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靖帝朱厚熜:明朝唯一宗藩入继的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明朝唯一宗藩入继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83 更新时间:2023/12/26 4:40:43

公元15213月14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

朱厚照算得上是明朝最能折腾、最不循规蹈矩的一位帝王。这位荒唐的天子的后宫有三千佳丽,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再加上孝宗的子嗣也比较单薄,只有武宗一脉。武宗去世之后,皇位的继承人只能从藩王中进行选择。皇太后张氏与内阁首辅杨廷进行商议,他们担心提督团营的江彬会趁机犯上作乱,于是决定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其实,秘不发丧在古代帝王家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主要是为了暂时维持大局的稳定。明武宗去世之后,辅臣与张太后命人秘密召见江彬,将其逮捕之后处决,铲除这一隐患后,就派人前往湖北湖北安陆迎接天子

朱厚熜,而决定让朱厚熜继承帝位的人是张太后与杨廷。

明宪宗总共有十四个儿子,前面两个都在很小的时候夭折了,第三个儿子是孝宗朱祐樘,第四个儿子是兴王朱祐杬,就是朱厚熜的父亲。兴王死后,朱厚熜以世子的身份参与处理国事。公元1521年,朱厚熜被袭封为兴王,那时的他只有15岁。不管从任何一方说,朱厚熜都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依照张太后的意思,15岁的朱厚熜也是比较容易控制的。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还是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厚熜,而且写人武宗遗诏:

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七年。有孤先帝付托,唯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皇考孝宗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熄,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夕卜文武群臣合谋同辞。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遗诏一经发出,就等于确立了朱厚熜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从此之后,明朝便进入了嘉靖时期。

在武宗去世的第二天,迎接朱厚熜进宫的队伍已经在路上,赶往湖北安陆。

迎接新天子的队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主要成员有驸马都尉崔元、大学士梁储、礼部尚书毛澄、寿宁侯张鹤龄、司礼太监韦彬、谷大用等,其中,有身份显赫的贵族,有执政人员,还是有权有势的宦官。更为特别的是,大行皇帝的母亲、当朝太后张氏竟然让自己的亲弟弟去接新天子,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彰显张太后册立新天子的决心,也为了让张鹤龄荣获拥立之誉。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天子并非人人可以摆布的对象,最后竟然在盛怒之下将张鹤龄杀死了。

迎驾的队伍一路风尘仆仆,用了十一天的时间,赶到了安陆州。那个时候,朱厚熜刚刚继承了父亲的藩王之位,听说朝廷派了一大批人马来,不知所为何事,忙慌慌地出城迎接。将京城一行人迎到自己的王府后,才得知,原来是张太后派人接他去京城,继承皇帝位的。一时间,王府中沸腾起来。

不过,朱厚熜毕竟是一个藩王皇帝,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再加上,那个时候的朱厚熜只有15岁,虽然有两年的监国经验,但是朝廷毕竟是个险恶之地,以后如何自处,这可得需要多费些心思了。

听闻自己即将升任皇帝的朱厚熜,却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镇定。他没有像府中其他人那样高兴得不能自已,而是和往常一样,每日除了侍奉母亲外,就是和安陆州的大臣们商议跟随返朝的人员名单,所有的事情在朱厚熜的主持下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长史袁宗皋是选出的第一个跟随人朝的人。袁宗皋可以说是安陆州的老臣了,自从公元1490年,他考人进士后,便一直效忠在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帐下,深受朱祐杬的器重。袁宗皋性情忠厚,为人老实,做事情也是本本分分、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对于安陆州内一些违法犯事之徒,袁宗皋都会依法办理,绝不徇私。在他的治理下,安陆州府的各项事宜都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很受人的称赞。所以,朱厚熜将他选入朝,这也是一个很明智的抉择,让他的才能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除了袁宗皋外,一起人朝的还有张佐、麦福、鲍忠等贴身太监,由他们掌管大内各衙门。朱厚熜深知宦官专权的危害,所以对宦官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张佐等人在任职期间,也是规规矩矩、安守本分,所以才得到朱厚熜的提拔,跟随一起人宫。

