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思想理念

陶渊明的思想理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96 更新时间:2024/1/4 14:56:09

陶渊明的思想理念

陶渊明的思想以玄学为主,其核心是崇尚自然。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年代盛行,除此之外,还有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也在迅速崛起。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受到不同化的冲击,但仍然存在。陶渊明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影响,对它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有的玄学思想。

陶渊明

陶渊明的玄学思想中,对他影响至深的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这些思想确定了陶渊明前进的方和对未来的追求。在他的一生中发挥着非重要的影响。

陶渊明受到儒家仁学思想,有着救世济民的入世精神、对自身人格品质道德的修养要求和追求安逸知足生活的心态。这些在他的诗歌中均有体现。如《荣木》:“匪道……奚敦”,体现了陶渊明对个人准则的要求,注重品德节操;《咏贫士》:“好爵吾不萦……夕死复求”,体现陶渊明对自身品德的保持,不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既要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向往归园田居的质朴生活、追求自由和超尘脱俗的精神,这些都深深的嵌入陶渊明的思想之中。陶渊明归隐田居生活期间,就创作了很多表达此类心境的诗歌。如《采菊》:“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了陶渊明向往的恬静淳朴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独树一帜的玄学思想,使他成为魏晋时期最显著的文学家。

陶渊明归隐原因是什么

陶渊明于二十岁时踏入官场,为求生计的同时也是为了一展抱负,然而在官场沉浮十后,他便辞官隐退,归隐田园。而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是出于陶渊明自身喜好自然、淡泊名利的个性有关,二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他作出辞官归隐的决定。

陶渊明采菊图

陶渊明本就向往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以及悠闲优雅的生活状态,充满利益与算计的官场生活并不符合他那喜爱闲逸的本性。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个崇尚自由、玄学盛行的年代,再加上政治官场的黑暗使得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避免被迫害纷纷选择隐退山林,而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与这种现象有很大关系。而就是陶渊明的这种崇尚自然与自由、隐逸的性情使得他厌恶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最终辞官归隐。

除了陶渊明的本性之外,他的入仕与辞官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年轻时期,受儒家的教育,陶渊明也曾有着济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他的家庭中曾有做过朝廷官员的家人,可以说陶渊明是出身于官宦家庭,因此他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使他有期望在政治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陶渊明那个时代,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也相当动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壮志雄心的陶渊明也不得不被消减了一番想要建功立业的热情,而黑暗无比的官场与混乱充满血腥的权力也使得本性良善的陶渊明非常厌恶。因此,陶渊明作出了辞官归隐山林的选择。

南朝初期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标签: 陶渊明思想理念陶渊明思想理念想以玄学为主

更多文章

  • 莫奈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莫奈成,就有,哪些,莫奈成,就有,哪些,莫奈,一个,印象派

    莫奈成就有哪些莫奈是一个印象派的画家,他的努力与追求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大自然,注重画作色彩的搭配。莫奈有名的作品莫奈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他的画,完美地将光、色结合在一起,这种与众不同的创作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美不一样的追求。莫奈成就之一在于他的不同的绘画

  • 九一八事变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九一八事变,怎样,影响,九一八事变,怎样,影响,在历史上,1

    九一八事变有怎样的影响在历史上1931年9月18日的这一天,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并且动用武力开始攻击东北。而这一事件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它不但揭开了日本对我国,以及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更加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转折,从而激起了全国人

  • 霍思燕饰演的董鄂妃一角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霍思,饰演,董鄂妃,一角,霍思,饰演,董鄂妃,一角,电视剧

    霍思燕饰演的董鄂妃一角霍思燕在电视剧《少年天子》中饰演董鄂妃,形象温婉动人,演技娴熟,深受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霍思燕坦言能与邓超、郝蕾同台飚戏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能将董鄂妃这个角色演活离不开大家对她的帮助。霍思燕董鄂妃剧中霍思燕饰演的董鄂妃在未嫁给顺治皇帝之前名叫乌云珠,是内大臣之女,奉命入宫参加

  • 冯谖客孟尝君有哪些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谖客,孟尝君,哪些,启示,冯谖客,孟尝君,哪些,启示

    冯谖客孟尝君有哪些启示《冯谖客孟尝君》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冯谖的人,他因为贫穷已经快活不下去了,于是他便来到当时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门前,说自己想当他的食客。孟尝君就问他了:你有什么爱好吗?”他说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吗?”他还是回答没有。孟尝君一听就

  • 艾伦图灵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艾伦,图灵,资料,介绍,艾伦,图灵,资料,介绍,不是,个人

    艾伦图灵资料介绍艾伦图灵不是两个人,是一个伟大科学家的全名。艾伦图灵是世界上有名的“计算机之父”,也有人称呼他为“人工智能之父”。当然这两个称呼都是在图灵去世之后人们给他取的。作为20世纪世界上最出名的科学家和计算机专家,艾伦图灵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贡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帮助。图灵图片艾伦图

  • 施耐庵纪念馆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施耐庵,纪念馆,在哪,施耐庵,纪念馆,在哪,后代,子嗣,并非

    施耐庵纪念馆在哪施耐庵的后代子嗣并非坊间流传的那般皆为哑巴,家道中落,反而是世代兴旺,香火传承,直至施耐庵十二代世孙施尊邦为光耀门楣,特在白驹镇将其祖上施耐庵的故居修建成为施氏宗祠。施耐庵纪念馆施氏宗祠自乾隆四十三修建而成,之后几经修葺,扩建至前后三进,旁边另有偏殿作为礼堂,从大门而入,第一进为门厅

  • 关于汉武帝有哪些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于,汉武帝,哪些,关于,汉武帝,哪些,一位,杰出,政治家

    关于汉武帝有哪些书汉武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被世人广为称颂。那么有没有关于汉武帝的书呢?汉武帝画像关于汉武帝的书有很多,例如王立群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安作璋的《汉武帝大传》、杨生民的《汉武帝传》、王占君的《汉武帝》、何君的《实事求是说帝王:汉武帝刘彻》、容真的《顶尖人物:汉武帝》等等

  • 秦可卿原型是雍正皇帝宠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可卿,原型,雍正,皇帝,秦可卿,原型,雍正,皇帝,最近,看

    秦可卿原型是雍正皇帝宠后最近看了一个话题,即“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看完这个问题后,觉得有必要重新看一次《红楼梦》,以便从中发现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的暗示之意。那么,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这说法是如何分析得出的呢?《红楼梦》第五回中,对秦可卿闺房物件摆设做了很简短的描述。秦可卿剧照书中写到,秦可卿桌上

  • 曹操杀杨修是出于顾忌自己身后的安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杀杨,出于,顾忌,己身,后的,安宁,曹操,杀杨,主要

    曹操杀杨修主要还是出于顾忌自己身后的安宁。由于袁绍与刘表在处理继承权问题上都留下了致命的祸患,心有余悸的曹操为避免死后发生同样的悲剧,便决定削弱曹植的力量,剿除他的党羽。杨修之死,正在于他与曹植过从甚密,在于曹植因擅走司马门一事而突然在曹操面前的失宠。世人常将杨修之死归之于“忌才”,当年罗贯中也坚信

  • 郭威黄袍加身的过程 郭威墓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威,黄袍加身,过程,墓地,在哪里,郭威,黄袍加身,出生于

    郭威黄袍加身郭威,出生于市井,乃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市井小民,他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才能黄袍加身成为后周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的呢?郭威黄袍加身之际,他又有何感想,是期盼已久,亦或者是无奈之举?郭威黄袍加身后是否未改初衷,仍然尽心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呢?郭威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分水岭,下面将一一展开细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