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皇帝之东吴废帝孙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皇帝之东吴废帝孙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61 更新时间:2023/12/27 3:45:46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孙亮于赤乌六年(243年)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于自己,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下孙亮。大帝年岁大了,而孙亮年又最幼,故此特别疼爱这个孩子。

起初,大帝以三子孙和为皇太子,然而其母王夫人与孙亮的长姐全公主积怨已久,导致孙和最终被废去太子之位。赤乌十三年(250年)十月,大帝将孙亮改立为皇太子[3]。不久又册立其母为皇后,孙亮由此成为孙权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孙亮聪明颖悟,虽然年幼却有成人的判断能力,与傅相会面举止合乎礼节,大臣由是看重他。

当年冬天,大帝孙权重病卧床,征召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一道受诏辅佐太子。

登基为帝

神凤元年(252年)二月,潘皇后暴崩,四月,大帝驾崩,太子孙亮继位为帝,大赦全国,改元建兴。

建兴元年(252年)闰月,孙亮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职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异为镇南将军,各在位的文武官员都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

同年十月,曹魏借大帝驾崩之际,欲借机攻吴。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太傅诸葛恪率军堵拦巢湖湖水,修筑东兴城,派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十二月初,魏派遣将军诸葛诞、胡遵等率领步、骑兵七万人围攻东兴城,将军王昶攻打南郡,毋丘俭进军武昌十日,诸葛恪派大军迎击敌兵。大军抵达东兴,与魏军交战,大败魏军,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等。(东兴之战)

建兴二年(253年)正月,全妃为皇后,大赦。二月,大军从东兴回都,少帝大行封赏。三月,诸葛恪率军伐魏,围攻合肥新城,因为瘟疫流行,兵卒死亡过半。八月,诸葛恪率军退还。由于吴军战败,伤亡惨重,然而诸葛恪为掩饰过失,更为独断专权,朝野对诸葛恪怨声载道。卫将军孙峻暗中与少帝合谋,置酒请诸葛恪赴宴,诸葛恪带剑上殿,向少帝行礼入坐。侍者端上酒来,酒过数巡,少帝起身回内殿,孙峻假托如厕,换短装出来厉声喝道:“有诏捉拿诸葛恪!”遂用刀砍死诸葛恪。

孙峻因杀诸葛恪有功,出任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孙峻为人险恶,其骄矜程度不下诸葛恪,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十一月,有五只大鸟出现在春申,次年,改年号为五凤。五凤二年(255年),孙峻带兵与魏国于淮河一带交战获胜,魏将文钦投降。次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綝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亦于是年去世。

太平二年(257年),骠骑将军吕据等人不满孙綝的继任,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綝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遂与滕胤密谋推翻孙綝,但最终失败被杀。另一位将领王惇也密谋杀死孙綝,亦事败被杀。

亲问政事

太平二年(257年)夏,少帝光临大殿,大赦,主持政事,时年十五岁。少帝几次命中书查阅大帝时代的旧事,于是对左右侍臣说:“先帝多次有手诏过问国家大事。现在大将军过问国家大事,只不过叫我照着写罢了。”对孙綝的独断专行甚为不满。

少帝欲废其爪牙。此前少帝的异母姐朱公主被污蔑参与对孙峻的政变而被孙峻杀死。少帝于是指责孙綝的妹夫虎林督朱熊和其弟外部督朱损当时没匡正孙峻的错误,派丁奉诛朱熊和朱损。少帝又征召兵家子弟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者,得三千余人,拔选大将的子弟年轻有勇力者作这些人的将帅,又说:“我建立这支军队,是要与他们一起成长。”天天在皇苑里操习。

鲁王孙霸之子孙基在五凤年间被封吴侯,在宫内侍奉孙亮。因为偷乘御马,被收捕入狱。孙亮问侍中刁玄说:“盗乘御马定什么罪?”刁玄回答说:“应定死罪。然而鲁王早逝,希望陛下能哀怜他的儿子。”孙亮说:“法律,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事,怎能因为是亲人就有所偏袒呢?应当考虑一个可以免他的罪行的办法,怎能以追念死去的亲人情感为理由呢?”刁玄说:“以前赦免罪犯有大小之分,或则普天下之下的大赦,也有千里、百里范围的赦免,听任君主的意向而定。”孙亮说:“能解人意的不正是您吗?”于是下令赦免宫廷内的犯罪者,孙基因此得以免死。

诸葛诞在寿春反叛曹魏,并派人请求吴朝出兵援救。孙綝派兵协助诸葛诞但最终失败,于是归罪于大都督朱异将其杀害,其他一些参战的将领也因为怕被孙綝杀死而投降了曹魏。少帝派人多次责难孙綝救援不成而反诛大将之过。孙綝大为恐惧,回到建业后一直称病不肯上朝。他在朱雀桥南边修建宫室,命令其弟威远将军孙据负责宿卫宫禁苍龙门,弟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个营地,想要以此来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太平三年(258年),少帝下诏复封异母兄孙奋为章安侯。诏曰:"齐王孙奋,之前因为杀官吏,被废为庶人,现在赦令连连下发,却唯独不见恢复。就算不适合王爵,也可以改封侯爵,各位宗室都担任将领镇守江边,独独孤的兄弟这样呢?”有大臣认为可行,于是改封其为章安侯。

