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好问的作品临江仙

元好问的作品临江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3/12/23 21:43:23

元好问的作品临江仙

《临江仙》是金末人元好问的词作,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作者有人团聚时的愉快,和对现在和友人天各一方不能像以前一样欢乐的惆怅之情。在艺术手法上,抑扬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全词的感情基调跌宕起伏,提高了词的审美意蕴。

《临江仙》元好问

词的上片写了初秋时分的大明湖畔,“荷叶荷花处好”开篇就问哪里的荷花最好看呢?设置了一个很是活泼的悬念,下面作者自己就回答“大明湖上新秋”,不仅点明了作词的时间和地点,还表达出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和对大明湖畔荷花的喜爱。紧接着诗人就承接上面的新秋这个时节写了“红妆翠盖木兰舟”一红一绿,映衬效果极佳,并将荷花拟人化,写荷花像女子一样梳红妆,以花来喻人,引出下面木兰舟的出场,自然流畅。江山如画,人物风流,作者将自己的好友称为风流人物,体现作者对好友的喜爱,也凸显作者畅快的心情。

下片作者笔锋调转,不再写大明湖畔了,“千里故人”和“三年孤负”写出自己与好友的时间、空间的距离,暗示这是一首思念好友的词作,尤其是其中的“孤负”二字,即表达作者与好友相隔甚远又暗示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无奈之下作者只有独自喝酒解愁。最后作者写流水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延绵和深重,并发出感叹“几日到青州”,青州是好友的住所,表达自己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元好问的故事介绍

元好问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因为他在诗、画、词等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在当时被称为是集诗文史学于一身的“北方文学之宗”。元好问的祖上是北魏拓跋氏,在魏文帝时期迁居到洛阳,才改性元,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和元好问一样都是屡试不第,后来就寄情诗酒。在元好问七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

元出文人元好问

元好问天资聪颖,四岁开始读书,七岁便能写诗,被称为“神童”。在元好问十四岁的时候,他的老师是当时的大儒学家郝天挺,在其十五岁的时候,曾写下五言诗并轰动一时。

元好问的故事很多,比如在公元1205年,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科举考试,途中作下名篇《摸鱼儿-雁丘词》。在元好问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妻子,名唤氏,张氏同样是出身书香门第,很是贤惠淑良,婚后的元好问对待感情很专一,没有在外面和乱七八糟的女人再来往,所以在婚姻上的名声很好。

元好问直到公元1221年即元好问三十二岁的时候才及第,关键还被卷入科考风波,被诬陷为“元氏党人”,元好问很生气,便没有去任职,三年后,被别人举荐,加上考试分数高中了科举,元好问这才被编入国史院编修,但是元好问的生活还是相当艰苦的。后来元好问的仕途之路也是坎坷不堪,经飘零在外。

元好问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意义比较深远的就是公元1233年,蒙古大军攻破汴京,金朝灭亡。元好问等一批官员被俘虏,元好问认为国家可以灭亡但是国家的历史不能灰飞烟灭,于是他便记录汇总了金朝文人名士的诗词,并汇总于《中州集》,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断代史的新体例。

公元1257年,元好问在获鹿舍去世,享年68岁。

元好问的小诗故地重游

?《故地重游》是元朝初年的文学家元好问的一首小诗,诗歌是七言绝句。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首作者重游旧地后写下的诗,那么,作者为什么会重游旧地,这次游玩后又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这不单单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诗,其中蕴含着其他深刻的含义。

元好问雕像

标签: 好问作品临江仙好问作品临江仙金末文人词作

更多文章

  • 史上怪才王莽 为何有人怀疑他是穿越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史上,怪才,王莽,为何,有人,怀疑,他是,穿越,民选,皇帝

    民选皇帝王莽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当得上“奇葩”二字,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民选”皇帝,最早的一个通过和平演变篡夺政权的皇帝。他开创了一个极为另类的王朝“新”朝。他既是“开国之君”,同时也是“亡国之君”,他被天下人的狂热舆论推上了皇帝宝座,却又因天下人的极度憎恨而身死国灭。王莽连环画为什么说王莽是第

