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十六国时期成汉末代皇帝:李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十六国时期成汉末代皇帝:李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4/1/18 16:13:17

李势(?~361年),字子仁,汉昭文帝李寿之子,成汉末代皇帝(343年~347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兴六年(343年),李寿驾崩,李势继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时人人自危。嘉宁二年(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伐汉,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桓温将李氏东迁建康,封李势为归义侯,升平五年(361年),李势辞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当初,李寿的妻子阎氏无子,李寿的父亲李骧杀了李凤,给李寿娶了李凤的女儿作妾,生下李势。成汉幽公李期喜爱李势的姿质相貌,拜为翊军将军、汉王世子。李势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围,善于俯仰,时人都感到很奇怪。公元338年(汉兴元年),李寿继位,立李势为太子。

登基为帝

公元343年(汉兴六年),李寿去世,太子李势继位,赦免境内罪犯。公元344年(太和元年)正月,改年号为太和,尊奉嫡母阎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李氏为皇后。

公元344年(太和元年)秋天,太史令韩皓上书说:“火星在心宿,是对不修缮宗庙的谴责。”李势令群臣论议此事。相国董皎、侍中王嘏认为:“景皇帝李特、武皇帝李雄创定国家大业,献皇帝李骧、文皇帝李寿禀承国家政权,至亲的关系并不疏远,不应当疏远绝祀。”于是重新下令祭祀李特和李雄,都用汉王的称谓。

诛臣平乱

公元345年(太和二年)九月,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汉王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李势不同意。马当、解思明认为李势兄弟不多,如果再有所废免,将会更加孤弱危险,所以执意劝说李势答应李广的请求。李势怀疑他们和李广有预谋,命令董皎收捕马当和解思明并将他们斩杀,夷灭三族。又派太保李奕进攻在涪城的李广,将李广贬为临邛侯,李广自杀。解思明被捕时,叹息说:“国家之所以不灭亡,是因为有我们这几个人在,现在危险了!”谈笑自若赴死。解思明有智慧、谋略,敢于直言谏诤。马当素来得人心,他们死后,士民们无不哀悼。

公元346年(太和三年)冬天,太保李奕在晋寿起兵反叛,蜀人大多都跟从他,兵众多达数万。李势登上城墙抵御,李奕单身匹马冲击城门,守卫城门的人向他射击,射死了他,其兵众全都溃逃。李势诛杀李奕后,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嘉宁。

亡国投降

公元347年(太和四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水军讨伐李势。桓温驻扎在青衣,李势调大军抵御固守,又派李福和昝坚等数千人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认为桓温只能从步行的小路过来,将领们都想在江的南岸设置伏兵来对付晋军,昝坚不同意,率领各部从江的北岸的鸳鸯碕渡江往犍为去。可是桓温从山阳走了江南的路,昝坚到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走岔了道,于是回头从沙头津往北渡江。昝坚到达时,桓温已经到了成都的十里陌,昝坚的部众不战自溃。桓温到达城下,纵火烧大城的各个门。李势的徒众惊惶恐惧,不再有坚守的打算,他的中书监王嘏、散骑常侍常璩等人劝李势投降。李势以此事询问侍中冯孚,冯孚说:“从前吴汉征伐蜀地,杀光了公孙氏。如今晋下书说,不赦免李家人,即使投降,恐怕也没有活命的机会。”

李势就在夜晚逃出东门,和昝坚逃到晋寿,然后送投降文书给桓温说:“伪嘉宁二年三月十七日,略阳人李势叩头死罪。伏惟大将军节下,先人遭难流亡,凭恃险要的地势而趁着局势的空子,窃据汶蜀。李势因为愚昧无知,又接掌了末期的统绪,偷安推移,没有能够改变主意。竟然麻烦了大驾,来到这险峻崎岖的地方。将士狂妄愚鲁,犯了天威。惭愧悔恨,精魂飞散,甘愿承受刀斧,来祭大军的战鼓。伏惟大晋,天网恢弘博大,恩泽遍及四海,超过太阳。紧迫匆忙,逃到草野。今天到白水城,谨派私自委任的散骑常侍王幼奉笺呈交,并命令州郡放下武器。枯池中的鱼,时刻等待着救命的消息。”李势不久就用车拉着棺木而捆绑起来到军营门前,桓温解开他的绑绳,焚烧他的棺木,将李势和他的弟弟李福(《十六国春秋》记载为李势叔父)、从兄李权等亲族十多人迁到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封李势为归义侯,成汉自此灭亡。

公元361年(升平五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

标签: 李势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中宗:李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寿

    李寿(300年~343年),字武考,成武帝李雄堂弟,成汉第四位皇帝(338年~343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寿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异于李氏诸子,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重任。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期之兄李越杀李班,拥立李期为帝,

  • 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废帝邛都县公:李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期

    李期(314年-338年),字世运,成武帝李雄之子,成哀帝李班堂弟,成汉第三位皇帝(334年-338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继位,李期与兄李越杀死李班,李期继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在位时期,任用庸臣,成汉政

  • 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哀皇帝:李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班

    李班(288年-334年),字世文,成武帝李雄之侄,成汉第二位皇帝(334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班深得叔父李雄的信任,并被立为太子,李雄死后,李班即位,同年,李班被李雄之子李越杀害,时年四十七岁,谥号哀皇帝。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班初任平南将军。李班的叔父李雄虽

  • 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太宗武皇帝:李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雄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巴氐族,成汉开国皇帝(304年~334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初二年(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改元建兴,建兴三年(306年),李雄称帝,国号为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爱护百姓、知人善任,颇有明君之风。玉衡二十四年

  • 有哪些与李雄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雄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雄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巴氐族,成汉开国皇帝(304年~334年在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初二年(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改元建兴,建兴三年(306年),李雄称帝,国号为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爱护百姓、知人善任,颇有明君之风。玉衡二十四年

  • 北周皇帝之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宇文觉

    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主(当时称天王),但实际上是权臣宇文护拥立的傀儡。人物简介西魏时期,凭借父亲的功业,受封略阳郡公,迎娶晋安公主元胡摩。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成为安定国

  • 陈朝皇帝之陈后主:陈叔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1月-604年11月),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生平陈叔宝出生于南朝梁承圣二年十一月 (公历553年12月21日-1月18日),是陈宣帝陈顼嫡长子,皇后柳敬言所生。他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其皇位却来得十分不易。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

  • 北周皇帝之周武帝:宇文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邕

    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子,周孝闵帝和周明帝异母弟,母亲为叱奴太后。生平早年经历西魏大统九年(543年),宇文邕出生于同州,是宇文泰第四子。据说宇文邕幼年便知道侍奉双亲至孝,而且聪明敏达有气度。因为其父为西魏权臣

  • 对南汉高祖刘䶮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刘䶮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䶮

    南汉高祖刘(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 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

  • 北魏皇帝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拓跋珪

    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鲜卑族人,北魏开国皇帝。简介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在代国灭亡后,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改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拓跋珪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