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愈简介资料 韩愈的诗词作品 韩愈的文学主张教育观点

韩愈简介资料 韩愈的诗词作品 韩愈的文学主张教育观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80 更新时间:2024/2/28 8:56:05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又与欧阳修、苏轼四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名誉甚广,对后世影响极深。

韩愈雕塑

韩愈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辈皆在朝为官或是担任地方官,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官拜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早逝,留韩愈一人,孤苦无依,由其兄长韩会抚养成人。韩愈自幼懂事,勤勉刻苦,无需他人嘉许勉励,七岁便言出成文,十三岁时便能写作极具风采的文章。

未及韩愈成年,其兄长韩会便离世,韩愈随同寡嫂郑氏为躲避宣城战乱,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十九岁定居于京师长安,韩愈文风受到大家影响,慢慢趋于主流。

唐代文人好推崇古风,效仿杨雄董仲舒等人的著述风格,以文义深奥著称的孤独及、梁肃的文章极受世人推崇。韩愈遂与孤独及、梁肃交往,悉心钻研其文笔,获悉文中思路,望自己能突破其文章影响,在这一代文人中崭露头角。

《旧广东通志》中称韩愈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其代表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韩愈的作品

韩愈的诗歌成就和影响远不及他的散文,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他的诗,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和他的散文相比。但是,他却是唐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因为他确立了中唐诗歌的一种风格流派。

韩愈的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对文章的要求是“辞必己出”“陈言务去”,反对模拟抄袭,这本来是很好的,但是走到极端,就不免会有“诘屈聱牙”“怪怪奇奇”的毛病。他的散文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想象空间十分丰富。这些特色,对韩愈的诗歌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韩愈的诗歌,当然有如他的散文所要求的“文从字顺”一类的作品,如传诵很广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之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风格。他的主要风格,一是主张不平则鸣,即诗歌要有指斥兴寄,要能抒情达意。二是主张意境和语言的尚新求奇,形成一种奇崛怪诞、横空盘硬语的风格。这种风格与元、白所主张的平实浅易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但是都是在盛唐诗风中求变的一种比较成功的尝试。韩愈的《南山》《山石》《谒衡岳庙》等诗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韩愈散文

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他的"杂著"或"杂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

韩愈画像

《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作品立论鲜明,语言平易,虽多阐述孔子、颜渊、子路、孟子等人的意见,而不引经据典,这是散文创作中的一种新的形式。他不顾流俗的诽谤,大胆地为人师,作《师说》,指出师的作用及相师的重要。

他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都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这种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也还有参考价值。文章感情充沛,说服力也很强。他的《杂说四》,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

韩愈在散文中传达的对社会弊病的剖析,极为深刻,正是如此,韩愈的思想才能影响唐宋时期的一代文人,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代表作

韩愈作为唐代声势活跃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励志于革除当时文风浮华,只追求辞藻华丽和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弊端。韩愈一直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恢复秦汉时期的表意,就是以表达内容为主要目的,概括出来就是“明道”。在这么一个主张和准则下,韩愈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师说》节选

《师说》是韩愈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完成于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任职国子监期间。文章是写给当时的韩愈门生李幡的,不过韩愈也是借此来批评那些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的。《师说》一文首先肯定了师道的存在,人们的学习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再指出当时社会所出现的弊端,家长所请的老师只知教授句读一类的小类,而解惑的大类却是他们难以齿的。文末韩愈又以孔子从师为佐证,指出尊重师道是自古就有的,当下的人更不应该抛弃。

《进学解》是韩愈的另一代表作,文章借对学生的教诲,后学生反驳来指出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抒发韩愈怀才不遇和仕途坎坷的不满。文中先是韩愈告诫学生要刻苦努力,只要充实了自己的学识,就不用担心上层的人才选拔,因为他们自会注意到你的。但是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韩愈自身为例,指出他自小勤奋好学,时刻钻研文学。可是给先生带来的却是不遭理会,怎么做都是过错的结果。实际这是借问答的形式,抒发了作者的郁闷之情。

韩愈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揭秘王羲之书法特点有哪些 王羲之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王羲之,书法,特点,哪些,作品有,说到,王羲之,人们

