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钟会简介_钟会被谁杀了_钟会的评价

钟会简介_钟会被谁杀了_钟会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3/12/15 7:24:56

钟会简介

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

《三国演义》中的钟会

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245年,就担任了秘书郎的工作,随后在249年时担任中书侍郎一职。直到254年,曹髦在帝位时,就被赐予了关内侯的爵位。

“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这句话正是陈寿对他的评价。

钟会一生坦荡,自从他有了一定的功绩时,认为自己的功名天下人无人能比,不愿意在屈于人下。于是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假传圣旨,准备谋杀司马昭,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终年40岁。

政治方面的他才华横溢,他在书法上也是有一定工笔的。钟会的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因此,钟会在书法上也是相当有水平的。张怀瓘曾称他是:“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其次,钟会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善于模仿他人的书法笔记,曾经还伪造过邓艾的书信,使得司马昭心生疑虑将邓艾收押。

钟会怎么死的

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谋臣、将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长期为司马氏出谋划策。后来,在伐蜀成功后,野心膨胀,想要诬陷邓艾谋反,吞并其军队,攻打蜀国自立为王。

钟会人物剧照

关于钟会到底是怎么死的,还需要我们一探究竟。

在公元262年,姜维在最后一次北伐战争中失败,而此时蜀国大军并没有回归自己的战区,主要将领也没有回成都汇报工作,而是被姜维带着在甘肃沓中这个地方待了下来。由于连年的征战,蜀汉早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姜维的下场无外乎成为平民或者被杀。作为军官的钟会,在找到了这个情报之后,立即向司马昭请兵征战蜀国。

也就是在这时,一直以来拥有亲征传统的司马家族,却将三军统帅的位置让给了钟会。后来,钟会很顺利的攻入了蜀国中心,夺得了汉中。于是胜利的信心让他继续前进,开始攻向蜀国的第二道防线。而此时的邓艾杀死诸葛亮,占据了蜀国自立为王。

对于现在的钟会来说面临着重重考验,邓艾已经是60多岁的老将,算是司马家的死党,攻破成都之后,以天子的名义,安抚蜀国百姓和官吏。如果从篡位来说,只要钟会再添油加醋一番后,将邓艾的谋反罪名落实,就可以完全取得了三路大军的控制权,可惜前进的道路是黑暗的,在他的部队里暗藏了四股势力。

与邓艾不同的是,钟会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没经历过战场上的风雨,面对这四种势力相互交错下已经乱了手脚,加上自己放松了警惕,使他的军队陷入一片混乱中。导致最后的胜利者是司马昭,他不仅没了蜀国还将潜在的隐患杀灭了,还将骚乱中的钟会以及姜维、廖化一干人等杀死。从此一代天才军师,就此陨落。

钟会的父亲

自古至今,书法一职流传至今。其中非常著名的就包括钟氏书法家族,钟氏家族的书法流传两代,也不算是比较久远,最出名的就是名噪一时的钟繇,他也是魏末征西将军钟会的父亲。

钟繇父亲画像

钟会父亲早年的相貌就不凡,才智过人。曾担任过尚书郎等职位,因助汉献帝东归有功,被封为东武亭侯。他父亲最著名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书法,并且在这方面颇有造诣,也可以说是楷书的创始人,还曾有个名号叫做“楷书鼻祖”。至今为止,他父亲钟繇的书法对我们都有深刻影响。一些后世书法家还临摹学习他父亲的书法,其中就有王羲之。

关于他父亲的生平,有一则下故事就是:有一天,钟繇与他的叔父一同前去洛阳城。在路途中遇见一位看相的老者。老者看到钟繇的面相,便对他的叔父说:“这个孩子具有富贵的面相,但可能又被水淹的命运,还要请慢走。”结果刚走没多久,钟繇所骑得马受到惊吓,瞬间钟繇便掉进了河里,还差一点被淹死。他的叔父看到老者的说的话已经应验,便认定钟繇将来的命一定很好,于是开始欣赏钟繇,供他钱财,让他无忧无虑的专心学习。

