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辽朝皇帝之辽太宗耶律德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辽朝皇帝之辽太宗耶律德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4/1/26 8:22:29

辽太宗,字德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辽朝第二位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见证了华夏的起起伏伏,历史上风流成性的皇帝不少,可像他这样的却是独一个,硬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就是我们的主人公耶律德光-辽太宗。

最终因不听劝谏临幸妃子,又因太后的一句命令,被往日伺候的厨子腌制成了“腊肉”。出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人。

契丹民族以半农半牧生存,但当时的各部落资源高低不均,导致常年内乱最终被回纥所灭。直至唐末(907年),耶律德光的父亲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9年后,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定为契丹,耶律德光也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说道传奇,就不得不提他的生平经历。年仅二十岁的耶律德光就因战绩卓越,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后来,辽太祖出征时不幸去世,朝政的实权落入耶律阿保机皇后之手。当时的皇太子耶律倍见形势不妙,委曲求全让出了皇位,天显二年,耶律德光如愿以偿继承了皇位,即“”。耶律德光深知皇位来之不易,为了守住皇位,他都做了哪些功课呢?

一、引用汉文化制定了当时的“一国两制”

靠母亲成功上位的耶律德光,也算得上真学实才。他保留了后晋遗留下的“汉法”,并结合辽国实际情况,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地方、多京制度等治国方针。这一政策的推行,减少了国家因民族差异而产生的“摩擦”,对契丹国的发展和文化的相融都有巨大的帮助。

二、不计前嫌安置旧朝的人才

辽太宗效仿父亲挖掘有才能的人才,还专门挑选了一批汉人,不计之前的身份让其治理各州,张砺就是辽太宗挖掘的人才之一。他本在唐朝担任掌书记,后被辽太宗以俘虏的身份带回辽国,由于他心直口快又颇有文采,很快得到辽太宗的赏识,在看清局势归顺辽国后被封为翰林学士

由此,看得出辽太宗很珍惜有才德的汉人,辽太宗惜才这一特点也为他统治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辽太宗还鼓励族人学习汉法、礼节。

他整顿赋税制度,减轻百姓过重的经济负担,还废除婚姻中的姊死妹续民俗,并实行契丹民族与汉人自由通婚的政策,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交流与发展。

三、重视农业发展

辽太宗总结了汉族治国经验,认为粮食的种植是强国的必要条件,因此他大力支持国人发展农业,开荒种地生产粮食。

不仅如此,他还推行保护农业生产的政策,耶律德光下令禁止士兵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打仗也需绕道而行。事实证明,辽太宗的一系列政策都在增强辽国内部实力。

辽国的百姓们能保证吃饱穿暖,大大减少了国家内部的“内乱”,而耶律德光实施的政策也为以后的辽国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虽然后期的军队,因为战争曾掠夺过百姓粮食,失去了不少民心,但他之前推行的政策,初衷以及当时确实是为百姓考虑的。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

畜牧是契丹人基本的生存法则,虽然辽太宗吸纳了中原文化,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记根本。兵强马壮是治国的基本之一,所以辽太宗传承了这项法则,契丹国依旧大力发展畜牧业,耶律德光不仅亲自审查情况,还设立各种官职来督促畜牧业的发展。

辽太宗不断完善畜牧体制,也能反映出当时管理的水平。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提升,之前以兽皮为衣的人们,学习了汉人的织布技术,减少了对兽皮的需求,间接也促使国家畜牧昌盛、兵强马壮。

五、实行科举考试

辽太宗本身拥有很强的文化素养,他不仅吸纳了汉族的先进文化,还特别注重发展儒学文化礼仪。为此辽太宗还在京设立了国子监、南京设太学,结合契丹族的文化培养人才。他还将自己的儿子也送去上学。之后耶律德光便以“真天子”自居,彻底接纳并实行了中原文化礼仪。

与重用汉族人才不同的是,他制定了择选人才的标准考试,在幽云地区实行限定科举考试。虽然当时的科举受到地域的局限,但丰厚的奖赏与官职,还是吸引了不少能干的良才。这一举措,加速推动了辽朝的封建化改革,各族文化习俗互相交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六、巩固地位向南出兵

辽太宗继承了父亲阿保机的霸业,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向南出兵。但他一直按兵不动暗中查看形势,等到唐明宗李嗣源宣告死后,有野心的石敬瑭主动示好时,辽太宗这才敢出兵征战。

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并将十六州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么说来,也算是拣了个便宜。

灭后晋的时候,耶律德光等晋高祖石敬瑭死后,后晋的局势瞬息万变态度反转,辽太宗以此为借口开始实施灭晋计划。在灭晋前,耶律德光加强与南唐的联系,再利用赵延寿想称帝的野心,他不费吹灰之力便灭了后晋,这样既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又巩固了自己在朝的地位。

