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佩孚充满传奇的一生 吴佩孚以秀才之身投入沙场跻身将帅

吴佩孚充满传奇的一生 吴佩孚以秀才之身投入沙场跻身将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4/1/23 19:58:21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

他以秀才之身,于国家多难之际投入沙场军界,渐由士卒跻身将帅,成为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著名人物。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执掌兵符近三十年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

吴佩孚一介书生,初当兵时,常常因军训不合要求而被教官惩罚示众。

吴佩孚后来当了勤务兵,在军中听差。有一天,吴佩孚为巡警营的一位幕僚郭梁丞送一份公时,偶然发现郭梁丞在公文中用错了一个典故,便他指了出来,郭后来知道吴佩孚竟是位秀才,便与他结为把兄弟。吴佩孚也在郭的保荐下,上了军校,当了军官。

1904年,日俄战争时,清朝政府派了16个人帮助日本人收集俄国人的情报,吴佩孚是其中一人。吴佩孚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得机警沉稳,遇到问题,他总是镇定沉着、不慌不忙地说:“总会有法子的。”人们因此给他起了一个“总会有法子先生”的绰号。

1908年,吴佩孚在曹锟的部队中任一个营的管带,负责在东北一带剿匪。吴佩孚剿匪自有一套办法,他不与土匪直接交战,却始终盯着他们,使他们没有活动的机会。如有小股匪徒活动,他则派骑兵迅速赶到,予以消灭。为此,土匪给他起了个“吴小鬼”的绰号,认为他神出鬼没,很难对付。

吴佩孚屡立战功,很快成为北洋军阀直系集团的重要将领、曹锟的心腹悍将。1920年,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击败了段祺瑞。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将张作霖的12万人马赶出了关内。此时的吴佩孚虎踞洛阳,拥兵数十万,其势力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曹锟曾说:“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连外国人也认为他是当时“中国最强者”。美国《时代》杂志周刊也为此将他的肖像印在了封面上。人们也开始以“大帅”称呼他。

说起他“大帅”这个称号,还有一段故事。吴佩孚称大帅之前,人们称张作霖和曹锟为“大帅”。曹锟是吴佩孚的顶头上司,如今吴佩孚称了“大帅”,曹锟再称“大帅”就不合适了,于是曹锟便改称为“老帅”了。张作霖和吴佩孚一向不和,张听说吴佩孚也称了“大帅”当然恼恨,更不愿与他同称“大帅”,于是也改称“老帅”了。这样,吴佩孚“吴大帅”的绰号更有名了,因吴佩孚字子玉,所以,其部下也称他为“玉帅”。

吴佩孚秀才出身,平时又喜欢读书画画、写诗作文章,早年,他军中传唱的军歌就是他写的。吴佩孚一生还坚持三条信念:不敛财、不纳妾,失意后不进租界。这些他都做到了,他虽为军阀,但文人气息很浓,所以,人们称他为“儒将”、“儒帅”。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则直接称他为“学者军阀”。

吴佩孚晚年寓居北平,1937年北平伦陷后,日本人希望吴佩孚出山维持大局,出任北平维持会长,遭到吴佩孚严词拒绝。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亲自上门威逼利诱也没达到目的。后来他们还专门为吴佩孚举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为他写好了发言稿,让他公开露面,逼他就范。没想到,吴佩孚发言时,撇开了讲话稿,即席演讲,要求日军先行撤军再谈和平,弄得日本人狼狈不堪。于是,日本人决定除掉他,不久,吴佩孚患牙疾,高烧不退。日本人假派牙医为其治疗,借机将其杀害。

人们对吴佩孚晚年能保持气节,维护民族大义表示赞叹。吴佩孚去世之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介石亲自发来唁电。后来,国民政府还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标签: 吴佩孚

更多文章

  • 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道教始祖老子后人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后人,在吗,世人,常认为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

  • 荀子的老师到底是谁 荀子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荀子,老师,到底,著作,哪些,荀子,作为,儒学,大家,很多

    荀子作为儒学大家,让很多后人铭记。荀子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名师的指导,这样才导致荀子取得这样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荀子的老师。荀子的老师,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荀子的老师是非常有名的宋子,也就是宋钘,认为宋钘是早期荀子的老师,但是有的人

  • 荀子的学生有哪些 荀子荣辱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荀子,生有,哪些,荣辱,主要,内容,是什么,说起,荀子,学生

    说起荀子的学生,相信很多的人都会想起古时候非常有名的韩非子还有李斯,应该说在荀子的学生中,这两个学生是相对比较优秀的,所以给后世留下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而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荀子的学生里面最有名的韩非子。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具有很多的成就,韩非子是先秦时候所出现的最后一位儒家人物,出生在当时的赵

  •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化三清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老子,思想,主张,是什么,三清,意思,老子,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先是学习儒家的教义,但是后来觉得繁琐,所以自立门派,创建了道教,一时门徒众多。那么作为著名的思想家,老子的思想主张到底有哪些呢?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分开来讲,老子的

  •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荀子大略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荀子,哪个,学派,代表,人物,大略,内容,是什么,荀子,哪个

    荀子是哪个学派,其实很多的人还是比较关心的。在很久以前,荀子的祖辈们,是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那个国家的名字叫做荀国,而荀子的祖辈们在晋国时候也做过将军,后来改名为中姓氏。而到了后代荀子的族人为了避难又改为了荀氏。因为荀子的一些思想,所以让荀子成为了流芳百世的人物。说起荀子,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荀

  •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什么家 老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老子,我国,古代,著名,什么家,怎么,死的,老子,名为,李耳

    老子,本名为李耳,乃是历史上极为优秀的一位思想家与哲学家。老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虽然从未得到官方认可,亦不是时代的主流,可他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以他的思想为基础所创立出来的道家更是教会了世人何为自然。而老子所创立出来的道家思想对后世亦是有着深渊的影响,虽然道家并没有后世的儒家、佛家

  • 关于老子的故事有哪些 老子为什么要骑青牛出函谷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于,老子,故事,哪些,为什么,骑青,牛出,函谷关,老子,道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而后世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其中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讲的也是一则传说。据传说,当时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他看到紫气东来的同时,老子正好骑着青牛出现,所

  • 荀子子道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国思想家荀子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荀子,主要,内容,是什么,战国,思想家,荀子,著名,思想家

    荀子,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应该怎么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

  • 老子化胡为佛是什么意思 老子与百姓生活有什么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老子,化胡,是什么,意思,百姓生活,什么,不同,老子,化胡

    老子化胡为佛,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子化胡。因为老子对道的研究,在道教的地位很是尊贵。因为老子对道的极度传扬,在一个人西出函谷关的路上,向西域人、天竺人传播道家经典,这个教化的过程被后世称为老子化胡。在老子尚未化胡的时候,他一直在皇宫中担任皇家的图书管理员。老子之所以如此博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他的好学

  • 道教始祖老子是太上老君吗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道教,始祖,老子,太上,老君,学说,思想,是什么,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传说中的神仙,在封神演义中,鸿钧道人共有三个弟子,其中大弟子指的就是太上老君。而在道教文化中,太上老君指的却是老子。那么老子真的是太上老君吗?公元前571年,在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县,有一个怀胎八十一年的孩子刚一出生,就能说话,并且长着白色的眉毛和胡须。因为他指着李子树说是他的姓氏,又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