钟繇的书法算是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上将他认为是中国书史之祖。他的书法造诣上最为肯定的就是楷书,对将来汉字的发展影响重大。总之而言,他的书法在我国占有极高的地位。

嵇康与钟会

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他精通音律,特别喜爱抚琴。关于他的音乐理论著名的有《琴赋》《声无哀乐论》,同样对于书法、绘画、和文学都有相当多的成就。

嵇康画像

说道他与钟会之间的瓜葛,也是要从嵇康的狂傲的性情说起。嵇康为人旷达狂放,纵逸傲散。向叔还曾描述过他与嵇康之间的友谊,他认为嵇康轻时傲世,对待礼法也是不屑一顾的。最能体现嵇康的这种性情的就要数嵇康于钟会之间的纠葛了。

钟会出生于名门,还是曹魏的大将军,父亲是书法家钟繇。他少年得志,十九岁就当了将士,还被皇上封为秘书郎的职位,当然他的职位晋升的也很快,不出三年就被上升为尚书郎。

虽然政治得意,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钟会对年长他两岁的嵇康很是敬佩。嵇康似乎对他很是不感冒,并不想与他有过多的交流。在《世说新语》这本书中就有提到:当时钟会编纂的《四本论》,想让嵇康看一下,但是心理又害怕自己写的书又入不了嵇康的法眼,于是情急之下,竟然“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没过多久,钟会又一次前来拜访嵇康。嵇康仍就不予理睬,继续在自己的家门口晃来晃去,一副别人看不见自己的样子。时间已久,钟会就觉得很是无聊,决定离去。就在这时,嵇康终于说了一句话:“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自此以后,钟会将这件事记恨在心里,于是在后来,找了个机会将嵇康害死。

邓艾与钟会的关系

三国时期的邓艾和钟会两个人物为什么都没有善终?相比之下的很多三国人物来说,他们的名字没有被后人所关注,但这两个人物却刷新了历史。在公元前263时期,他们两个人一起带兵灭了蜀国。

邓艾雕像

事实上他们可不算是无名小辈。邓艾是魏国时期的重要杰出人物。若生在刘备时代那会,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将士之才,无论地理文化,他都是样样精通。当然每每谈到邓艾,就不能不提他的死党姜维了。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的胆气和正气连他的顶头上司司马昭都感到肃然起敬。他一生英勇,但还是栽进跟头遇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

当然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钟会。钟会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上演的第一个好戏就是造船,当初也是为了引人耳目,让大家都认为他要攻打的是吴国,事实上要攻打的是西蜀。当然,他所造的船为后来魏晋过长江立下了悍马功劳。

之后在战争中,钟会成功的牵制住了姜维的主力,从而让邓艾有机会占了姜维的便宜。虽历史早已远去,但每每回想起钟会的死以及姜维自刎的画面依然能够想象到历史的惨烈。

如果说历史上钟会的死是悲壮的,那邓艾的死就如同轻如鸿毛了。那日钟会的手下见钟会一死,便连忙赶去救邓艾,而看守邓艾的监军害怕将来邓艾会死机报复,于是派了军队将邓艾处决了。身首异处的邓艾,与他之前出征时的潇洒相比是多大的反差。

钟会之乱

史上有名的“钟会之乱”,当时是在蜀汉将领姜维的协助支持下,反对曹魏的一件事。那时的钟会自作聪明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司马昭,夺取天下。可是,这场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瓦解了。

钟会画像

在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一起参加了魏灭蜀的战争。他们两个人在攻打蜀国期间相互扶持,彼此衬托,钟会命令由剑阁进军,邓艾选择了走阴平的路。这样的局面吓到了姜维,于是下令调动所有的军队去阻止钟会。结果,邓艾迅速的追赶,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成都。才使得刘禅投降。

自从这以后,蜀地被占领,钟会的态度开始出现傲慢狂妄的样子。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不在屈居于他人之下,而受到身边人的背叛。深受钟会厚待的姜维暗中联络刘禅,计划诱使钟会作乱,来削弱魏军的战斗力,然后再将钟会杀害,重新夺取政权。

