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杨嗣昌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上杨嗣昌的评价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1/20 1:23:57

杨嗣昌历史评价

杨嗣昌的出生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他的祖父是过去武陵的名士,非常重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曾经亲自花钱建造石塔和书楼,来让大家参与学习。所以杨嗣昌小时候的学习氛围可以说非常好。

杨嗣昌

杨嗣昌是比较早就接触官场政治的,受祖辈影响,很快就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历史上对他的一些评价确是让我们非常诧异。

虽说杨嗣昌在衷心和能力上都有不俗的展现,也非常努力,但是生在明朝末期那个动荡的局面,基本也就告别干大事了,不是为了防止太平军,就是朝中那个宦官又开始散布谣言了。

还有,杨嗣昌人缘太差,几乎只有明崇祯皇帝信任他,虽然说取得皇帝的信任是好事,但你这样让很多数人讨厌的决断明显是不对的。都说在朝中如果不能多一个朋友,那至少不能多一个敌人。

有人说杨嗣昌害死卢象升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但是首辅因为自己被任命督师,找杨嗣昌过来,杨嗣昌还能做什么?人家连统一指挥都放弃了都没说什么啊。只要首辅还在台上,杨嗣昌要是吧首辅得罪了,以后还想不想在朝廷呆下去了,卢象升要逆势唱高调,这是他自己的问题,大家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唱高调的,正所谓棒打出头鸟,不找你找谁。

甚至有人评价杨嗣昌不仅能力差,运气差,人格也差。要是没有他这么做,贺人龙曹变蛟那几个猛将不至于死的这么冤,而且福王也不会落得这么倒霉的境地,之后一系列发生的斗争也许会改变整个明朝的历史。

杨嗣昌传

杨嗣昌是湖南武陵人,在万历38年的时候考中进士,并担任杭州府的教授,折合他的祖父一直以来贯彻重视教育的原则是分不开的。并且逐渐升官到户部郎中,之后因病引退回家。

杨嗣昌剧照

崇祯年间杨嗣昌被加封为右参政,之后还曾被派往山海关整顿军备,但是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杨嗣昌的父亲被抓,他多次上书请求代替父亲去死,父亲才得以免除死刑。因为杨家父子二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依附宦官,导致他和东林党人间感情发生破裂。

在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时候,正赶上当时中原发生饥荒,全国上下暴乱不断,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开始向市场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杨嗣昌六次向皇上进谏,希望开采矿藏来缓解经济压力,解散暴乱的民众。并将一系列施救措施一起反馈,皇帝对他的才能很赏识,对他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也很钦佩。

因为兵部尚书去世,皇帝觉得朝中大臣没有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的,就想起了在家中的杨嗣昌,杨嗣昌推荐熊文灿,但当时的熊却并不领情,他主张先招抚乱臣贼子。这与自己的意志相背离,杨嗣昌对熊文灿的影响之后一直不是很好。

随着农民大军涌进四川,朝中大臣纷纷指责洪承畴办事不利,纵容盗贼泛滥。杨嗣昌却上书指责熊文灿,对洪承畴的过失只字不谈,皇帝看出了他的偏袒之心,皇帝于是满足了熊文灿主张招安的想法。

杨嗣昌虽然你有才能,但他又时过于自信,耽搁了镇压农民的最佳时机,同时还让费了财力物力。也导致了襄阳沦陷,襄王被抓,福王遇害等一系列连锁效应,杨嗣昌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绝食而终。

杨嗣昌怎么死的

李自成的部下张献忠曾经多次被杨嗣昌镇压,张献忠逃到四川,本以为平定了农民军的叛乱,但是张献忠带着他的农民兵卷土重来。

杨嗣昌负罪上书

杨嗣昌虽然很有才能,但是他对所有事都要管,交给属下的事也不放心,常常会错失良机,有人曾劝说过他,但是杨嗣昌不以为意。

当时,军中意见就极不统一,再加上杨嗣昌做事又婆婆妈妈,决策的通过半天才能执行,敌人又是分散在各地,这就导致杨嗣昌的部队经常是在连夜跑路的途中,真正作战的没几次,士兵都十分疲惫,等到双方终于有一次大交战的时候,杨嗣昌军队打败。

起初,农民军逃跑的时候,杨嗣昌下令紧追不舍,结果正好被敌人施了调虎离山之计,正当杨嗣昌觉得不对,为什么周围没有驻兵防守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家后院已经起火,张献忠让主力和杨嗣昌耗着,将杨的部队拖住,自己则率领小部分人马,直接往襄阳城赶,这时的襄阳城早已人去楼空,兵力也少得可怜。

张献忠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入城,待到杨嗣昌发现为时已晚,襄阳王被抓,当初杨嗣昌认为襄阳的防守条件很好,不仅有护城河保护,进出都要靠口令,如此管辖森严的堡垒怎么让敌人轻松就溜了进去。

自己觉得罪孽深重,然后越想越害怕,他向皇帝上书请求赐死,后来又听说洛阳也已经沦陷了,福旺也死了,于是愈加担惊受怕,终日不进食,死于五十四岁。

群臣听说襄阳的变故,纷纷要求定罪杨嗣昌,但是他已经死了,儿子也病死了,皇帝非常悲伤,认为杨嗣昌为平定农民军出生入死,鞠躬尽瘁。恢复了杨嗣昌的名誉。

杨嗣昌与卢象升

现在,很多人眼中的大明王朝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真实的明朝是一个刻薄寡恩的王朝,君臣之间,臣子之间,没有相互协作,只有猜忌、诋毁,大臣间的勾心头脚屡见不鲜,而杨嗣昌与卢象升两位,就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卢象升剧照