商议好随行的人员后,朱厚熜又带领这些人前去朱祐杬的坟前祭拜,并决定第二日跟随京师官员人朝。

到了第二天早上,朱厚熜和其母亲告别。不管怎么说,朱厚熜毕竟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想到离别,不由得悲从中来、泪流满面。他的母亲蒋妃帮朱厚熜擦掉了眼泪,对他说道:孩子,现在你的肩上责任重大,入朝之后一定要谨言慎行、思虑周全啊!朱厚熜听后,连连点头,说道:母亲放心,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和母亲告别之后,朱厚熜便带着一行人向京师出发了。

在迎驾的这段时日里,京师虽然没有天子坐阵,但是在张太后和朝中内阁大臣的把持下,朝廷政局还算是稳定,并没有出现大的差错。随后,礼部侍郎杨应魁也已经拟定好了新帝登基的礼仪程序:

新帝来京之后,要从东安门进人,居住在文华殿。到了第二天,新帝要接受百官的劝谏,拟定继位诏书,选择良臣吉日,继承皇位。

这个程序是依据皇太子登基的礼仪所置办的。因为朱厚熜毕竟只是藩王之子,这样安排是最合理不过了。只是,他们却完全低估了朱厚熜,并没有想过他的感受。在张太后和内阁大臣看来,朱厚熜只不过是一个15岁的毛头小子,哪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他只要老老实实的跟着程序走,登基之后,凡事都听张太后和内阁大臣的意见,这些也就足够了。

420日,迎接朱厚熜的队伍已经走到了京师西南部的良乡,礼部大臣都会在那里迎接大家,并且把拟定好的礼仪程序递给朱厚熜审阅。朱厚熜把这礼仪规矩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然后对跟随在一旁的袁宗皋说:他们是以让我继承皇帝位的名义把我召进京城的,可是现在却以太子的礼仪来欢迎我,这样怎么合适呢

?”

袁宗皋回答到:皇上真是聪明,说得一点也没错。随后,袁宗皋将负责礼仪程序的官员找来,让他重新修订礼仪规章。

421日,朱厚熜一行人已经来到了京郊,在行殿休息。大学士杨廷带着朝中众臣出城迎接。见了袁宗皋之后,杨廷他们才知道,这位新V:帝对制定的礼仪非常不满意,不愿意继续行进。

杨廷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对袁宗皋解释道:“现在他还没有登基为帝,只是以藩王的身份进京而已,所以从东安门进人皇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等进宫之后,才择日登基,那时他才是皇帝啊。”袁宗皋反驳道:谁说他是藩王呢,在安陆州的时候,就已经下了诏书,让他继承皇帝的位置。如果我们主上已经到达京城,何来的藩王之礼啊?”

对于袁宗皋这个人,杨廷早就有所耳闻。杨廷比袁宗皋小7岁,不过杨廷中进士要比袁宗皋早了12年。杨廷是翰林出身,长相俊美,又任职内阁大臣之首,对于朝中政务非常熟悉,在朝中也很有威望。而袁宗皋中了进士之后,便一直在藩王朱祐杬帐下侍奉,几乎就没有出过安陆州,杨廷哪会把他放在眼里呢?

杨廷一直坚持让朱厚熜根据制定的礼仪行事,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这一下可是惹恼了袁宗皋,他上前一步,指着杨廷等人说道:“你们少啰嗦,赶快打开大明正门,迎接新帝人朝。”

杨廷听袁宗皋这么说,一行人都怔住了,再看看旁边的朱厚熜,也是一脸坚持的意思。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朱厚熜对杨廷等人说:“真是多谢各位大臣的苦心了。都说国家的礼仪法制不能废,既然出了差错,只能更改过来。这样吧,你们可以再返回礼部,重新商议,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杨廷在朝这么多年,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朝中大臣和藩王幕僚竟然争执得不可开交。杨廷左思右想决定先把局面稳定下来再说。他一边派人快马加鞭地向张太后禀报,一边不动声色地和朱厚熜、袁宗皋等人聊着家长里短,聊武宗驾崩之后朝中的局势发展和处理对策,杨廷的这一转变,让朱厚熜和袁宗皋等人感到非常的奇怪。

