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朝历代帝王列表和各个帝王简介

商朝历代帝王列表和各个帝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60 更新时间:2024/1/16 15:22:24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前后相传17世30王,延续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1.商汤

在位30年。成汤,即商汤,生年不详,名履,又名天乙。商部族首领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汤建国后,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十三年后,汤去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3年,病死,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曹植:“殷汤伐夏,诸侯振仰,放鸣条,南面以王,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2.外丙

在位3年。外丙是商汤的弟弟,汤子太丁叔。商汤卒,太子太丁已先商汤而亡,遂继为王,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因为太子太丁早死,儿子太小,所以就立了外丙(一说商朝实行的是兄终弟及制)。外丙即位后,仲虺、伊尹二相继续辅政,以宽治民。外丙尊商汤为“宗汤”,给予了隆重的祭祀。《礼记·祭法》说:“商人祖契而宗汤。”

3.仲壬

在位4年。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在位时期商朝兴盛。死后由之侄太甲继位,伊尹辅政。外丙弟。仲壬是商汤之子,外丙之弟,《史记》称他在位四年后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继位。 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基本上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相对比较稳定,国家日益强盛。

4.太甲

在位33年。太甲,生卒年不详,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共在位23年,病死,死后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5.沃丁

在位29年。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商朝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沃丁在其父太甲死后继位。沃丁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其弟太庚继位。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是商王太甲之子。太甲死后,沃丁继任商朝君主之位。沃丁继位时,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时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用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写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沃丁在位29年去世,谥号昭王,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6.太庚

在位25年。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死后由其子小甲继位。太庚,又作大庚、天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又名辨,商朝甲骨文中作大庚、天庚,《史记》作“太庚”,是沃丁的弟弟。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继沃丁而即位,在位25年,他死后由子小甲继位。谥号宣王。

7.小甲

在位36年。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7位君王。太庚之子。小甲在位时,商代以亳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

8.雍己

在位12年雍己,姓子名伷,是中国商朝的君王,前任君王太戊子,小甲之弟,继小甲之后为国君,然而据甲骨文周祭卜辞,太戊却排在雍己之前,因此学者认为雍己应为太戊之弟。定都于亳。雍己在位时商朝逐渐衰落,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侄子中丁继任。《太平御览》引《史记》、今本《竹书纪年》雍己在位12年,《资治通鉴外纪》及《通志》则说在位17年。

9.太戊

在位75年。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密,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 ,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七十五年 (公元前1535年─公元前1460年在位)。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太戊在位75年去世,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太戊死后,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由其子中丁继位。

周公旦:“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司马迁:“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10.仲丁

在位11年。仲丁,生卒年不详,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在其父太戊死后继位。仲丁在位时期,迁都于嚣(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仲丁在位13年(《竹书纪年》作在位9年)去世,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商朝一心度中衰。商朝中期王室动乱。自仲丁后,王朝中衰,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诸侯离叛。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

11.外壬

在位15年。外壬,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仲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外壬死后,由其弟河亶甲继位。

12.河亶甲

在位9年。河亶甲,生卒年不详,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河亶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亶甲便先后发动征讨兰夷、班方的战争。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13.祖乙

在位19年。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后因耿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后一次迁到庇(今山东省郓城县北肖固堆一带)。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祖乙在位19年去世,庙号中宗,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

祖乙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孟子将他列入商朝“贤圣之君”中。《孟子·公孙丑上》记载:“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其中包括商汤、太甲、太戊、祖乙、盘庚和武丁。《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也记载:“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14.祖辛

在位16年。祖辛: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十六年。甲骨文作“且辛”。在位时发生九世之乱,使商朝进一步衰落。祖辛,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姓子名旦。生卒年不详。商王祖乙子

标签: 商朝

更多文章

  •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生平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定武帝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公元1630-1664年),明朝宗室,袭封为韩王,被李自成部将拥立为皇帝,在位18年,1664年死,死因,葬处不明。公元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定武帝朱本铉政权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朝相抗

  • 北周皇帝宇文觉生平故事简介 宇文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觉

    大周宇文觉生平简介:宇文觉的故事是怎样的?宇文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宇文觉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大周宇文觉生平简介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

  •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生平简介 拓跋珪的故事 拓跋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拓跋珪

    拓跋珪生平简介:拓跋珪的故事是怎样的?拓跋珪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拓跋珪生平简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建国三十九年(376年

  • 北齐孝昭帝高演的故事 怎么评价高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演

    高演字延安,生于,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北齐建立后担任过太傅、司空、大司马等职,封爵常山王。高洋死后发动政变,废了侄儿高殷,成为北齐第三位皇帝。高演高演的故事问政朝臣有一次,高演在朝廷里把一个犯人杀了,血溅廷柱。高演问王唏:“这人应不应该死?”王说:“应该死,

  •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子女 对高洋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洋

    高洋鲜卑名侯尼于,又名晋阳乐,字子进,是东魏至北齐时期人物,他于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北齐,成为一代霸主。然而,历史上对高洋的评价并不高。高洋高洋的子女儿子废帝高殷太原王高绍德范阳王高绍义西河王高绍仁陇西王高绍廉女儿长乐公主高宝德,生母李祖娥。对高洋的历史评价高欢:&ldq

  • 北魏世宗元恪的故事 元恪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恪

    元恪别名拓跋恪,是南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北击柔然,国势盛极一时。不过他一生特别信佛,在位后半期国力衰退,年仅33岁就逝世了。元恪元恪的故事当初,元恪的母亲高照容梦见被太阳追逐,躲到床下,太阳变成了龙,绕了自己几圈,高照容梦醒后惊悸不已,然后就身怀有孕,于太和七年(48

  • 南燕皇帝慕容超的后妃列表 关于慕容超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慕容超

    公元405年,慕容超继位,平定总是贵族叛乱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凌虐宗室大臣,又奢侈无度,人心离散,与东晋刘裕对打后失利,于410年城破被俘,随之遇害,时年26岁,南燕灭亡。慕容超慕容超的后妃正室:呼延皇后,匈奴族,十六国时期人,是南燕末帝慕容超的皇后。慕容超正室,超落难时娶。即位,立为皇后。慕容超被俘

  • 南燕皇帝慕容超人物简介 慕容超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慕容超

    慕容超是慕容德的侄儿、慕容纳的儿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的最后一位君主。慕容德无子,在去世前立慕容超为太子,然而慕容超残暴奢靡,并非一个好皇帝,最终导致南燕政权的灭亡。慕容超人物简介南燕末帝慕容超字祖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北海穆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末代皇帝。他生于西羌,在长安

  • 南燕皇帝慕容德的故事 慕容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慕容德

    慕容德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儁、慕容垂等人的弟弟,曾任后燕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镇守邺城,专统南境,最终自立为帝,建立南燕。慕容德慕容德的故事讥笑王始泰山人王始在泰山聚集人马,自称太平皇帝,称他父亲为太上皇,哥哥为征东将军,弟弟为征西将军。慕容镇讨伐并擒获了他,要在都市斩首。在即将行刑的时

  • 西夏第三位皇帝夏慧宗李秉常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秉常

    李秉常(1061年-1086年),即西夏惠宗,西夏第三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谅祚之子,母亲大梁太后为汉族。拱化五年(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李秉常继位,年7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大安六年(1080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于离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