谋诛权臣

孙亮与孙綝矛盾愈深,遂与暗中与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綝。少帝召全尚之子、黄门侍郎全纪说:“孙綝极恶专势,轻看于我。我下诏命令他救援唐咨,他却没有一点动作,反推卸责任给朱异。他随意滥杀有功的臣子,而从不上表告知,现在又筑宅邸于朱雀桥南,不来见孤。这般自在,不可久忍。现在图谋着要逮捕他。你父亲现在是中军都督,让他严整兵马。当时候我亲自率领宿卫虎骑、左右无难等亲卫军队围困他,以诏书让他束手就擒。你回去后务必告诉你的父亲,只是千万不要让你母亲知晓。女人既不明白国家大事,她又是孙綝堂姐,见面怕是会泄露军情。这就耽误大事了。”

全纪领命而去。然而全尚谋事不密,果真告诉妻子,结果被告发给孙綝,孙綝连夜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死刘承,乘夜发兵往废少帝,天明时兵已围宫。少帝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说道:“孤是先帝的嫡子,在位已有五年,谁敢不服从?!”侍中近臣及乳母等一起拉住孙亮。孙亮终于不得出,哀叹二日不进食,并责备全皇后道:"你父亲如此昏庸,几败国事!“又召她兄弟全纪,全纪说:“我父亲奉诏不慎,辜负了陛下,我没有脸面再见圣上了。”于是自杀。

孙綝让光禄勋孟宗上告宗庙废少帝帝位,并召群臣商议道:“少帝精神错乱,不可以处大位,继承社稷,我已经告诉先帝废掉他了。各位有不同意的,提出异议。”群臣都很害怕孙綝,说:“都听将军的。”孙綝遣中书郎李崇强行夺走玉玺,以少帝的罪状班告远近。尚书桓彝因不肯签名,被孙綝当场杀死。

被废身亡

孙綝遂废少帝为会稽王,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时年16岁。又改立少帝异母兄琅琊王孙休为帝,是为吴景帝。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辟;而孙亮的侍从又声称孙亮派巫女祭祀时有怨恨之语。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闽侯县)将他送去侯官,孙亮丧命于押送途中,押送的人都认罪伏法。据《吴录》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有人说是被景帝派人毒死的,终年18岁。

西晋太康年间(280年至289年),前吴国的少府卿戴显上为孙亮请求,于是迎其遗骨回建业并葬在赖乡(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

标签: 孙亮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东吴大帝孙权?孙权留下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

    孙权,即吴太祖,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在位共2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00年,长兄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208年,他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29年,他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

  • 如何评价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孟昶有哪些成就与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孟昶

    孟昶,本名孟仁赞,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在位共31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孟昶

    孟昶,本名孟仁赞,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在位共31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

  • 如何评价后蜀高祖皇帝孟知祥?孟知祥有哪些成就与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孟知祥

    孟知祥,即后蜀高祖,字保胤,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知祥以姻亲之故,深得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嗣位,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灭亡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唐明宗统治后期,孟知祥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朝令,举兵反叛。长兴四年(933年),率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孟知祥

    孟知祥以姻亲之故,深得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嗣位,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灭亡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唐明宗统治后期,孟知祥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朝令,举兵反叛。长兴四年(933年),率军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击溃朝廷征伐部队,拜成都尹,加封蜀王。应顺元年(934年)正月,正式称帝,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周世宗柴荣生平介绍及历史政绩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世宗,柴荣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不管用在什么时期好像都十分合适。特别是在古代政权交替时,一些前朝良好的制度会被一直沿用,继续造福百姓。在纷争不断的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在第二任皇帝柴荣登基后国家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可是随着柴荣的病逝,后周的政权不稳,被当时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夺了权,一场陈桥兵变导致了后周的灭

  • 秦朝皇帝之秦始皇嬴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

    嬴政,即秦始皇,,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秦庄襄王嬴异人之子,生母是赵姬, 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前23

  • 宋朝皇帝之宋少帝赵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昺

    赵昺,即宋少帝,宋度宗赵禥第三子,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之弟,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宋朝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昺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亲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

  • 宋朝皇帝之宋端宗赵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端宗

    赵昰,即宋端宗,宋度宗赵禥长子,宋恭帝赵、宋末帝赵昺之兄,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共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昰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德祐二年五月乙未朔(1276年6月14日)在福建福州被立为宋帝,改元景炎,册封生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

  • 宋朝皇帝之宋恭宗赵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恭宗

    赵,即宋恭帝,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弟,宋末帝赵昺兄,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在位共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咸淳七年(1271年),生于临安府皇宫。咸淳九年(1273年),被授予左卫上将军,受封嘉国公。咸淳十年(1274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德祐,由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