礼部人员快马加鞭把这个消息禀报给宫里的张太后,张太后和左右商议了一下,决定让朱厚熜在行殿接受百官的劝谏,然后再从大明正门进人,登基为帝,继承大明皇位。收到懿旨后,杨廷便着手准备劝谏仪式。

杨廷带着朝中百官按照惯例三次劝说朱厚熜执掌朝中大权,而朱厚熜也依例婉拒三次,直到最后一次,他才算是答应,然后百官要三呼万岁,迎立新君。随后,朱厚熜在百官的簇拥下,从大明正门进人皇宫,拜见张太后,然后又前往宗庙,祭拜社稷,随后他便返回皇宫,和各位大臣商议次日登基的事宜。

回到宫里,朱厚熜匆匆吃完晚饭,心情就开始烦闷起来。他看着这陌生的皇宫,心里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他召来袁宗皋商议政事,而让随驾的太监守在门外,不许任何人进人。天色已经发白了,二人还没有聊完,寝殿内灯火通明,朱厚熜手里拿着明日早上宣读的继位诏书,眉头紧皱,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而袁宗皋也在一旁侍奉,将长长的诏书反复读了好几遍,也没有说一句话。

继位诏书是杨廷草拟的。杨廷在朝中为官多年,对于朝中的形势也是心知肚明。在武宗时期,奸人当道,扰乱朝纲,他时刻在武宗面前劝解,希望武宗可以远离那些小人,可惜武宗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如今,武宗去世,新君迎立,这可是一个大好时机。于是杨廷在继位诏书上,写下了好几起徇私舞弊的案例,比如太监典军、皇店之设等几大项。为了防止秘密泄露,而被人调包,所以他把诏书一式两份,一份呈递给新君审阅,而另一份藏在了自己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天渐渐亮了,杨廷等人都耐心地等候着。到了五更十分,新君派太监前来,命其删去诏书中关于太监的几条例子。这下杨廷可不干了,他据理力争,说修改新诏书乃是不祥之兆,不能修改,而且还表示,新君登基之后,自己也会辞官,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朝中政事。

杨廷身边的蒋冕、毛纪等人也都反对修改诏书,并且列举了很多宦官专权的危害性,言词激烈,态度强硬。杨廷随后还问传话的文书:“新帝刚刚来朝,到底是谁在他耳边煽风点火,想要修改诏书的?”文书见朝中大臣态度坚定,又只好把诏书拿回去,给朱厚熜批阅。天已经亮了,朝中各位大臣也陆陆续续地赶到大殿中,参加新君的登基大典。可是,新诏书的批示到现在还没有批下来,这让杨廷等人很是着急。

杨廷等人匆匆来到华盖殿探知消息,可是在殿里找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朱厚熜的影子。最后无奈,只能又去了奉天殿,让他把文书赶快找来。过了没多久,文书便气喘吁吁地赶来,对杨廷等人说:“吉时马上就到了,三位还是赶紧去主持登基大典吧。今天诏书没有批下来,明天再念也是来得及的。”

杨廷是个性情耿直的人,他气愤地说:自古以来,哪个皇帝登基不会颁布诏书,修改年号的,就算是出身草莽也懂得这个道理。如今新皇登基,却没有诏书,没有诏书也就意味着没有年号,没有年号就代表着我大明朝的根基不稳,进而使得人心惶惶。如果中途再出现什么变故,这个责任谁又能担当得起呢?文书见状,又急急忙忙把这件事情告诉给朱厚熜。

此事,朱厚熜还在看着诏书苦恼不已。诏书中所写的弊端,他早就有所耳闻。对于宦官专权一事,朱厚熜也是非常痛恨的。不过,他也想到,宦官专权已经成了明朝的垢病,宦官和大臣相互勾结,势力也是盘根错节。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会动摇大明江山啊!不过,杨廷诏书中所列举的条款又是个个属实,如果不尽快处理,对自己以后的统治也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朱厚熜决定,还是依照杨廷的意思,将这些奸党除去。随后,朱厚熜又将目光落在了杨廷为他所选的年号上:绍治,继承弘治?这也就意味着自己从此就是皇家人了,他可不愿意,于是朱笔一挥,将自己的年号改为嘉靖,有向往美好的意思。

