一愣,立刻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述律平。众目睽睽之下,述律平立刻做出了反应,回答道:“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实际此时皇太子耶律倍已经二十八岁)话音刚落,述律平嗖的一声拔出金刀,将自己一只手齐腕砍下,面不改色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

述律平这一手,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从此以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她畏如虎蝎,对她的主张再不敢有半点违抗。而少了一只手之后,述律平杀人殉葬的把戏也收敛了许多,竟然连逼她断手的赵思温都放过了。

导演“群臣选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虽然胸怀大略,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

述律平一共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

然而述律平却不喜欢耶律倍,主要原因正是耶律倍对儒家学术、汉地制度的推崇。述律平认为儒家文化不适合契丹民族,会把勇悍且藐视规矩的契丹人改造成唯唯诺诺的胆小之辈。

次子耶律德光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众。时任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东征西战,立过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耶律德光“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这样的儿子当然会讨得母亲万分的欢心。

不过,最让述律平喜爱的,还是小儿子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既没有继承父母一丝一毫的文韬武略,更没有为契丹国建立过任何功勋,在狠辣方面倒是与爹娘有几分相似,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身蛮劲,心情欠佳之时就在下人脸上刺字消气。若是有人犯在他的手里,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就是把人抛入水火之中淹死、烧死。契丹人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没有不怕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述律平偏偏就认定耶律李胡是最能干的儿子。

在这方面,阿保机和妻子的看法完全相反。

阿保机曾经看过三个儿子睡觉的姿势,见耶律李胡缩着头躲在两个哥哥后面睡,满脸不屑地说:“李胡是几个儿子中最差劲的。”

后来,阿保机又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捡柴。长子耶律倍精选干燥的柴禾捆扎好才返回;次子耶律德光不论干湿,首先弄了一大抱回来;而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了一些,一路上又嫌累,边走边扔,到家只剩下一小半。阿保机对幼子大失所望,对述律平说:“大儿子巧,二儿子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然而,阿保机说也白说,述律平最溺爱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小儿子。

阿保机活着时,次子耶律德光经常跟随作战,功勋卓著,逐渐掌握了契丹国的军事实权。而太子耶律倍却和母亲一起局促在皇都中,被述律平尽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

926年,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将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对耶律倍说:“此地不是我可以长久居住之地,留你在这里安抚人民,治理疆土,以彰显朕的爱民之心。”

连阿保机自己都说,此地不是皇帝久居之地,却把一个未来的

标签: 辽朝述律平

更多文章

  • 陈朝陈后主妃子张丽华介绍 张丽华漂亮么 张丽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丽华

    世人皆以为南朝陈国的贵妃张丽华是导致陈亡的红颜祸水,而陈后主所作的宫庭歌舞曲《玉树后庭花》则是亡国之曲。故而晚唐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著名的《泊秦淮》,诗曰:“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就是借著陈国最后一任国君陈叔宝与贵妃张丽华,醉

  • 南朝齐何婧英:中国历史上最放荡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何婧英,皇后

    说起皇后淫乱,汉成帝赵皇后、晋惠帝贾皇后、魏孝文帝冯皇后、唐中宗韦皇后榜上有名,而若要论放荡指数之高、淫乱程度之烈,南齐皇帝萧昭业的皇后何婧英首屈一指。庭院深深,深几许。在平民百姓眼里,皇宫象征着权力、地位、尊荣和富贵,而事实上,皇宫却是悲剧最多、杀戮最多、甚至丑闻最多的肮脏、混乱场所。在这里,官

  • 三国曹丕妃子薛灵芸:被雪藏千年的三国绝世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薛灵芸

    薛灵芸十七岁那年,已是容颜绝世。闾中的少年,都暗慕薛灵芸,趁夜色悄悄潜来偷看她。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与她接触。 薛灵芸是三国时常山人。其父薛业是■乡县亭长,母亲陈氏随丈夫住在亭旁。他们那里十分贫穷,夜里妇女们聚在一起纺纱,点燃麻藁以照亮。 待薛灵芸十七岁那年,已是容颜绝世。闾中的少年,都暗慕薛灵芸,趁

  • 卫子夫怎么死的? 西汉皇后卫子夫结局为何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将军卫青的姐姐,骠骑将军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刘据,卫长、诸邑、石邑三位公主。卫子夫建元二年入宫,第二年怀孕后被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卫子夫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在她被立为皇后的第38年,即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蛊之祸中,卫子夫母子等人遭江充等人陷

  • 如何评价朝鲜定宗李芳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芳果

    朝鲜定宗李芳果朝鲜定宗李芳果是朝鲜王朝的第二位君主,是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第二个儿子,李芳果之所以能够成为朝鲜的第二代君主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李成桂的长子已经去世,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李芳远不满李成桂立幼子李芳硕为世子发动了军事政变,迫使自己的父亲李成桂将王位传给了李芳果。李芳果画像李芳果是李成

  • 茅以升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茅以升

    茅以升的作品有哪些茅以升一生都贡献在了桥梁事业上。年轻时期在美国留学,写的博士论文桥梁桁架之次应力中的杰出理论,被人们称为茅氏定律。后来写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主要都是和中国的桥梁有关的。茅以升的作品代表有中国古桥和新桥,桥梁史,钱塘江大桥等。茅以升雕像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了桥梁工业学堂,并且在多家大

  • 武昌起义中熊秉坤的主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熊秉坤

    熊秉坤的主要贡献今天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在关于武昌起义的内容中,会看到熊秉坤的这一名字。这一名字之所以能在历史书上出现,让后人知晓,与熊秉坤的一些主要贡献是有很大联系的。那么熊秉坤究竟给后人做了什么贡献呢?熊秉坤照片熊秉坤的第一个主要贡献是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虽然在当时的形势下,开第一枪打死敌人

  • 民国实业家卢作孚简介 卢作孚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卢作孚

    卢作孚简介卢作孚简介是这样的。卢作孚,重庆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出生于贫苦家庭,天性聪颖,辍学后自学成才。卢作孚自学的水平极高,在不久后读书水平就够开一所补习学校,他负责教授数学。卢作孚教书的同时没有停止学习,他还编写了好几本数学教科书。卢作孚照片1910年,卢作孚加入同盟会。随后周游各地,不久回乡

  • 明朝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吴贞毓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贞毓

    永历五年二月进,八年三月卒任职时间:1651-1654年任期:3年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进士。崇祯皇帝自缢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国号弘光,贞毓任户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称帝,改国号为隆武。贞毓任吏部文选主事。唐王失败后,他参于拥立桂王,贞毓升太常卿。次年(公元1647年)正月,改年号为永历

  • 南明大臣﹑文学家-张煌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汉族,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崇祯举人。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他的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张煌言南明大臣﹑文学家。张煌言诗文著作大半散佚,今有《张苍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