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分封制瓦解介绍

分封制瓦解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1/15 17:52:41

分封制瓦解介绍

分封制在西周的时候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那时候虽然分设了一部分的异姓诸侯,但是大多数都是同姓的族宗室,而周朝的鼎盛时期君主的能力当然是非强大的,分封制是君主加强权力的表现,其实也是诸侯们得以继续生存的另一种需求,所以才在西周时期将分封制推上了顶峰,但是在西周之后分封制的瓦解过程加剧,最终还是被其他制度取而代之了,那么分封制的瓦解原因是怎样的呢?

周平王图片

分封制的瓦解原因首先还是诸侯国与国家的矛盾加剧,虽然说诸侯国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个国家的一个附属小国,而且诸侯们还是要受到君主的约束,但是毕竟诸侯国还是拥有政权的,诸侯们作为一个政权统治者,权力地位仅次于君王,其实这样也是一种危险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诸侯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谁的能力更强。若是诸侯们的实力大于君主,那么对于君主的命令就许多人都不会听从了,从这方面来说分封制的瓦解主要还是君主的能力逐渐下降。

自从平王实力开始逐渐下降,诸侯和君主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了,对于君主的命令诸侯们也不愿意再听从,对于诸侯国家原有的义务也不再履行,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分封制的瓦解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诸侯们并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所以只是矛盾加剧却并没有过多的占领国家的领土。但是随着君主力量的再次削弱只能促使分封制的瓦解更加快速。

分封制的开始的标志

分封制开始于什么时候这个在历史上说法总是很多的,而且最终也没有能够确定。唯一在古代书籍上最早的记载就是在黄帝时期,据说那时候各个诸侯国都尊称轩辕氏为天子,这句话的含义和后来的分封制内容十分相似,更多的人倾于分封制开始于夏朝,后来随着时间的改变才再西周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轩辕黄帝铜像

分封制开始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一种十分高超的统治手段,当然这也是古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古代君王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高层之间的矛盾,然后将一些国家的领土分封给功臣或者宗亲,这样一来也可以避免他们之间的争斗,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遏制他们手中权力的发展,因为毕竟最高统治权还是掌握在君主手中的,尽管他们在自己的分封国家享有最高的权力,但是说起来也不过是君主统治的一种手段,最高的统治权和最大的利益始终是属于君主的。从分封制开始到西周的大高潮,在这中间分封制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但是时间总是会发生很多改变,分封制在周朝后期开始出现很大的偏差,这也是分封制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君主已经无法控制诸侯国的权力了,于是在诸侯国不断的作乱中,分封制开始到了最后的阶段,不过终究还是没有支撑多少时间,等到秦朝成功统一天下,分封制开始被郡县制所取代。可以说分封制开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有利的手段,但是不可以忽略的是缺陷始终存在。

分封制是否重视宗法观念

分封制在封建社会持续了很长时间,在许多朝代都受到了君主的重视和重用,在西周时期这个制度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可以说作为贯穿整个古代封建社会的制度分封制有着很重要的积极作用。许多人对于封建社会的认识都停留在思想封建保守上,在古代时期还是比较重视一些陈旧的观念的,那么分封制重视宗法观念吗?

分封制图解

分封制作为古代的重要制度其实还是比较重视宗法观念的,为什么说分封制重视宗法观念呢?其实从这种制度的基础上就可以看出来,分封制的基础是建立在宗法制上的,而宗法制其实就是依靠血缘而存在的,在封建社会中宗法制度是比较重要的,自从父系社会开始存在之后,血缘就成为了一种社会枢纽,不管是继承财产还是地位,都是要以嫡长子作为主要的对象的,而分封制的基础正是这种血缘关系,所以说分封制还是很重视宗法制度的。

标签: 分封瓦解介绍分封瓦解介绍西周时候到了最为

更多文章

  • 揭秘淝水之战是怎样以少胜多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揭秘,淝水,之战,怎样,少胜,多的,揭秘,淝水,之战,怎样