就这样,在朱厚熜的登基大典上,宣读了继位诏书,并且革除了武宗在朝十六年的政治弊端,朝中文武百官竞相欢呼,由此,明朝进人了世宗时代。

标签: 嘉靖帝

更多文章

  • 隋恭帝杨侑葬在哪里 关于杨侑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恭帝

    隋恭帝杨侑隋恭帝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隋朝第三位皇帝,他年幼聪慧、器宇轩昂,深得隋炀帝赏识。李渊于617年拥立杨侑为帝,次年就罢黜了他,自立为帝,619年,杨侑年仅15岁就死了。其实杨侑不过是李渊手中的傀儡,一颗棋子罢了。隋恭帝杨侑葬在哪里隋恭帝杨侑死后葬于庄陵。隋恭帝庄陵位于今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

  • 宋太祖赵匡胤的基本介绍及人物简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后开启了繁华昌盛的大宋王朝,史称北宋。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宋太祖赵匡胤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后人对赵匡胤的评价。赵匡胤档案介绍:姓名:赵匡胤,香孩儿 民族:汉族出生曰期:公元927年3月21曰逝世日期:公元976年11月14曰配偶:贺氏、王皇后、

  • 汉高祖刘邦的故事_汉高祖刘邦做皇帝的故事_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字季,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天下英雄云集于他的麾下,称“沛公”;公元前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公元前202年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汉高祖,后世多沿用此。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

  • 汉世祖刘秀简介_刘秀的故事_刘秀怎么创立的东汉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新朝王莽末年,他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大败王莽主力军队,奠定中兴大汉之基。刘秀统一天下后,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成为东汉开国皇帝。登基后,刘秀的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

  • 北齐后主高纬是个怎样的皇帝?高纬有哪些奇葩爱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纬

    还记得赵丽颖曾因《陆贞传奇》一剧而走红,在这部剧中,陈晓饰演的高湛英明神武,后来当上了皇帝。今天我们要说的,既不是陆贞,也不是高湛,而是高湛的奇葩儿子,北齐的第四位皇帝北齐后主高纬,历史上有名的大昏君。高纬有许多奇葩的癖好,其中最为矛盾的癖好就是爱赏赐别人金银财宝,自己却喜欢穿破旧了的衣服,假扮成乞

  • 晋武帝司马炎生平 司马炎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司马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武帝

    司马炎是西晋的第四个皇帝。不过严格说来,在他之前的三个皇帝都是他登基之后追封的,这样算起来,司马炎才是西晋真正的开国之君,史书上也是这样记载的。司马炎能当上皇帝,绝对不是因为个人魅力。他爷爷司马懿、他大爷司马师、他爹司马昭把路全铺好了,让他捡了便宜。也正因为之前的皇帝都是他追封的,所以在这些人的史

  • 三国皇帝列表(魏蜀吴) 三国皇帝介绍 AD220-AD280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皇帝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魏武帝曹操(155-220)没有称帝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

  • 盘点历史上最怕老婆的十大皇帝 隋文帝杨坚最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皇帝

    在当代社会,怕老婆并不是特别少见的现象,可是说起皇帝也怕老婆的事,许多人就感觉到稀罕了,堂堂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天下所有百姓生杀予夺的大权于一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后宫粉黛佳丽少说也有三千,区区一个老婆,他还会怕吗?但历史史实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在古代怕老婆的皇帝细数起来还真有一大摞。N

  • 周世宗柴荣为什么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世宗

    说起历史上五代十国这个时间段,可谓是混乱之极,各种政权和皇帝不断交替,让人目不暇接。大家都知道最后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这一混乱的局面,其实在赵匡胤之前有一个皇帝,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个乱世本应该在他手中终结。只可惜天妒英才,使他无法亲手结束这个乱世。他便是

  • 明武宗朱厚照: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武宗

    明孝宗朱祐樘不仅勤政爱民,而且对感情也十分专一,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张氏,没有纳过其他嫔妃,这在历代皇帝中实属少见。张皇后为朱祐樘生有两子,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炜。因朱厚炜早夭,故朱厚照成了大明朝唯一的继承人,年仅两岁便被册封为太子。朱厚照从小聪明,喜欢骑射。明武宗 朱厚照像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