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太宗完颜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金太宗完颜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3/12/18 1:11:37

金太宗完颜晟简介

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

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首都汴京,双方订“城下之盟”。

天会四年(1126年)八月,经过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两路军大举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围,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太宗病死于明德宫,终年六十一岁。遗体葬和陵。其后代全被海陵王完颜亮所杀,海陵王迁都后,改葬于大房山,称恭陵。死后谥号是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庙号太宗。

完颜晟生平经历

一、助兄建国

完颜晟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第四子,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同母弟,母为翼简皇后拏懒氏。生于辽太康元年(1075年)。初为金穆宗完颜盈歌的养子。

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女真族抗辽斗争初获胜利的基础上,与完颜宗翰、完颜希尹等力劝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任谙班勃极烈这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储嗣,实际上是阿骨打的主要助手和继承人。

金天辅五年(1121年),奉诏知国政。凡军事、司法案件皆由吴乞买从宜处之,吴乞买理事持重,使金太祖征辽时无后顾之忧。

二、亡辽破宋

天辅七年(1123年),金太祖病逝,九月,吴乞买即帝位,是为金太宗,改元天会。完颜晟即位后,以弟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金太祖庶长子完颜宗干知国政,完颜宗翰、完颜宗望总理军事。

天会三年(1125年),辽天祚帝在逃亡途中,为完颜娄室率兵追获,降封其为海滨王,辽亡。辽朝既亡,西夏向金称臣。金在西部和西北部不再有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交替使用武力和招降的手段,征服奚族和辽朝的残余势力,使占领区日趋巩固。随之加紧对宋用兵的准备。

同年十月,任命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率军分两路南下伐宋。西路由左副元帅宗翰统领,从云中(今山西大同)攻太原;东路由右副元帅宗望统领,从平州(今河北卢龙),攻燕山府(今北京),北宋防守燕山府的郭药师投降,四年春正月,郭药师引导金军长驱渡黄河,然后诸路军共围汴京(今河南开封)。此时,宋徽宗赵佶传位于其子钦宗赵桓,急忙南逃。

宋钦宗赵桓即位后,金兵大败宋勤王之兵,赵桓惧而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并增岁币,始求得金军退师。然而,各地战事仍在进行,完颜宗望败宋将姚平仲于孟阳,完颜宗翰攻下隆德府,完颜活女斩种师中于井陉,宋军处处失利。

八月,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右副元帅宗望再次率军伐宋。九月,宗翰攻下太原,宗望占井陉、真定。十一月,宗望渡黄河,再围汴京。闰十一月,完颜宗翰至汴后,数日即克汴京城。

完颜宗翰遣使入城,请二帝至军前议和及商谈割地事宜,赵桓被迫赴青城(河南开封)金营,金人索金1000万锭、银2000万铤,缣帛2000万匹,马7000匹,皆归于金。宋又割两河地(黄河以北地)予金,遣使臣往谕两河各州县开城降。

天会五年二月,金太宗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立宋相张邦昌为楚帝。金军退时,系虏宋二帝赵佶、赵桓及皇族等北还,北宋遂亡。此后,对南宋的战争连年不断。

三、屡攻南宋

天会五年(1127年)冬,完颜宗翰约诸将分征河南,右副元帅完颜宗辅率众征山东。同时,太宗下诏追击在扬州的宋高宗赵构。

天会六年(1128年),完颜宗翰遣完颜娄室攻取陕西。二月,金军至扬州,宋高宗仓卒渡长江,奔瓜州,五月逃至建康(今南京)。闰八月,金兵渐渐逼近,宋高宗赴镇江,十月至杭州。

十一月,完颜宗弼率兵渡过长江,攻入建康府。宋高宗又自建康奔往杭州、越州、明州。在金军跟踪追击中,宋高宗望风泛海奔定海。完颜宗弼入海追300里,不及而还。不久,宋又收复建康。

