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勾践简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多久 勾践灭吴的故事

勾践简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多久 勾践灭吴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82 更新时间:2023/12/16 6:11:48

勾践简介

勾践出生于春秋末期,死于战国时代。他的父亲为上一任越国君主。据传勾践祖先是夏禹。因为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也就是现在的浙江一带,他的子孙后代建立庙宇代代祭祀他,勾践的祖先最早被派到会稽祭祀大禹,之后在这个会稽建立了国都也就是越国。

勾践祠

勾践和当时的吴国夫差为宿敌,事实上整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是彼此争战。勾践早期,被吴国打败,便向吴国请求投降讲和,并用献出了越国绝世美女和宝物。战败后,携带妻子和大臣去往吴国作为人质,留下文种在越国。

勾践在吴国两年,装疯卖傻,受尽屈辱,居住在夫差父亲的坟墓旁边,为吴王牵马匹,妻子雅鱼被吴国使节玷污而不敢言。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没有什么威胁了就放勾践回到越国。

勾践回国后一方面向吴王讨好称臣,用各种礼物贿赂吴王,另一方面暗自发奋图强,养精蓄锐,誓死报仇。他和妻子雅鱼省吃俭用,每天都刻苦用功,实行多种改革策略,鼓励越国人民生产和生育,并且任用贤臣改革图强。

著名的卧薪尝胆就是出于勾践这时期的事迹。勾践回国后,穿粗布衣衫,住茅草屋,每天都会在自己面前掉着一粒苦胆品尝,以提醒自己勿忘耻辱勿忘失败之苦。这样过了二十年,越国的人丁逐渐兴旺,粮草充足,实力强盛。终于在吴国放松警惕,留下太子和老弱,带兵外出签订联盟之际,兴兵讨伐吴国,打败吴国,最终令吴王夫差自尽。

此后,越国实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江浙一带的霸主。

勾践卧薪尝胆多少年

勾践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卧薪尝胆啊,打入敌营啊,隐忍不屈啊,多能耐啊。猪狗不如的日子过了十年啊,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了十年啊。

勾践剧照

一个关于勾践的苦心人天不负的对联大家都太熟悉了,在这里就不说了。关于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呢,其实是这样的。勾践被吴国打败了嘛,就给人家当牛做马去了。后来因为表现不错,夫差心情一好一感动,就把人给放回国了。奇耻大辱啊,一般人都咽不下这口气,但是勾践不是一般人啊,所以他就咽下去了。可是勾践不是圣人啊,他肯定会记得这个奇耻大辱的。他怕回去之后生活太安逸了把事情给忘了,不想报仇了,就开始了自虐行为。

他住在了一个特别简陋的小屋子里面,在房梁上吊了一个苦胆。苦胆这个东西好啊,去火解毒,对养生特别好,除了苦点。好吧,不是苦一点,是特别苦,胆囊的地方嘛,大家应该都知道。

在故事里面,勾践很变态的每天都舔一舔,不知道舔几遍,但是每天舔是肯定的了。特别苦嘛,弄得自己特别难受。难受过后,就告诉自己说,这些苦都是吴王给自己的,自己一定要报仇。

报仇不能只是说说,只是舔舔苦胆,还得做事。于是勾践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国力就这么逐渐的强盛了,后来就把吴国给打败了,勾践报仇了。

勾践事吴

在很久很久之前,吴国把越国打败了。勾践是越国的老大嘛,无奈之下就一下子蔫了,怕被人杀了,就重金贿赂吴国的权臣,让他在吴王面前说好话,吴王也想宣扬一下自己的仁义道德,就没让勾践死,答应他让他来侍奉自己,于是勾践就给吴国当牛做马去了。

勾践画像

那段日子真的不是人熬的,成天辛辛苦苦的工作,还不能抱怨,不能流露出一点哀伤的神色,反正谦卑谦卑再谦卑就对了。见到自己的仇人,明明恨得牙根痒痒,也要卑躬屈膝俯首称臣,各种的献殷勤。平日里给自己的仇人扫地喂马,还让自己的老婆当作奴婢,夫妻两个人就住在什么牛棚啊石屋啊里面,总之就是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面。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国君当宠妃(传说中)。

因此影视剧在改编的时候,还让勾践的老婆陪别人睡了,来证明勾践夫妇的隐忍和当时身份的卑微。

举个例子,吴王有一次生病了,好像病的还挺严重的。勾践就衣衫不解的伺候着吴王,亲自端饭喂药,还不管恶心的去尝尝吴王粪便的味道,因为据说这样是看病必须的最有效的方式。不管勾践怎么作秀,反正吴王是被感动了,而且感动地一塌糊涂,真的相信勾践归顺了。勾践再上下一活动,权臣跟吴王一提,吴王就大度的大手一挥说,好,勾践,你表现不错,我让你回家了。