  • 巾帼不让须眉但却生性善妒;独孤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作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她对隋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后世对她也有诸多评价,有美誉,也有骂名,她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巾帼不让须眉,时常为隋文帝出谋划策,分析利弊,而大多数时候,隋文帝也会采取她的建议,同时,她也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她十四岁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她对爱情极为专一,新婚当天便要求杨坚

  • 东汉末年谋士田丰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田丰

    谋士能混到陈平这个级别的少见,能混到张良级别,还深受众人爱戴的更是千年难遇。同为谋士的田丰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历史上东汉末年谋士田丰怎么死的?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

  • 大将军卫青简介:历史上卫青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青

    卫青,汉武帝时期官拜大司马,大将军。深得民心,权倾朝野。姐姐卫子夫贵为皇后,妻子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卫家权倾天下,但卫青一生忠君爱国,从不弄权。大将军卫青有勇有谋,匈奴闻之丧胆,是中国历史上抗匈奴的名将之一。历史上的卫青是怎么死的呢?卫青,出生日期不详,死于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

  • 中国史上第一谋圣是谁?后世人为什么称张良会为谋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良

    历史上足智多谋的人物,如空中繁星,数不胜数。但被后世人称为谋圣的,却只有张良一人。鬼谷子智谋高深,却仅以高足示人。刘伯温邦朱元璋夺得天下,却不知隐退,落得屈死的下场。究竟中国史上第一谋圣是谁?历史上张良似乎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硬汉子,据历史记载,张良容貌不错,司马迁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

  • 汉宣帝刘询之女敬武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宣帝,敬武公主

    汉宣帝刘询,早年命运清苦,是个流落民间的皇族。后被霍光寻回立为皇帝。汉宣帝刘询有个女儿敬武公主,关于这位尊贵的公主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记载呢?敬武公主(?―公元3年),亦称敬武长公主,汉宣帝刘询之女,生母不详,西汉公主。敬武公主初嫁张安世曾孙富平侯张临为妻,生子张放。张临死后,敬武公主又改嫁赵充国之孙

  • 闵子骞的故事有哪些 闵子骞为什么挽留后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故事,哪些,为什么,挽留,后母,中国,古代,讲究,孝道,历朝

    中国古代讲究孝道,历朝历代都号称以孝治天下,甚至从汉代开始,帝后的谥号前面都要加个“孝”字,如汉武帝又叫“孝武皇帝”。到了元代,郭居敬将古代孝子的故事加以总结、筛选,编成“二十四孝图”,从此“二十四孝”成了孝子的典范。到了明代,又有人在元代二十四孝的基础上增减了一些人物,并对孝子的排名做了一些变动,

  • 关于闵子骞的故事 闵子骞的品质特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于,故事,品质,特点,是什么,春秋,国人,历史上,非常,有

    闵子骞,春秋鲁国人,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孝子,不但其老师孔子对他赞誉有加,后世皇帝也对他屡屡加以追封。不过,这样一位千古大孝子,他的名字却有点“深奥”,因为许多人不知道闵子骞怎么读。要知道“闵子骞”怎么读,首先就要知道“闵”字怎么读。“闵”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闵公。鲁闵

  • 烛之武退秦师 后人对烛之武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烛之,武退秦,后人,评价,怎样,烛之,春秋,国人,住在,考城

    烛之武是春秋战国人,住在考城这个地方,家中三代都是郑国普通的养马长官,也没有晋升或者贬官。其实,烛之武是一个特别有才能的人,机智勇敢,对国家有义,虽然长期没有被重用,但是在郑国出现危难之时,用自己智谋和口才化解了危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烛之武巧退秦师的过程。烛之武退秦师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中,

  • 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竟是唐朝皇室的亲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郁郁不得志,李商隐,竟是,唐朝,皇室,亲戚,李商隐,也叫,李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李商隐 画像李商隐出生时,家父为获嘉县官,后来父亲去世他便随母亲回到家乡,生活十分艰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