后期,因灭晋常年征战导致民心涣散,将原本能成为贤君的功劳抵消,再加上一直深受母亲的把控,辽太宗到死,都没有逃脱母亲的权威,耶律德光最后竟被之前的下人们制成了“腊肉”。

后期,辽太宗为了巩固地位想统一中原,便出兵在黎阳渡地区掠夺百姓粮食充军,血腥的手段遭到百姓的奋力抵抗。辽军身陷困境,辽太宗下令在汴京驻留,不足三月不得撤军回国。这一命令也加速了他的消亡。撤退时,他生了一场大病浑身发热,就算躺在冰块上也无济于事。

一同随行的御医告诫他:“不要近女色!”可辽太宗没有理会,反而大骂御医不学无术,找了个“泄火”的借口,临幸自己的妃子。最终,因纵欲过度体虚无力,赶到栾城杀胡林时,他口吐鲜血葬命于此。

死讯传到宫中,可他母亲打死不相信儿子死了,以太后的身份命令属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可难坏随行的百官,当时正是夏季,距离辽国京城遥远,尸体没法完整地运回去。正当大家感到无济于事的时候,建议按照太后命令,把皇帝腌制成“

古人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忠言逆耳利于行”。立志学遍中原文化的,还是没有体会到名言警句背后的意思,成为“腊肉”皇帝独一人,不仅可悲还不免让人觉得,也印证了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听劝告终究是咎由自取。

古代,遥远的埃及会将每位法老制成木乃伊,而在我国古代,耶律德光成了唯一被“腌制”的皇帝,他的故事似乎也在警示着人们什么。耶律德光享年只有四十多岁,死后葬在凤山也就是今天的怀陵。不过,人们对他的平生传言非常多,但是,更多的奇闻也比不过被“腌制”的下场。

标签: 耶律德光

更多文章

  • 南朝皇帝之齐和帝萧宝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和帝

    萧宝融,即齐和帝,齐明帝萧鸾第八子,东昏侯萧宝卷同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七位皇帝,也是南朝齐末代皇帝,在位仅1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武元年(494年),齐明帝封其为随郡王。永元元年(499年),东昏侯即位,改封南康王。东昏侯被废,萧宝融即位。在位一年,被迫让位。萧衍代

  • 如何评价萧宝卷?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登基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宝卷

    萧宝卷,即齐废帝、齐东昏侯,齐明帝萧鸾次子,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六位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宝卷危局登基,废杀六位辅政大臣,肃清朝野,政由己出。平定著名将领陈显达和崔慧景的叛乱,但因裴叔业降魏,南齐丢掉了南豫州。永元三年(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领

  • 南朝皇帝之齐废帝萧宝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宝卷

    萧宝卷危局登基,废杀六位辅政大臣,肃清朝野,政由己出。平定著名将领陈显达和崔慧景的叛乱,但因裴叔业降魏,南齐丢掉了南豫州。永元三年(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领兵攻破建康。萧宝卷众叛亲离,为宦官所杀,时年十九岁,被贬为东昏侯,谥号为炀。人物生平少年继位萧宝卷的生母刘惠端(萧鸾的正妻)早亡

  • 如何评价萧鸾?齐明帝萧鸾登基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萧鸾

    萧鸾,即齐明帝,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

  • 南朝皇帝之齐明帝萧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鸾

    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迁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任西昌候、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辅佐萧昭业。萧鸾在494年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

  • 南朝皇帝之齐废帝萧昭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萧昭文

    萧昭文,即海陵恭王,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 ,郁林王萧昭业异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四位皇帝,在位仅75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昭文初封临汝公,后改封新安王。历任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南豫州刺史、中军将军、扬州刺史等。隆昌元年(494年)七月,辅政大臣萧鸾弑杀萧

  • 如何评价萧赜?齐武帝萧赜登基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萧赜

    萧赜,即齐武帝,齐高帝萧道成长子,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二任皇帝,在位共9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元元年(479年),萧赜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齐高帝去世,萧赜即位。登基后他下令多办学校,对外崇尚节俭,实施富国政策,延续检籍政策,与北魏通好,边境安定,著有《估客

  • 南朝皇帝之齐武帝萧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武帝

    建元元年(479年),萧赜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齐高帝去世,萧赜即位。登基后他下令多办学校,对外崇尚节俭,实施富国政策,延续检籍政策,与北魏通好,边境安定,著有《估客乐》。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去世,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葬于景安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

  • 如何评价萧道成?齐高帝萧道成登基后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道成

    萧道成,即齐高帝,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南朝宋右军将军萧承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及《左氏春秋》。建立南齐后,他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482年去世,葬于泰安陵,死后

  • 南朝皇帝之齐高帝萧道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萧道成

    萧道成,即齐高帝,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南朝宋右军将军萧承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开国皇帝,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及《左氏春秋》。建立南齐后,他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482年去世,葬于泰安陵,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