勾践就这么回去了,养精蓄锐,最后把吴王逼死了。

勾践的剑

春秋时期的越国君王勾践因为败于吴国而默默于吴国生存,二十年后,最终重新回到越国励精图治强国富兵,灭了吴国,称霸于春秋。

勾践剑

越王勾践平素喜欢收集宝剑,宝剑兵器的盛行也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联。

当时春秋战乱,分裂严重的时候各小国数量竟达到一百多个。吴越在长江以南,因为受水路限制,不利车战骑兵,国家重视兵器铸造,许多的工匠都得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因此短兵器在当时很盛行,这直接促进了当时铸造技术的发展。

江南地区出现了很多煅铸兵器的能人。越王勾践历史记载喜好收集宝剑。相传当时春秋闻名的匠人就为勾践铸造了五把稀世宝剑。分别都有名称:湛泸,巨阙,鱼肠,胜邪,纯钧,不知道现在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不是其中一个。

六十年代湖北荆州出土了一把宝剑。经检测宝剑有几千年历史,宝剑由青铜构成,青铜本身是冷金属不易起反应,还含有部分其他杂质,剑表面作过防腐处理,所以不易腐蚀。出土的时候几千年历史的宝剑竟然只有略微不易察觉的锈蚀,堪称奇迹。剑身一面镶有蓝色玻璃,另一面镶嵌绿松石装饰,剑身格纹,剑长半米左右。

因剑上刻有八个古汉字,字义解析为越王勾践自用佩剑,所以这次出土的就是越王勾践所用。

宝剑存放在湖北博物馆。在几千年前铸造的剑就在当今也是先进的技术才能模仿,这说明我们古人的智慧实在惊人。

勾践宴群臣

勾践宴群臣是明代刘伯温的著作郁离子里的一篇文章,写的却是勾践灭吴后勾践和臣子的对话,暗讽越王勾践谈论吴王夫差的灭国原因,而勾践自身也是同样行为,等于是和吴王一样在任人为臣不相上下。

勾践剧照

勾践宴群臣的文章很简单,叙述了勾践在灭王吴国后,有一天请臣子们吃饭饮酒,饭局中,勾践征求大家意见,认为吴国灭亡是因为吴王杀了他的臣子伍子胥的缘故。

大臣们听勾践这样说后沉默,继而有一位臣子说起了一个故事,东海朝拜中的老鳖讥笑其中一种海中生物走路的样子难看,被讥笑者则反唇相讥认为老鳖自身走路都需要担心何必嘲讽别人,它们的谈话指出勾践自身也需要改善才能避免和吴国一样的结局。

这位臣子在回答勾践的问题说了这个动物讥笑结尾,直接指出勾践对待自己的臣子,不是逼死就是驱赶,并没有善待贤良,会使得贤良之才远离越国,最后越国也会灭亡。越王听后沉默不语。

虽然这篇郁离子里的文章是杜撰出来的,但是所说之事却是真实发生的。

勾践在成功打败吴国后,对于辅佐他的贤臣,并没有给与充分的信任和恩宠,反而是排挤甚至逼死。这种做法让人寒心。

勾践宴群臣这篇文章充分说明一个道理,人要时刻记得居安思危,也要记得从别人身上学到经验教训,而不是盲目自大,治国永远头上悬着一把权力之剑,不能放松警惕,否则何尝不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勾践怎么死的

周朝列国或多或少都与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有点关系,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卧薪尝胆的勾践也不例外。据传说勾践的祖先为夏朝帝王少康,他的父亲与吴王阖闾有间隙,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下面就来看看这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吧。

勾践剧照

勾践,封国为越,在今会稽一带,历史上听得最多的就是越王勾践了。他的父亲为允常,允常逝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攻伐,青年时期的他年少轻狂,意气用事,致使越国被阖闾所困,四面楚歌,后来孤注一掷刺杀了阖闾才得以解围。仇恨的火焰延续到了阖闾的儿子夫差身上。

接下来的发生的事就不新鲜了,历史上的兴兵攻伐不过是消磨仇恨的一种方式罢了。即使他的身边有陶朱公这样的不世之才,也照样俯首于命运的作弄。

不过也多亏了范蠡,他委曲求全,割地赔款,才得以存活,还好夫差是个心软的人,但心软却是他最大的弱点。他沉迷于西施的美,杀了伍子胥,让本应该被处死的勾践有了机会翻身,就这样葬送了自己的国家。

勾践算不上好人,不过是比常人能忍罢了,俗话说的千年老王八大概也这样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看出来他本性的范蠡捡了一条命,功臣文种却被杀害,可能是因果,就在杀了文种不久,史书记载他不寿而终,也就是病逝了。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典故,他们或是建立了赫赫功勋,或是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出现了最后一位雄霸一时的君主。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国国君勾践。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 春秋时期称霸之越王:勾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 越国国君勾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 如何客观评价春秋越国霸主勾践?
  • 春秋霸主越国国君越王勾践生平介绍及评价
  • 历史上勾践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如何评价勾践
  •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 下一篇:解析晏几道和晏殊纳兰容若黄庭坚的关系 上一篇:晋文公重耳简介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怎么死的