天会八年(1130年)三月,完颜宗弼与宋韩世忠战于镇江,不利,不得渡江。完颜宗弼引军走建康,韩世忠与之再战江中,金人乘风纵火,韩世忠败绩。完颜宗弼得渡江,屯六合县。其后,金将主要战场移至陕西。完颜宗辅等在富平大败南宋名将张浚。旋即占领陕西五路。

天会九年(1131年),完颜宗弼进攻和尚原(今宝鸡西南),为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击败,完颜宗弼中箭,仅以身免。是役,为宋金战争中金方最大的一次败仗。

天会十一年(1133年),宗弼再进兵,终取和尚原。又攻仙人关,则为吴玠所败。从此不敢再图蜀。完颜晟更派完颜宗辅、完颜昌权左右副元帅,与伪齐合兵渡淮河,南宋震恐,此时太宗病重,金兵引还。

金军的南下和杀掠行为,引起中原人民的激烈反抗,五马山、八字军等起义军等风起云涌。对此,以完颜晟为首的女真统治者,不断地调整政策,同时对许多义军施以镇压。

四、完善制度

金太宗统治期间,完善了金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依照辽、宋旧制,改革勃极烈制,使之成为中央军政的中枢机构。对原属辽朝的燕云地区,实行汉官制度,设立行台尚书省。

对原北宋地区,采取以汉人治汉人的政策,先后立张邦昌、刘豫等楚、齐两个地方政权,进行统治。在军事上,也仿照汉官制度,设立元帅府,任都元帅,左、右副元帅,都监等,统军作战。

在经济上,立赋税制度,设牛头税,并将大批女真人迁往汉地;将所俘之汉人、契丹人迁往女真地区。劝稼穑,轻徭役,以恢复农业生产。下令禁止百官宗室私役百姓,禁买贫民为奴。

还积极发展女真文化,成立女真字学,命完颜耶鲁赴上京教授女真字。实行科举制度,录用汉人为官。创立各种典章制度,治历明时,奠定了金王朝的立国规模。

完颜晟是怎么死的?

1135年(天会十三年)冬,完颜晟病逝于上京,终年61岁,在位十三年。生前本欲位己子,在遭到诸宗室、大臣的反对后,不得已以金太祖长孙梁王完颜亶任谙班勃极烈为储嗣,仍领都元帅职。

死后庙号太宗,谥号文烈皇帝,金皇统五年,增谥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葬于恭陵(初名和陵)。

如何评价完颜晟?

一、史书评价

《金史》:“天辅草创,未遑礼乐之事。太宗以斜也、宗干知国政,以宗翰、宗望总戎事。既灭辽举宋,即议礼制度,治历明时,缵以武功,述以文事,经国规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宫室苑?无所增益。末听大臣计,传位熙宗,使太祖世嗣不失正绪,可谓行其所甚难矣!”

二、历代评价

郭青螺:“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皇太极:“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

标签: 金太宗

更多文章

  •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顺帝

    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阿速吉八生平经历介绍: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

  • 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简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Yesün-Temür,蒙古语意为"九铁",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孙,元显宗甘麻剌之子。早年承袭父亲的晋王爵位,镇

  • 元朝元英宗硕德八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英宗

    元英宗硕德八刺简介: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佑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佑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元英宗自幼受儒

  • 元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即元仁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佑。在位期间,减裁冗员

  • 元朝元武宗海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简介: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早年在宫中受过一定程度

  •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简介: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51年,长兄蒙哥继大汗

  • 明宣宗朱瞻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以说还是非常好的,但朱瞻基却有一个不太好的称呼,那就是蟋蟀皇帝,因为朱瞻基酷爱斗蛐蛐,我们知道身为皇帝如果一旦有一些这种爱好,其实对国家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但是为什么朱瞻基被称为蟋蟀皇帝,但是在历史上的评价还那么高,还被评价为有文帝景帝的功劳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明思宗朱由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思宗

    明思宗朱由检简介: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年号崇祯(1627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

  •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

  • 明光宗朱常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简介: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即明光宗(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亲孝靖皇后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