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愈字为什么是退之

韩愈字为什么是退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80 更新时间:2024/1/19 7:37:16

韩愈字为什么是退之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的。所以韩愈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他为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韩愈

韩愈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出了韩愈的才干,董晋就是其中之一。董晋举荐韩愈为宣武军的观察推官,韩愈在董晋帐下做了三年。后董晋病逝,韩愈扶着他的灵柩离开宣武军。没想到四天后军中就发生了变乱,韩愈因为提前离开躲过了一劫。

回到徐州的韩愈终于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通过了考试,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又一年被提升为检查御史。由于韩愈说话直接,话语直入事情的要害,道理深刻有力,所以时常受到那些小人甚至是皇上的不满,也由此韩愈数次被贬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谏迎佛骨,由于韩愈对唐宪宗说的太直接,令宪宗大发雷霆。韩愈差点因此丢了性命,辛亏一些明事理的大臣和皇亲们劝解,韩愈才被贬到潮州。

韩愈为人胆大,遇事不退缩,这些也都清楚地反映在他的为官生涯和文学创作当中。公元821年,镇州兵变,朝廷派韩愈前去安慰。当时众人都为韩愈可惜,因为此去危险重重,连皇帝也为决定感到后悔。不过韩愈义不容辞,孤身前往镇州,以自己的凌然正气和有理有据,深刻有力的言语说服了镇州的将士。韩愈的气魄和远见卓识是古今难得,故而后人对他的推崇是极高的。

韩愈被明人称为什么呢

韩愈在唐代极力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辞藻华丽而对表达内容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骈体文。 在韩愈和柳宗元的主张下,古文运动盛起一时,并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宋朝的欧阳修和苏轼等人也是推崇韩愈等人的主张,遂成为宋时古文运动的核心。到了明代,这些人物自然会被联系到一起。明初的朱右第一次将以韩愈为首的八大家的散文编集在《六先生文集》中,“唐宋八大家”之名才渐渐形成。

韩愈

明朝初期的朱右所编撰的《六先生文集》实际上是“八先生文集”,是因为他将“三苏”合称为一家。这八位先生就是我们现在常称的,以韩愈为首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八位。到后来的明朝中期,唐顺之所撰的《文编》也是只取这八人的文章,明末的茅坤根据前人的编撰,辑录了《唐宋八大家文抄》,“唐宋八大家”这一说法正式被人们接受并广为流传,其中韩愈被明人冠以“唐宋八大家”之首。

之所以韩愈在明代人眼中有着如此之高的地位,是因为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主张学习先秦散文的书写形式,反对当时弊端尽显的骈体文。浮华奢靡的辞藻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唯有散文能够扛起大旗。所以韩愈是掀起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是八大家中后起者所跟随的人。同时,韩愈的作品也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人学习提供了方向。

韩愈主张的是什么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认为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标签: 韩愈为什么退之韩愈为什么退之生在唐朝大历

更多文章

  • 冯治安由火头兵到总司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冯治安,治安,火头,总司令,故事,冯治安,治安,火头,总司令

    冯治安由火头兵到总司令的故事?冯治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到了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才让他上了两年的私塾。十四岁的冯治安到县城里去当学徒和佣工。在这期间冯玉祥来县城招兵,冯治安才有了投军的机会。刚入部队,冯治安只是一个火头兵,由于他的勤奋能干,他逐渐开始受到重用,最后成为了总司令。下面就来看看冯治安由火

  • 英国也奈何不了的中国女海盗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英国,何不,了的,中国,海盗,英国,何不,了的,中国,海盗

    英国也奈何不了的中国女海盗是谁?从大航海时代到近现代,有名的海盗那是数不胜数,但有名的女海盗却是屈指可数,而在晚晴的中国,却恰恰有着这么一位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女海盗,她就是郑阿嫂!海盗船清末,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量的农民破产,而郑阿嫂的父母就是其中一员,贫困的郑阿嫂的父母为了养活家里唯一的男孩,就

  • 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我国

    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辽沈战役是我国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与国民党展开的战争,辽沈战役耗时五十二天,是一场最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一场战役。辽沈战役油画那么辽沈战役地点是什么地方呢?先来从辽沈战役的背景来看,辽沈战役的背景涉及到解放东北,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方陷入了对东北地区的争夺战争之中。看来东北

  • 米兰敕令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米兰,敕令,历史,评价,如何,米兰,敕令,历史,评价,如何

    米兰敕令的历史评价如何后代历史学家普遍对于米兰敕令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宗教宽容性质的宗教合约,而君士坦丁大帝也因为米兰敕令成为了古罗马帝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英明的皇帝,后代历史学家在整理米兰敕令的历史评价时主要侧重其积极方面。君士坦丁一世雕像米兰敕令是在公元407年11月份颁布的,

  • 三国枭雄马超为何后半生如此孤寂以致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枭雄,马超,为何,后半生,如此,孤寂,以致,郁郁,三国

    三国枭雄马超为何后半生如此孤寂以致郁郁而终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氏,卫尉马腾之子,汉末群雄之一,蜀国开国名将。在马超这些身份之中,很多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蜀国人称神威天将军的锦马超,但马超更应是一个失败的枭雄。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投靠刘备后虽被授予了骠骑大将军的显爵,看似在荣耀和恩宠中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 杨铁心的父亲是谁 杨铁心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铁心,铁心,父亲,妻子,杨铁心,铁心,父亲,杨再兴,南宋

    杨铁心父亲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新宁县盆溪)瑶族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曹成拥众志成10馀万,占道州、贺州,再兴为曹成部将。绍兴二年,岳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南中安抚使,进讨曹成。曹成令再兴集三万之众以相拒,再兴阵斩岳飞将部韩顺夫及飞弟翻。后兵败,再兴匹马跃入深涧,陷于绝境。追

  • 司马睿晚年如囚徒的生活 司马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睿,晚年,囚徒,生活,怎么,死的,元帝,司马睿,依靠,门

    晋元帝司马睿依靠门阀世家王氏坐稳了皇位,这也为大权旁落埋下了隐患。司马睿为了拉拢王氏家族,对其家族成员不断封以高官厚禄,而且进行联姻迎娶王氏女子为后。这使得本来就在江南权势显赫的王氏更是如日中天,世人只知王而不知马。司马睿为了压制日益庞大的王氏家族,在朝中培养心腹想要消除王氏的势力。结果使得王氏的王

  • 水浒传高俅担任什么官职 高俅原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浒传,高俅,担任,什么,官职,原名,是什么,水浒传,高俅

    在《水浒传》中,高俅担任太尉一职,人称“高太尉”。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因高俅球技精湛,并且博学多才,便对他十分重视。没过多久,高俅便成为了端王赵佶的心腹。宋哲宗去世后,端王赵佶继位为宋徽宗。宋徽宗登基半年后,便封任高俅为太尉。高俅当了大官之后,阿谀奉承的官员自然就多了起来。高俅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便

  • 晋哀帝司马丕简介 解析晋哀帝丕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哀帝,司马丕,简介,解析,怎么,死的,哀帝,司马丕,东晋,王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 秦武王是谁的儿子 秦武王的个人主要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武王,武王,谁的,儿子,个人,主要,事迹,秦武王,武王,嬴

    秦武王嬴荡简介秦武王是秦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君王,众所周知的是,在战国中后期秦国逐渐开始强盛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这两个几乎连着的君主功不可没,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们之间其实还有一个君主,他就是秦武王嬴荡。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长子,在前310年的时候,秦惠文王去世了,而秦武王作为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