    标签: 勾践

    更多文章

    • 孟子故事 始作俑者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子,故事,始作俑者,五十步笑百步,孟子,一生,研究,发扬

      孟子一生研究发扬儒学,在世之时游说诸侯国实行儒学仁政。虽然都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但是却流传下了许多辩政典故警醒后世王朝。这些典故都收录于《孟子》一书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当做中学语文教材的《孟子·梁惠王上》。这篇文章中包含了两个典故:始作俑者和五十步笑百步。始作俑者的故事始作俑者这个典故的原文内容是“

    • 解析晏几道和晏殊纳兰容若黄庭坚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解析,几道,晏殊,纳兰,容若,黄庭坚,关系,古代,诗人,文学

      古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少,而父子两人都能在诗词上有着杰出成就的却不是那么多,而晏几道和他的父亲晏殊就是这样有名的父子诗人。晏几道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诗词风格和他的父亲近似,但是成就又要在父亲之上。晏几道的画像图(网络图)晏几道的出生算是比较好的了,父亲晏殊身居高位,而且才华出众在词坛也有很高的地位,

    • 解析后人对唐代著名画家周昉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解析,后人,唐代,著名画家,周昉,评价,如何,周昉生,活在

      周昉生活在八世纪到九世纪之间,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人物,是京兆地区的人,他的绘画作品非常的著名,据说他的出身十分的显贵,属于仕宦人家,在当时属于贵族人物了,曾经担任过长史和宣州等职务,但是这都和他的哥哥有关,周昉的成就大多体现在绘画方面,那么周昉的成就有哪些呢?周昉图片周昉的成就都和他的绘画作品有

    • 曾子的生平简介 百家争鸣中曾子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生平,简介,百家争鸣,中曾,怎么,死的,中国,历史上,影响

      曾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人物,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继承人,对于孔子的道一以贯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更重孝义的思想观念,成为了后世人人尊敬的贤者,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曾子的生平简介曾子原名曾参,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儒家学者,他以孔子为师,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

    • 春秋战国道家核心人物庄子的思想核心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道家,核心,人物,庄子,思想,分析,庄子,我国,历

      庄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牛的人物!他的思想非常渊博深厚,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之远。你问我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我觉得“道”和“自然”是他的思想里的核心内容。庄子画像(网络图)庄子老先生啊,主张尊崇天道,还提出了一个“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主张。那么这是啥意思呢,他觉得道是宇宙间所有事物的本源;此外在政治

    • 周密词清溪数点芙蓉雨赏析 瑶华周密有什么深刻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密,清溪,数点,芙蓉,赏析,瑶华,什么,深刻,含义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是南宋诗人周密的作品,上片前五句写人间的清凉世界,下片抒发诗人的情怀,认为苏东坡去世之后,就在呢没有人能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了,全诗言语浅显易懂,语句生动优美,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周密笔下的山水风光在景定五年的是时候,周密和有人在西湖的环碧园内,两人一同携手游玩这江南风光,词

    • 分析著名书法家张即之的书法功力有多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分析,著名,书法家,张即之,书法,功力,有多,张即之,宋代人

      张即之,宋代人,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名门世家,张即之作为一个男性成员,所以从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为了培养他,家里人就让他接受了十分正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这种内在的修养渗进了他的骨子里,让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下面即是张即之简介。张即之作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的张籍的后人,他的父亲是当时宋朝的参知政事,可以看

    • 周密选择寄情山水是因为对朝廷的失望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密,选择,寄情,山水,是因为,朝廷,失望,周密,字公,号草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在宋朝末期,周敏曾担任过义乌令等职,他是南宋的词人,文学家,祖籍是济南的,但是随着南宋王朝的迁都,周密的先人也也一并南渡。南宋周密周密擅长诗歌,能画画,闲暇时间还会做一些医药的研究,作为自己调理身心的时候用。周密的笔记集《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记载了,当时朝代发生的各种传闻,

    • 周密的作品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周密代表作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密,作品,有着,什么样,特点,代表作,介绍,周密,字公,号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在宋朝末期,周敏曾担任过义乌令等职,他是南宋的词人,文学家,祖籍是济南的,但是随着南宋王朝的迁都,周密的先人也也一并南渡。南宋周密周密擅长诗歌,能画画,闲暇时间还会做一些医药的研究,作为自己调理身心的时候用。周密的笔记集《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记载了,当时朝代发生的各种传闻,

    • 孟子的主张是什么 孟子的主要思想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孟子,主张,是什么,主要,思想,著作,孟子,思想,著作,流传

      孟子的思想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在中学语文课本就收录有孟子的文章,如《孟子·梁惠王上》等。孟子的学说主张是在继承孔子的主体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包括实行仁政,以民为本等政治思想和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下面详述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和相关的思想著作。孟子的主张是什么孟子分析了从古至今国家兴亡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