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与宋武帝刘裕谁文治武功高?拓跋珪评价如何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与宋武帝刘裕谁文治武功高?拓跋珪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4:50

拓跋珪刘裕什么关系

拓跋珪和刘裕两个人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两个人都建立了一个朝,一个是北魏,一个是后汉,两个人都能在建国以后休养生息,使国家成为强大的国家。

刘裕画照

拓跋珪原来就是一个小国家代国的皇族,因为后秦灭了代国,所以他只能和母亲逃走,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后来因为后秦发生内乱,年仅16岁的拓跋珪复国,后改名为魏国,自此魏国建立。

拓跋珪在建立魏国以后,通过南征北战的方式极大的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同时他能做到知人善任,还在国内时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北魏的国力迅速增强,从原来的一个小国变成了后来的强国。

刘裕原来在东晋并不出名,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上了战场,最终成为东晋的一个著名将领,他的战争才能和治理国家的才能都很强,得到了巨大的声望。而他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先后扫灭了几个原来的小国,扩大了疆土,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成为后汉的开国皇帝。

就目前的史料来看,在历史上没有拓跋珪和刘裕直接大规模冲突的的记载,当时他们两个人一个在南方一个在西北,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很远,其次是两个人都认为对方是非常厉害的对手,所以不可能直接发生大规模冲突。最后就是因为刘裕当皇帝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可能时间上不够。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事迹介绍

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以后能够知人善任,让国家休养生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魏国,但是在晚年的时候由于他刚愎自用,所以后来被人刺死。

拓跋珪画照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对北魏的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的时候时间结点应该在他建立北魏之前,也就是他出生到他建国这段时间。

拓跋珪原来也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因为他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跋什翼犍,这个人是一个出色的部族首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鲜卑族的拓跋部落最后形成了一个国家,就是代国。

代国是一个小国家,所以跋什翼犍在苦心经营,但是最终也没有逃掉被后秦灭掉的命运,而跋什翼犍死了之后应该是他的儿子拓跋寔继承王位,但是因为没有了国家,他们已经成为了俘虏。这时候的拓跋珪只有六岁,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小,所以才没有被抓走。

自此之后拓跋珪走上的逃亡的道路,他先后到了前臣的统治地区和贺兰部落等地,但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除了前臣对他很好外,其他人都想设计杀死他,还是一些忠臣的告密救了他,最后因为后秦发生内乱,已经积聚了一点力量的拓跋珪才恢复了代国,后来改名北魏,至此建立国家。

北魏拓跋珪介绍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向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

拓跋珪石像

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次有人想暗害拓跋珪的时候,都是一些忠贞之士告密后,他的母亲贺兰氏带领他一次又一次的逃脱了追杀。

到了公元386年,这时候的拓跋珪已经16岁,而秦国的苻坚因为战败导致了国内大乱,这时候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同时他又在当年的四月,改了国号,定国号为“魏”,历史上称为北魏,也就是北魏拓跋珪。

在建立北魏政权以后,拓跋珪励精图治,对内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励精图治的同时他还率领部族军队进行南征北战,在这一时期,他借助当时周边强国的力量消灭了很多自己的敌人。

一直到公元398年,北魏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且在大同这里称帝。称帝以后拓跋珪开始积极扩张疆土,使得北魏逐渐成为当时的强国,最终灭了北燕政权,成为一代霸主。但是到了晚年,北魏拓跋珪开始不理国事纵情声色,并且变得刚愎自用,诛杀功臣,最终自己被刺身亡,时年三十九岁。

解析拓跋珪怎么念

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从小颠沛流离,在战乱中长大,16岁的时候重新建立代国,之后改名为魏,在此期间他能够励精图治,使得北魏的国力大增,最终成为了华北强国,称霸一时。

拓跋珪动画照

那么拓跋珪怎么念呢?这三个字困扰了很多人,因为很多人看到这三个字不是不认识就是将这三个字念错。其实这三个字的念法是tuò bá guī,其中前两个字拓跋是姓,而后面的珪是名,现在大家知道拓跋珪怎么念了吧。

实际上拓跋这个姓氏的由来是因为一个部族名称,也就是古代的鲜卑拓跋部落。鲜卑族拓跋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原来并不在西部,而是在现在的北部黑龙江、嫩江流域,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

但是随着中原政权和北方政权之间的战争延续,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逐渐衰落,在当时的匈奴被打败以后,拓跋部在酋长的率领下开始逐步向西部迁移,也就是进入了后来匈奴的位置,他们开始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逐渐和中原政权开始来往,并在交往中来学习和壮大自己。

标签: 北魏拓跋珪宋武帝刘裕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是昏君吗 朱厚照之后的皇帝是谁 明武宗朱厚照真实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武宗,朱厚照

    历史上的朱厚照是昏君吗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一位很受非议的皇帝,这也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得出的评价。谈朱厚照是昏君吗这个问题时,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那就是通过分析他的成就与不作为来比较。首先谈一下他的成就,那就是引进了伊斯兰教以及佛教,还学会了多门外国语言。当然这也是源于他自身的兴趣。还有就是在与少数民

  • 唐朝多情天子唐代宗李豫生平介绍 唐代宗结局 唐代宗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宗

    安史之乱将沉浸在太平繁华美梦中的大唐猛然拉下神坛,老朽没落的唐玄宗在无奈失落中死去,悲愤的唐肃宗苦苦支撑了六年也一命呜呼,这爷俩将一个超级大乱摊子扔给了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762年),专权的宦官李辅国杀死了张皇后,肃宗也受惊吓而死,李俶于肃宗灵柩前依其遗诏即位,改名豫,时年36岁,是为唐代宗。唐代

  • 唐玄宗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宫廷政变资料 李隆基的儿子和后妃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简介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

  • 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是谁?清朝历代皇帝列表、年号及在位年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皇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

  • 汉文帝刘恒简介 刘恒的妃子和儿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高祖中子,汉高祖刘邦第4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一八○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

  • 中国第一个帝秦始皇嬴政简介 秦始皇子女介绍 秦始皇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文帝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

  • 历史上明穆宗朱载垕是个好皇帝吗?朱载垕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穆宗

    朱载垕在明朝历史上有很大的名声,可提到朱载垕是个好皇帝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历史记载来做出评价,而不能断然的肯定或否定。通过朱载垕在位时期所做的贡献以及他所犯的一些错误来得出结论,朱载垕是不是个好皇帝吗?网络配图首先来探讨一下朱载垕皇帝的功绩在政治上,他做出了一系列改革,那些没有经过仔细调查

  • 周世宗柴荣为什么能当上皇帝?他的后代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荣

    人物档案姓名:柴荣别名:柴君贵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五代后周出生地:邢州尧山柴家庄出生日期:公元921年10月27日逝世日期:公元959年7月27日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在位: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年号:显德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陵墓:庆陵主要成就:励精图治,恢复中原

  • 司马德文是怎么死的?晋恭帝司马德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网络配图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