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皇帝齐文宣帝高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齐皇帝齐文宣帝高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60 更新时间:2024/1/23 4:43:29

齐文宣帝高洋(526年-559年,在位550年559年),字子进,鲜卑名侯尼干[1],勃海郡蓨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鲜卑化汉人[2][3][4]。因其生于晋阳,又名晋阳乐。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期间在位10年。他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北齐追尊文襄皇帝高澄的同母弟。

生平

幼时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聪慧过人,虽偶然被兄弟嘲笑或玩弄,但其才能甚得父亲高欢欣赏[5]。高澄被兰京刺杀以后,高洋便牢牢地掌握了大权[6]。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只好封他为丞相、齐郡王,加九锡、殊礼[7]。高洋不甘当傀儡皇帝的大臣,就于550年就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建立,年仅25岁。[8]当年十一月,西魏宇文泰率大军进攻刚刚建立的北齐,高洋亲自率军迎战。宇文泰看到高洋手下的部队军容严整,叹息道:“高欢不死矣。”随即退军[9]

在位初年,留心政务,削减州郡,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加强兵防,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高洋出兵进攻柔然[10]、契丹[11]、高句丽等国,都大获全胜。高洋亦曾趁南朝梁遭遇侯景之乱意图拥立梁宗室萧退为梁帝,遭梁将王僧辩、陈霸先抵抗而未果,后又拥立萧渊明为梁帝并迫使王僧辩接受,但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及后即代梁建南陈。

同时,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西魏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12]

可是,他在即位六、七年后就开始整日不理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邺(今河南安阳)修筑三台宫殿,十分豪华,动用十万民夫,简直是奢侈至极。

几代北齐皇帝几乎都有精神问题,加上高洋为人残忍嗜杀,酗酒之后更常失去理智。

其实高洋自己也清楚酒后的荒唐行为,但无法改正。腐化的生活缩短了高洋的寿命[13]

天保五年(554年)八月,高洋任命尉粲为司徒、侯莫陈相为司空、清河王高岳为太保(上三公)、平阳王高淹为录尚书事、常山王高演为尚书令、上党王高涣为左仆射。

天保六年(555年)三月十六日,齐文宣帝高洋返回都城邺城,封高孝珩为广宁王、高延宗为安德王,此两人都是哥哥高澄的儿子。

天保十年(559年),高洋驾崩(最长寿的北齐皇帝),虚龄34岁[8],葬于武宁陵,谥号为文宣皇帝,庙号为显祖[14]。后主天统初年(565年),有诏改谥景烈皇帝,庙号威宗。武平初年(570年),改回原来谥号。

高洋死后,北齐统治阶级内部愈来愈混乱,最终为北周所灭,因而北周灭齐之战统一了北方。

轶事

兴建高台时,曾单独爬上最高处,居民看到纷纷胆跳心惊[15]。并时常在街道裸露身体,尽管当时季节正处寒冬[16]

高洋有次喝醉酒,一气之下说要将母亲娄太后嫁给北方蛮族,母亲气着说自己怎会生出禽兽不如的儿子,高洋略为清醒,想逗母亲开心,没想到将母亲摔伤。完全酒醒后,发现自己铸成大错,于是痛鞭自己,下决心戒酒,但是最后仍无法戒掉[17]

高洋曾经非常宠爱一名原为歌妓的薛嫔,容貌倾国,姿色万千,高洋和她如胶似漆、整日厮守在一起,但后来怀疑薛嫔曾与清河王高岳私通,有过暧昧关系,妒火中烧,命高岳自杀[18]。薛嫔当时怀孕,分娩后,抽出匕首把薛嫔杀了,薛嫔遭斩杀肢解,并将头颅置于自己衣袖里面,回宫大宴宾客时,突然将人头丢出,吓的宾客四散,自己则取出薛嫔的大腿骨(髀骨)当作琵琶,边流泪边吟唱:“佳人难再得!”[19]薛嫔出葬时,高洋披头散发,在车后步行跟随,大声哭号。[20]

元魏宗室元韶,因娶高洋长姊某公主(即北魏永熙皇后),是高洋姐夫,有次高洋前去并询问他:“为何汉朝可以中兴?”元韶表示因为新朝没把汉朝刘姓宗室杀光,于是高洋下令诛杀元魏宗室始平公元世道、东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其余十九家被囚禁,在东市斩杀七百二十一人,与其余所杀三千人一起投尸到漳水,元韶被囚后饿死[21][22][23][24][25][26][27][28][29]