然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钟会并没有发觉什么,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成功的掉入了自己部下设计的陷阱里。景元五年的时候,钟会和姜维一起死在了兵变之中,年仅40岁。这场战乱曾在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体现。

关于这次的战乱,民国学者吕思勉认为钟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复兴魏国,跟姜维同样是名烈士,还评价钟会是个文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并不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所以说他想要尽忠于朝廷,是在合理范围的。因此钟会也是个忠臣,而不是有什么野心。

钟会书法

钟氏家族的书法造诣流传两代,虽不算远,但非常著名。其中主要的人物就是钟会和他的父亲钟繇。其中,钟会不仅传承了撰书之名,还继承了他父亲的写字书法风格。萧衍曾在《管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评价了钟会:钟会书有十二意,意外奇妙。

钟会画像

他的父亲是三国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以及政治家。他才思敏捷,拥有渊博的学识,擅长多种字体,其中最擅长的就是楷书。他父亲就书法成就颇多,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成就,不仅仅是勤学苦练,刻苦学习的成果,还因为他有三位著名的名师以及创新的头脑,能够积极吸取当代的民间新字体,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钟会,是钟繇的儿子。曾是魏朝末年的大将军。他继承了父亲的书法,擅长写字,并且在书法上有独到成就。因此历史上称他和他的父亲为“大、小钟”,南朝的梁庾肩就曾在自己的一本书中将钟会真书列为“上下之品”。

钟会的书法特别注重字形的结构,所以他不论什么的书法都是很漂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隶书。关于隶书的书法风格,别人都常常称赞他笔法飘逸,有气势,给人一种壮志凌云的感官。据说,有一天钟会假装说自己的字是荀勖写的,于是两个人对此争执不休,闹了别扭。直到有一天荀勖暗中画了自己父亲的画像,被钟会发现了,很是感动,最终二人重归于好。

关于钟会的书法行草,个个都是很漂亮的,被称为神奇的艺术。

钟会汗不敢出的典故

“钟会汗不敢出”讲述的主人公就是钟会以及他的哥哥钟毓。这个小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言语》这本书中。从这本小故事就能看得出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的处事方式。先让我们一起回味下这则小故事。

钟会影视形象

钟繇的几个儿子长得都很不错,不论是外貌还是学习方面,都是可得的人才。

其中大儿子钟毓就相当的厉害了,年纪轻轻的就当上了大官,而他的小儿子也是毫不逊色。他很小的时候非常的聪明,记得有一回,著名的大臣蒋济来到他家里做客,见到了钟会就感动很吃惊,变对钟繇说道:“你的这个孩子将来可不一般啊,我刚见到他,从他的眼睛里看出来,他一点也不害怕和怯场,将来必定是个胆大的奇才。”

又有一次,钟繇打着这两个而进宫面见皇上。初次见到皇帝的两个儿子的表现不相同,钟毓第一次见皇上,吓得浑身发抖,出了一身汗。而钟会却像没事人一样,一点紧张的神情都没有,很是从容。皇帝见着了问钟毓:“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

钟毓用他发抖的声音说道:“初次见皇上,害怕您的威严,所以才会紧张到汗如雨下。”皇帝有问钟会:“你哥哥很是胆怯,那你怎么不呢?”于是钟会便用他哥哥钟毓的口吻说道:“陛下天之骄子,威严在此,所以紧张。”皇帝听了笑了起来,一点也没有要责罚的意思。

标签: 钟会

更多文章

  • 华歆简介_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的故事_华歆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歆

    华歆简介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在今天的山东禹城西南,三国时,魏国的大臣。在汉灵帝末,被举荐为孝廉,在献帝初做了尚书郎。华歆在豫章做太守一职的时候,因为为政清廉,百姓们都很爱戴他。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入京做了议郎,参与军事,后来又做了尚书令。曹操在与孙权争夺的时候,让华歆做了军师。华歆画像后来,在魏国建

  • 文种简介_文种是怎么死的_文种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种

    文种简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卧薪尝胆”这个典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君主勾践因为自己的贸然进攻和轻敌而被吴国的夫差打得溃不成军,自己被俘,在受尽屈辱之后忍辱负重厉兵秣马终于打败了吴国,成就了霸业。在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中,越王身边除了名噪天下的能臣范蠡之外,他身

