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由检谥号是什么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逃跑 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形成原因简介

朱由检谥号是什么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逃跑 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形成原因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54 更新时间:2023/12/5 22:15:59

朱由检谥号是什么

朱由检是明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位悲情皇帝,朱由检的一生可以用“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来概括,朱由检在国破家亡之际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朱由检谥号有两个,一个是清政府为其上的谥号:“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另一个是南明为其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检剧照

朱由检谥号代表了清政府和南明小朝廷对朱由检一生的评价。清政府为朱由检上的谥号简称为“庄烈愍皇帝”,“庄”的意思是朱由检死于原野,这一点是符合朱由检的死亡方式的。“烈”的意思是有功安民,秉德遵业,圣功广大,业成无兢等,从崇祯皇帝的一生来看,崇祯帝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有功安民,也可以说是圣功广大。“愍”的意思是在国遭忧,遭遇兵寇之事,祸乱方作,使民悲伤等,这一字对于朱由检来说是相当的贴切的,因为朱由检在位期间大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关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大清王朝觊觎中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个“愍”字来评价朱由检是实至名归的。从大清给与朱由检的谥号来看大清对于朱由检的评价是相当的高的。

南明给与朱由检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这个谥号中的“懋”字意思为以德受官;以功受赏。“孝”字的意思为几谏不倦,践修世德,德通神明,继志成事,教刑四海等,“烈”字的意思与大清给与上相同。从南明给与朱由检的谥号来看,南明对朱由检的评价比大清更高一些。

总而言之,从朱由检谥号来看,无论是南明还是大清都认为朱由检并不是一个昏庸之辈,而是一位相当有作为的皇帝,只是生不逢时,造就了其悲剧命运。

崇祯皇帝为什么在煤山吊死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明朝的都城北京的时候,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觉没有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于是在煤山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可以说崇祯皇帝是殉国而死的。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1627年登上皇位,当时的崇祯皇帝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面对着一个积弊沉重的国家,身上的重担之重可想而知。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皇帝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在生活上崇祯皇帝非常的节俭,对于女色也不怎么爱好。崇祯皇帝是一位积极上进,非常想有所作为的皇帝。用现代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崇祯皇帝颇为贴切:“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在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繁忙的政务中,据说二十多岁的崇祯皇帝就长了皱纹,并且生出了很多的白发。

虽然崇祯皇帝非常想要有所作为,但是明朝的积弊太深了,崇祯皇帝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整个的朝局,最终在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攻击之下,北京城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在能够出逃的时候没有出逃,后来再想要出逃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崇祯皇帝在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的情况下,与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了北京的煤山上,看着大顺军队浩浩荡荡开进北京城,哀叹一声,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上吊而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吊死?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殉国而亡,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是国破家亡之时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

崇祯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崇祯皇帝是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皇帝,崇祯皇帝的一生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无力回天”。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个亡国之君,但是崇祯皇帝却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而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非常的勤政,完全没有一个昏君所具有的特点。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崇祯皇帝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崇祯皇帝画像

要说崇祯皇帝是否是一个好皇帝首先要看一下崇祯皇帝在位期间都做了一些什么。17岁崇祯皇帝登上帝位之后不久就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清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从崇祯皇帝清除阉党的手段来看,崇祯皇帝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面对大明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崇祯皇帝非常的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他平反冤狱,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经过崇祯皇帝的整顿,当时的朝局与前两朝相较有了明显改观。崇祯皇帝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

要回答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不仅仅要看崇祯皇帝的执政行为,还应该看崇祯皇帝的个人生活。崇祯皇帝生活上非常的节俭,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宴乐几乎没有,也不好女色,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朝政之上,做事小心谨慎。完全不具备一个亡国之君的昏庸与糜烂。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崇祯皇帝无疑是一个好皇帝,只是生于末世,生不逢时,即使是有着振兴大明的决心,但是鉴于个人能力与政局的限制而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上吊的树位置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他在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得已在一颗古槐树下上吊而亡。崇祯皇帝上吊而死的那棵树,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物件,可以说其历史意义不同寻常。说起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树,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人对于树的定义了,很多古人都认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显然崇祯帝选择在树上上吊身亡,也希望在百年之后不再继续今生的遗憾。