    揭秘淝水之战是怎样以少胜多的自古以来,为将者最大的荣耀就是能够打出一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这样的战役却是极少的,毕竟在硬实力大大落后的情况下,想要用少量的兵力击败远多于己方的敌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甚至这种战役不是你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就能赢的,还要看上天帮不帮你,对手脑不脑残。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上

  • 梁漱溟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梁漱溟,在哪,梁漱溟,在哪,墓坐,落在,山东,邹平,黄山上

    梁漱溟墓在哪梁漱溟墓坐落在山东邹平的黄山上,现在是滨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平的重要人文景点。梁漱溟墓梁漱溟墓之所以坐落在一个小小的县城的无名山上,是因为根据梁漱溟的遗嘱,特意嘱咐他的骨灰安葬在他生平最重要的活动地点邹平。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乡村运动的实践者,他的一生与邹平这

  • 秦始皇儿子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儿子,秦二世,二世,胡亥,一个,怎么样,皇帝,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 揭秘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一定要统一北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定要,统一,北方,后唐,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喜欢骑马和射箭。李存勖不仅胆识过人,而且英勇善战,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小时就与众不同,跟随父亲前线征战,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当时唐昭宗也特别喜欢他,叫他长后不要忘了大唐,还经常赏赐他一些东西。李存勖像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公元908年袭晋王位,他一办

  • 汉惠帝能够顺利登基 为何要感谢四个老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惠,能够,顺利,登基,为何,感谢,四个,老头,汉惠,帝刘

    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唯一的儿子。虽然早在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就被册立为太子,但却因为戚夫人儿子的缘故,地位一直都不稳定,多次面临被废掉的危险。虽然吕后为此费尽了心机,但却依旧没有改变自己这个倔强丈夫的主意,直到那四位年过八旬的老者的出现。刘盈被册封为太子之后,能够真正对他的位子构成威胁的

  • 最淡泊的女人薄姬:虽无求却得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淡泊,女人,薄姬,虽无,求却,得福,秦末汉,一个,天下大乱

    秦末汉初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当时无数的男女老少都因战祸和贫困而死亡,但也有不少人在战乱夹缝中,侥幸存活下来,这其中就有刘邦后宫中最默默无闻的女人——薄姬。薄姬一生经历离奇,她的父亲没留下姓名,只知道是吴郡人,在秦末时因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而生下了薄姬,所以,薄姬属于战乱年代的私生女。其父后

  • 隋将贺娄子干:出征20多天就让胡人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贺娄,出征,多天,就让,胡人,闻风丧胆,贺娄,简介,提到,生

    贺娄子干简介上提到贺娄子干生于公元534年,是代郡人即今天的河北蔚县,后来移居到关右击甘肃的潼关。贺娄子干字万寿,是北周到隋朝时期著名的将领,曾官至左卫大将军、云州总管等。贺娄子干剧照贺娄子干出身官宦世家,其先祖曾跟随北魏南迁,其祖父、父亲都在北魏身兼要职,所以在贺娄子干年少的时候就以骁勇善战出名,

  • 史上最冷血君主冯弘:杀死大哥100多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史上,冷血,君主,冯弘,杀死,大哥,100,多个,儿子,北燕

    北燕是拓跋焘铁骑之下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事本身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绵羊伏在猛虎旁边迟早要被一口吃掉。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只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有的极为罕见。第一、最另类的君主燕国的生命力顽强,在“五胡十六国”中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春风一吹,死灰复燃,所以《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天天做

  •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奸臣,赵高灭,得到,下场,是什么,赵高,中国,历史上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赵高本就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而他一手好

  • 冉闵大帝:一个拯救中华文明却被历史遗忘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冉闵,大帝,一个,拯救,中华,文明,却被,历史,遗忘,冉闵

    冉闵,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称冉闵大帝,国号大魏,死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他虽然建立起了冉魏政权,却只在位短短两年。是年,他被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获,死于遏陉山。冉闵大帝如昙花一现般,只盛其一时,很快便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冉闵画像冉闵明明是汉人,却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这到底是怎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