明崇祯在清军南下的时候,奉命卢象升把关驻守,当时的崇祯帝早已有合议的想法,大学士杨嗣昌太监高起察觉了崇祯帝这一想法,就对卢象升百般阻挠,不仅得不到局军权,士兵的数量还在不断减少,而且卢象升提出的几条抗清战略,连看都没看就被否决了。

卢象升就只能统帅自己先前的部队,俗话说,权力越大,势力越大,但是这带兵打仗的将领,你不给我部队,不给我军备,叫我拿什么去和人家抗衡,就封我个大官当当,都什么年代了,国家都要灭亡了,谁在乎这一官半职啊。

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是总督,但是手中的士兵不到两万,还没一个小部队得多。更可恨的是,杨嗣昌还假惺惺的想要彰显自己的大度,让卢当兵部主事,比他在冬天离开北京,去经历军旅生活的磨难。

到最后连发军饷的人也让杨嗣昌给支走了,试问军队负责带兵打仗,这些后勤的东西没有保障,拿什么去争夺胜利,拿什么维护军队的尊严。

卢象升一辈子戎马沙场,没怎么打过败仗,但是这一次他必败无疑。百姓听说了,劝说卢象升先转战广德,等待时机给敌军致命一击,古代不也有以少胜多的例子吗。卢象升感动流泪,但是身为将军,常年带兵打仗,他知道如今士兵信心不许,自己也是如同被朝廷扔掉的弃子。

卢象升派兵进驻贾庄,太监高起带着数万部队等在鸡泽,两地相距不到五十里,卢象升主力被清军包围的时候,高起丝毫不作伪,卢象升战亡,百姓知道了抱头痛哭。

这就是明朝末期的政治局势,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好官都被牵连,朝廷不亡才怪。

标签: 杨嗣昌

更多文章

  • 高拱的一生该如何来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拱

    评价高拱的一生高拱在明朝中后期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在隆庆后期,当上了首辅兼任吏部尚书时期,针对当时明朝紧张的局势,勇敢地进行了改革,对振兴朝政起到重要的重要,在法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开创了隆庆时期改革的先河。针对宋明理学,他认为就是这些耽误了整个国家,对此展开了全方面的批判。并且系统的阐述了

  • 晚清山中宰相李根源反清革命思想 李根源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根源

    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呢?很多人都知道李根源被百姓们尊称“山中宰相”,那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呢,一定有它的道理,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的原因吧。李根源李根源是近现代著名的国民党元老,是有名的爱国人士,而他的爱国不仅仅体现在自我对国家的热爱,还体

  • 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廷和

    杨廷和历史评价杨廷和,是明朝年间著名的内阁首辅,历仕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后来由于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以庶人身份下葬。杨廷和任职期间,一度权倾朝野,做出了许多为政功绩,是明代伟大的政治改革家。杨廷和 剧照杨廷和辅佐武宗时期,由于武宗荒诞无德,杨廷和屡屡进言未果,仍

  • 希腊哲学家埃拉托色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生平简介‍‍‍‍‍‍‍‍‍‍‍‍‍‍‍‍‍‍‍‍‍‍‍‍‍‍‍‍&

  • 李世民韦贵妃怎么死的?李世民韦贵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韦贵妃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韦珪先嫁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李珉死后,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627年(贞观元年),被唐太宗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650年(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

  • 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简介 李世民燕德妃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

    燕德妃,根据其墓志记载,于武德四年选入秦王府,贞观元年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生母阴氏遭到连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同样的,这位燕氏也并不是出于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才进的宫,“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不过是唐

  • 柳永简介 柳永爱情诗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柳永

    柳永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柳永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

  • 清朝八贤王是什么人 八贤王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贤王

    清朝八贤王清朝八贤王出生于清朝康熙时期,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八个儿子,出生于1681年,卒于1726年。八贤王的出生使得康熙皇帝十分高兴,所以说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并且从小就待在皇帝身边,接受皇帝的教导。《步步惊心》清朝八贤王剧照因为聪明懂事,八贤王不仅从小受到康熙皇帝的关心,而且在他十七

  • 韩国古代开城名妓黄真伊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真伊

    韩国古代开城名妓黄真伊最后的结局如何黄真伊有着传奇的一生,她虽然是一名艺妓,却有着独立思想和敢于追求人性自由的观念。虽然黄真伊的一生比较短暂,但是她却用丰富多彩诠释出了独立自强的人格魅力。根据相关记载,黄真伊大约只活了三十多快四十岁的光景,年轻时期的黄真伊过着声名大噪的生活,她的舞蹈、诗歌、音乐成为

  •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生平毕达哥拉斯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一生,他出生在希腊东部的一个非常富裕的小岛萨摩斯岛上。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商人。并且因为经商,所以时常带着毕达哥拉斯在各处游历。这对于毕达哥拉斯之后的生活和性格影响很大。毕达哥拉斯雕像九岁的时候,年幼的毕达哥拉斯被父亲送到提尔,跟着当地的学者学习。后来,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