崇祯帝上吊的树图片

崇祯帝上吊的树可以说饱经了岁月的雕琢,早在清朝年间,那棵树就被顺治皇帝成为“罪槐”。在顺治皇帝眼中,崇祯帝的死自然是因为那棵树,因而将其赐名为“罪槐”。既是因为这棵槐树害死了崇祯帝,同时也希望这棵树能够成为大清朝的警示语,时时刻刻警醒着大清王朝。相传,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树曾经还遭到封锁,清朝之初其被沉重的铁链牢牢锁住,后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铁链被偷走而成为文物。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文革的爆发,很多激进的思想开始流行,很多人民开始对这棵槐树进行扒皮,最终也导致了这棵树枯死。文革之后,历史学家意识到了这棵槐树的重大意义,于是开始在崇祯帝自缢之处移植了一棵古槐树。

崇祯帝上吊的树,其实也就是十分普通的槐树,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封建思想的迷信,曾经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如今看来,那棵树已经不仅仅是一棵寻常的树,而是一个划分两个时代的标志。

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形成原因简介

崇祯皇帝是一位末代皇帝,虽然是一位亡国之君,但是崇祯皇帝却并没有做过亡国的事情,一生之中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崇祯帝的心愿是好的,但是由于崇祯帝的性格原因导致崇祯皇帝做出了很多不明智的决定,也可以说这些决定对明朝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形成原因值得探讨一下。

崇祯皇帝剧照

崇祯帝的父亲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洛,万历皇帝去世之后,这位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了,朱常洛一共生育了七个儿子,但是其中五个都夭折了,只剩下了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二人,后来朱由校做了皇帝,朱由校生育了三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而朱由校本人也在22岁的时候英年早逝,于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就是朱由检了,朱由检继位当了皇帝。这位5岁丧母的朱由检从小就生活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因为幼年丧母,因此从小没有一个真心疼爱他的人,虽然周围有一大堆的宫女、太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说知心话,自幼年开始朱由检就一个人孤独的长大,不能正常的与人交流,与人商谈,正是由于朱由检独特的个人经历,使得朱由检对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独断专行,正是因此朱由检养成了孤僻多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特点。

崇祯帝的性格特点及形成原因让这位末代皇帝的身上的悲剧性色彩更加的浓重,这样一个孤僻多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皇帝必然无法做到力挽狂澜,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逃跑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妻女,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而是选择了自尽呢?事实上,崇祯皇帝在能够跑的时候犹豫不决,没有逃跑,到最后想要逃跑的时候却跑不了了。

标签: 朱由检

更多文章

  • 宋武帝刘裕:一生干掉六个帝王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武帝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就是在这次平叛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元兴二年(403年)十一

  • 宋神宗皇帝生平事迹 宋神宗皇后是什么人 宋神宗时期有几个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神宗

    宋神宗皇帝生平事迹宋英宗和高氏生的长子,是皇太子,直接继承帝位,也就是宋神宗,他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神宗当皇帝时,国家已经在上一辈累积下很多问题,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渴望改编现状,重新恢复北宋以往的强大繁盛。和王安石一起开启了改革的大门,对国家的不足进行革新。下面小编就具体讲一讲宋神

  • 唐朝23位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AD618-AD907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皇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

  • 宋神宗为什么庙号神宗?宋神宗的三把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神宗,神宗,为什么,庙号,amp,ldquo,rdquo

    庙号一般是指古代皇帝死后的号,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每一个君主都有庙号,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 是一代代累积下来就会变多,于是会将家庙毁去,并于太庙之中祭祀。而其中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 元朝皇帝之元宁宗简介 元宁宗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遂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在大都大明殿登上皇位,是为元宁宗。因为皇帝年幼,卜答失里

  • 元朝皇帝之元成宗铁穆耳简介 元成宗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成宗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0.151307.2.10),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即皇帝位。铁穆耳在位期间,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

  • 元朝皇帝之元顺帝简介 元顺帝年号 元顺帝是昏君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顺帝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公主。延佑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

  • 元武宗与元仁宗:兄终弟及后患无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武宗,元仁宗

    公元1307年初春时分,元成宗病死。这个时刻,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非常非常关键元成宗皇后卜鲁罕在皇帝死后摄政,她本人很想推立忽必烈的一个孙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位阿难答不是幼儿,乃是成年人,而且是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狂热的穆斯林。其属下近二十万蒙古军队,皆在他强制下已经全部改奉伊斯

  • 元朝皇帝之元明宗简介 元明宗年号 元明宗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明宗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在元朝皇帝位,死后的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汉字,所以常常被错误的写作“琜”。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13

  • 元朝皇帝之元武宗简介 元武宗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武宗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8月4日-1311年1月27日),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曲律可汗”。为忽必烈次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统军北边,多立战功,封怀宁王。十一年(1307年),成宗铁穆耳病逝,储位虚悬。海山回大都奔丧,被拥立为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