癖好

高洋在位后期残暴不仁,荒淫无道。除此之外,高洋还有观淫癖,征集坊间美女大批,弄入宫中后,然后脱个精光,命令侍从和卫士与这些女人群交,朝夕临视为乐[来源请求]

长相

根据《北齐书》载,高洋肤色很黑,大颊兑下,鳞身重踝。

家庭

后妃

  • 文宣皇后李祖娥

  • 段昭仪,段韶

  • 弘德夫人,颜玉光

  • 冯世妇,生高绍义

  • 裴嫔,生高绍仁

  • 王嫔

  • 薛嫔

  • 薛氏,薛嫔姐

  • 子女

  • 废帝高殷,生母李祖娥

  • 太原王高绍德,生母李祖娥

  • 范阳王高绍义,生母世妇冯氏

  • 西河王高绍仁,生母裴嫔

  • 陇西王高绍廉,生母弘德夫人颜玉光

  • 高宝德,原封中山公主,后改封长乐公主,生母李祖娥,嫁长乐王尉世辩

  • 某女,薛嫔所生

  • 标签: 高洋

    更多文章

    • 北齐皇帝齐孝昭帝高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演

      齐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在位560年561年),字延安,北齐第三任皇帝。他是东魏权臣高欢第六子,文宣帝同母弟,在位一年。生平辅佐高洋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朝起开始干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齐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文宣帝觉察到

    • 北齐皇帝齐武成帝高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湛

      齐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小字步落稽[1],北齐第四位皇帝,561-565年在位,565 - 569年居太上皇,在位四年,实际掌权八年。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之同母弟[2]。生平高湛少有英姿,幼时极得父亲高欢喜爱[3]。北齐建国后,被齐文宣帝封为

    • 北齐皇帝齐后主高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纬

      高纬(556年5月29日-577年11月[1]),字仁纲,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嫡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565年-577年在位),史称“后主”。生平高纬与庶兄高绰同日出生,实为高湛次子,但是因为是嫡出,故被视为长子。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他自己仍然荒淫

    • 北齐皇帝齐幼主高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恒

      高恒(570年-570年代577或578年)北齐最后一位皇帝,高纬儿子,母亲穆黄花,后母冯小怜,史称“幼主”。当时北周不断进攻腐朽的北齐,齐军屡战屡败。577年正月一日,高纬禅位于自己的儿子高恒,改元“承光”,是为北齐幼主。正月廿一日,太上皇高纬再命幼

    • 北齐皇帝齐废帝高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殷

      高殷(545年-561年;在位559年560年),字正道,北齐第二代皇帝,齐文宣帝嫡长子,母亲是昭信皇后李祖娥[1]。天保元年(550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但偏于柔懦,高洋对此不满,曾打算立次子太原王高绍德[2]。天保十年(559年),高殷即位,时年十五岁[3]。即位后,以咸阳王斛律

    • 明朝皇帝之明宪宗朱见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总体来说,主流观点认为朱见深就是一位昏君,对大明江山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朱祐樘。也有人评价说,朱见深把大明王朝从频临破产的边缘拉回来,是位能力出众,被严重低估的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两

    • 西晋皇帝之晋怀帝司马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怀帝,司马炽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为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原本来说,资质平平,又是年龄较小的皇子,司马炽和皇位是无缘的。所以司马炽最初也不过是豫章王,并担任散骑常侍。如果没什么意外,可能司马炽就这样平

    • 北周皇帝之周明帝宇文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明帝

      周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小字统万突,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天王及皇帝,557年-560年在位。宇文泰庶长子。母亲是夫人姚氏。557年九月因唯一的嫡弟宇文觉被堂兄晋公宇文护所废而即天王位,559年称帝。明帝明敏有识量,为宇文护所惮。武

    • 北周皇帝之周孝闵帝宇文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宇文觉

      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北朝西魏权臣宇文泰嫡长子,南北朝时代北周的开国君主,号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的傀儡。生平七岁(周书记为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善于面相者史元华为他面相,私下告诉他的亲人:“这位

    • 十六国南燕燕献武帝慕容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德

      燕献武帝慕容德(336年-405年11月17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十六国时期南燕皇帝,鲜卑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幼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晋书》载其“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又“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