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晚年为何放权给司马懿?

如何客观评价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晚年为何放权给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4 4:15:47

魏明帝,即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皇帝的庙号是“烈祖”,一是汉昭烈帝刘备,二是魏明帝曹叡。其中,就曹叡来说,并非开国皇帝,却在生前就决定用祖作为自己的庙号,这显示出曹叡自信,甚至自负的一面。当然,纵观魏明帝曹叡的一生,确实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

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还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此外,曹叡能诗文,在才华上继承了曹操、曹丕的基因。不过,魏明帝曹叡却在在位后期大兴土木,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更为关键的是,曹叡临死前,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为司马懿篡权埋下了伏笔!

首先,魏明帝曹叡的错误,就是选择曹爽、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值得注意的是,在临终前,曹叡一开始选择的辅政大臣,却是另有其人。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及寝疾,深念后事,乃以武帝子燕王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对辅政。”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严重。

在此背景下,曹叡选择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其中,骁骑将军秦朗是曹操的养子。因此,曹叡一开始选择的托孤人选,都是曹魏宗室。至于司马懿,则不再曹叡一开始的托孤人选中。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放孙资二人起到了影响历史走向的作用。

在曹魏,刘放、孙资担任中书令、给事中等官职,虽然不如丞相、大将军等官职听起来威望,但是,因为执掌中枢,所以刘放、孙资对皇帝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魏明帝曹叡初步确定托孤人选后,刘放、孙资建议曹叡选择司马懿、曹爽作为托孤大臣。

究其原因,是因为刘放、孙资和夏侯献、曹肇等曹魏宗室的关系比较差,担任夏侯献、曹肇等人成为托孤大臣后,自己会没有好日子过。反过来说,让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则避免了曹魏宗室在托孤大臣中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无疑是对刘放、孙资有利的。在刘放、孙资的劝说下,魏明帝曹叡最终放弃了以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作为托孤大臣的打算。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帝从放、资言,欲用爽、懿,既而中变,敕停前命;放、资复入见说帝,帝又从之。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荐,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最终,魏明帝曹叡选择司马懿和曹爽作为托孤大臣。而这,无疑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在成为托孤大臣之前,魏明帝曹叡对于司马懿,其实是既重用,亦防备的,也即魏明帝曹叡需要司马懿防御蜀汉、东吴的进攻,并平定辽东公孙氏等势力。

但是,魏明帝曹叡期间,司马懿几乎一直在为领兵,直到曹叡临终前,司马懿依然没有执掌中枢。而这,显然是为了限制司马懿的权力,也即你司马懿可以在外面领兵作战,却无法参与到朝廷决策中。基于此,曹叡一开始也没有选择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

最后,但是,在刘放、孙资等近臣的影响下,加上魏明帝曹叡陷入到病重之中,所以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也即选择曹爽和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众所周知,曹爽虽然是曹魏宗室,却缺乏斗争经验,而司马懿老谋深算,这显然是曹爽不能匹敌的。所以,对于这两位托孤大臣来说,根本是不在一个档次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当年以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四人为托孤大臣,其中,陈群在朝廷可以匹敌司马懿,曹真、曹休在作战上也不输司马懿,所以,司马懿难以一家独大。但是,曹爽和司马懿的组合,无疑是一对失衡的托孤大臣组合,这也为司马懿篡权埋下了伏笔。在高平陵之变中,徒有虚名的曹爽一败涂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自此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并由晋武帝司马炎来消灭曹魏。

标签: 魏明帝曹叡

更多文章

  •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宣宗

    提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恐怕是人尽皆知。然而明清两朝在祭祀唐朝皇帝时,一直坚持的却只有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另外一个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唐宣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功绩暂且不说,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宗和将大唐王朝推向顶峰的唐玄宗竟然会“落榜

  • 西汉皇帝之汉宣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汉宣帝有哪些政治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在先后经历的二十四个朝代当中,每一个朝代的兴衰过程都近乎走了相似的流程,没有哪个能够逃脱“由盛而衰”的命运。以在历史上存活了四百多年的汉朝为例,自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雄”之中胜出后,汉朝江山孕育而生,而在其之后的汉武帝刘彻、

  • 如何客观评价唐武宗李炎?唐武宗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武宗

    关于会昌时期的廉政建设,举措值得称赞的尚有以下事,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御史台奏请调整京城文武百官及庶人丧葬事,以为官员大办丧事,难免借机变相受贿行贿,堕败政风,对此进行限制,无疑有助于政风的廉洁。唐代官俸不高,许多官吏的薪俸收入,尚不能养家糊口,还有许多地方薪俸发放不及时,这样就难免心生他

  • 西汉皇帝之汉哀帝刘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哀帝,刘欣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前7年4月17日),汉成帝刘骜死在了赵合德的怀抱中,也算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但由于汉成帝的儿子都在他之前死亡,为延续汉家天下,只能从诸侯王孙中挑一人继承王位。当时最合适的人选除了刘欣,还有中山孝王刘兴。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

  • 元朝皇帝之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薛禅汗,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忽必烈以孝闻名,他熟悉汉文化,并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和军政。其兄蒙哥即位为元宪宗,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率军灭大理国

  • 元朝皇帝之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哥

    孛儿只斤·蒙哥,即元宪宗、蒙哥汗,大蒙古国的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元睿宗拖雷长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兄长,生母是唆鲁禾帖尼。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子军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

  • 元朝皇帝之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贵由

    孛儿只斤·贵由,史称“贵由汗”,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生母是乃马真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贵由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

  • 元定宗贵由:元太宗窝阔台的长子 元定宗是如何登上汗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元定宗

    孛儿只斤·贵由,史称“贵由汗”,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生母是乃马真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贵由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1246年,通过忽里台大会即位。

  • 元朝皇帝之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即窝阔台汗,蒙古帝国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

  • 关于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有哪些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元昭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昭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即元昭宗,北元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16代大汗,汗号“必里克图汗“。他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长子,生母是奇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接受儒学教育,至正十三年(1353年)被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