    说到王羲之,人们想到的第一印象自然就是他那“书圣”的身份。王羲之出生在名门世家,而且家中的长辈,像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虞、王敦都是精通书法的大家。虽然父亲早逝,王羲之被寄养在王导家中,但是他还是拥有优越的生活以及优异的学习环境。少时的王羲之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后来又受到王虞的指导。加之其后来游览名

  • 名家书法王羲之草书诀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家,书法,王羲之,草书,人称,为什么,草书,汉字,一种,字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结构简单。笔画连绵。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因为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有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今天我们来欣赏的是今草的那种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的王羲之的《王羲之草书诀》。王羲之草书诀拓印节选《王羲之草书诀》又叫

  • 王羲之金刚经书法欣赏 书法家王羲王羲之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羲之,金刚经,书法,欣赏,书法家,王羲,儿子,集王羲之书金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图书,是佛教重要的经典著作,前前厚厚出现了六个不同的版本,大和元年的时候被篡改改名为《新集金钢般若波罗蜜经》,还擅自撰写了序。王羲之金刚金大和四年的时候,大量印刷唐文宗李昂还下令将全文刻在石碑上,工匠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完工。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张弛有度,是书法

  •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未若,柳絮,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谢道韫,东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谢道韫和其叔父长兄在大雪天讨论将雪比作何物。叔父谢安便一个个询问他们,其中谢朗说

  • 吴道子是哪朝人 吴道子的代表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吴道子,哪朝人,代表作,是什么,吴道子,汉族,河南,禹州,大

    吴道子,汉族,今河南禹州人,大概是生与公元680年,年幼家贫,父母双亡,他曾跟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但是未有成就后该学画画,成就不凡。吴道子在我国的绘画史上一直享有“画圣”的美誉,是我国历代的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作品是我国艺术宝库的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他到底是哪朝人呢?他的作品又有

  •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揭秘陶渊明自号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陶渊明,谢灵运,比较,揭秘,自号,什么,陶渊明,谢灵运,同时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始者,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歌的创始者。陶渊明与谢灵运陶渊明擅长写田园生活类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源泉来自于他闲适的生活,描写了“一个农民”

  • 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 卫夫人的书法成就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书法,成就,高吗,夫人,小便,开始

    ?卫夫人从小便开始研习书法,酷爱书法的她在书法上也深有造诣,可见她在书法方面下的功夫极深,自幼便将所有精力集中于专研书法上,后来才能成为书圣王羲之的导师,才能够变成书法大家。卫夫人画像现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有一个河西镇,其中有一个苏庄村是为晋东南的古村落,当地还留存这一个十多亩的泊池,传说卫夫人幼时不

  • 杜牧小故事:杜牧的一生都没有找到心爱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牧小,故事,杜牧,一生,没有,找到,爱的,人吗,杜牧字,牧

    杜牧字牧之,出生在京兆万年,在太和二年的时候,杜牧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江西当团练府的巡官,后来又担任淮南节度府的掌书记,作为监察御史。后来也做过许多州的刺史,最后官职落定在中书舍人上。图片来源于网络杜牧的仕途不算坦荡,但也不能说境遇惨淡,虽然杜牧一直游离在唐王朝组织之外,但不妨碍他在文学诗词方面的成就

  • 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慧远大师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竟是,怎么样,贡献,我国,古代,历史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佛教从印度传入,并得到很大的发展,当然也出了许许多多佛教大师,比如玄奘,慧远大师等等,慧远大师也被人们称为净宗初祖慧远大师。那么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画像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出生于公园334年,是东晋时代的人物,他是庐山白莲社的创始人。净宗初祖慧远大师

  • 白居易被贬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居,易被,怎么回事,白居,易被,怎么回事,中国,古代,历史

    白居易被贬是怎么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是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能称得上是发达,民风也十分开放,饱暖思淫欲,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腐败的当权者慢慢产生了,晚唐时期的底层人民生活穷苦,倍受剥削和压榨。白居易雕像唐朝历史上出现很多伟大的诗人,一大部分诗人都对当权者的腐败感到气愤反感,纷纷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