  • 孟尝君简介_孟尝君养士_孟尝君鸡鸣狗盗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孟尝君

    孟尝君简介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各国都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期望有一天能消灭其他国家,自己称王。因此他们便广纳天下贤能之人,一时之间养“士”之风盛行。而又“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四个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四个人之中,最善于弄权也是野心最大的便是来自齐

  • 长平公主简介_长平公主怎么死的_长平公主的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简介长平公主名叫朱徽娖,父亲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这也就注定了她有个坎坷的人生,一个末代公主的无奈命运。长平公主生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但是崇祯十七年大明朝就灭亡了,那年她才十五岁,命运从此改走了另一条令人心痛的路。长平公主剧照十六岁的长平公主被许配给周世显,但是因为李自成的大

  • 提婆达多这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提婆,达多,这人,提婆,达多,这人,这个,问题,恐怕,很少

    提婆达多这人是谁提婆达多是谁?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印度没有文字,历史都靠口耳相传,因此难免有些偏失。而且在佛陀成佛之后,后人将其事大肆渲染,各家说法不一,添油加醋者众多,莫衷一是。提婆达多欲杀死佛陀根据佛典记载来看,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兄弟。名字有“天热”、“天授”等意思。

  • 晏子使吴典故分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晏子,使吴,典故,分享,晏子,使吴,典故,分享,关于,想必

    晏子使吴典故分享关于晏子使吴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当时晏子出使吴国时发生的事情。宴婴画像一年,宴婴接到使命出使吴国。在一天清晨,宴婴进宫面见吴王,在宫门口等待了片刻,侍从传了命来说:“天子召见”,宴婴愣住了,吴国的国王什么时候变成了天子。虽然当时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

  • 傅山书法欣赏珍藏版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傅山,书法,欣赏,珍藏版,介绍,傅山,书法,欣赏,珍藏版,介

    傅山书法欣赏珍藏版介绍傅山在晚年时期,隐居在山西隐居于晋祠云陶洞。期间,一心研究道家的思想、佛法、书法以及医学。傅山可谓是一名全能之士,在山西一带留有很大的名声。傅山作品傅山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行书、草书、隶书和小楷均有涉猎。傅山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千文》、《行草五律诗

  •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神秘猝死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上帝,之鞭,阿提拉,神秘,猝死,究竟,有何,隐情,所谓,上帝

    所谓的是“上帝之鞭”,并非真的是指上帝手中的鞭子,而是指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阿提拉,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然而战无不胜的阿提拉,却谜一般的死在新婚之夜。上帝之鞭:阿提拉给他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深刻并极可怕的印象。公元449年,在一位罗马历史学家的笔下,匈奴王阿提拉成了一个

  • 揭秘传奇人物独孤信如何培育出三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传奇人物,独孤,如何,培育,三个,皇后,独孤,西魏,北

    ?独孤信是西魏、北周名将,战功卓绝,声名显赫。他共有七个儿子和七个女儿,那么他的妻子又是谁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独孤信的妻子吧。独孤信的一生有三个妻子:如罗氏、郭氏和崔氏。如罗氏是独孤氏的原配,是他在东魏的时候就迎娶的妻子。当年,孝武帝西行迁徙,独孤信抛妻弃子,远离父母跟随孝武帝投奔了宇文

  • 雍齿数次背叛刘邦 刘邦为何不杀雍齿还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齿,数次,背叛,刘邦,何不,杀雍,封侯,雍齿,汉高祖,刘邦

    雍齿是汉高祖刘邦的手下,他曾经几次背叛刘邦,后来在项羽失败之后又归降了刘邦,但是因为雍齿确实立下了一定的功劳,再加上功劳又不至于大到功高震主的程度所以被刘邦饶了一命,后来为了安抚手下的人,刘邦还封他为什邡侯。雍齿数次背叛刘邦雍齿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跟着刘邦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刘邦能够一统天下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