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郑成功施琅之间的恩怨情仇

揭秘郑成功施琅之间的恩怨情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31 更新时间:2023/12/22 8:54:12

揭秘郑成功施琅之间的恩怨情仇

郑成功与施琅一个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施琅则从郑氏手中把台湾收归到祖国的怀抱中,两个都是收复台湾的大英雄,都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两个英雄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最后到反目成仇的恩怨纠葛,夹杂着郑、施两家四代人的爱恨情仇,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施琅画像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算是郑成功的福建老乡,年轻时因贫困所迫入海为海盗,后来被招如同为海盗的郑芝龙麾下,施琅英勇善战又聪明过人,很快就在郑芝龙的军队里脱颖而出,又因为是郑芝龙同乡的缘故,很快就成为郑芝龙的贴身侍卫,深受郑芝龙的信任,是郑芝龙的心腹大将。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南下至福建,南明小朝廷不堪一击,郑芝龙轻信清廷许诺的荣华富贵,不顾郑成功苦谏,率领施琅等亲信五百人投降清朝。不料一到北京即被软禁,施琅等人也被安排到军营南下镇压反清势力。施琅本就对郑芝龙的不义行为不满,加上此时郑成功正在厦门等地招兵买马,反抗清朝,施琅便在郑成功的邀请下加入郑成功的队伍。

施琅此后在郑成功麾下屡立奇功,立下汗马功劳,郑成功的很多排兵布阵都出自施琅之手,施琅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一心一意效力郑成功。不料郑成功生性多疑,担心功高盖主,加上施琅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又脾气暴躁,与其他官兵的关系并不融洽。那些妒忌施琅的将军趁机向郑成功进谗言,说施琅欲取代郑成功的位置,引起郑成功的忌惮。两人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在“曾德事件”中爆发,郑成功下令将施琅父亲、叔叔、弟弟逮捕,用计将施琅引诱到郑成功军营中囚禁,不料被施琅逃脱,郑成功认为这是施琅想要反叛的信号,下令刺杀施琅,计划失败后竟一气之下将施琅的亲属全部杀害,从此郑成功与施琅的关系彻底恶化,再也无法在台湾郑成功的军队中立足。他只好趁夜逃到大陆,投降清朝。此时康熙帝早已听闻“海霹雳”施琅的大名,大喜过望,立即将施琅收入旗下,委以重任。

郑成功去世后,台湾的郑氏子孙早已没有了反清复明,收复大陆的雄心壮志,他们偏安一隅,做起了土皇帝。康熙帝多次派使臣与台湾的郑经谈判,希望能和平收复台湾,可是郑经却不想做大清子民,一直把谈判当做缓兵之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氏诸子争位,郑氏政权陷入内讧之中。最终郑克塽即位,但是很不得人心。康熙帝趁机用施琅,在大臣李光地、姚启圣的帮助下率领福建水师,东征台湾。施琅长期在海上作战,对海上风向,潮汐等非常熟悉,经过充分准备,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一举歼灭了郑氏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克塽不得不宣告无条件归顺大清。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施琅以大局为重,不仅没有为报杀父之仇而滥杀无辜,没有杀掉前来投降的郑克塽等郑氏族人,而且还到郑成功庙祭拜,肯定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壮举和开发台湾的贡献,同时厚待郑军将领,录用郑军中有才能的官员。施琅的宽容大度,以德报怨,以仁化仇,获得了台湾人心。

此后施琅一直驻守福建,并得到康熙帝的重用和百姓的拥戴,康熙特准在澎湖大山屿妈宫城内及台南城内样仔林街建生祠,称为“施将军祠”。死后葬于福建惠安。今天在福建晋江市施琅纪念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准确地概括了施琅与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他们同为民族英雄,同样得到人们的敬佩。

更多文章

  • 幕末四人斩之一的河上彦斋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幕末,四人,之一,彦斋,什么,成就,彦斋,简介,介绍,日本

    河上彦斋简介河上彦斋简介介绍说河上彦斋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出名的武士和革命家之一,他这一生中刺杀过很多大人物,其实早年间河上彦斋出生于日本肥城下一个小山村,他小时候的名字叫河上玄冥,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当时一个大官的养子,只不过幼年时的河上彦斋不受那个大官儿的宠爱,后来当上了低级小茶童,直到1871年他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隋炀帝杨广是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揭秘,历史上,真正,隋炀帝,杨广,昏君,隋炀帝,杨广,昏君

    隋炀帝杨广是昏君吗杨广作为隋朝的第二任皇帝,也是隋朝的亡国皇帝,历史上有关于他的记载向来都是毁誉参半的,因此关于杨广是昏君吗这个问题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用现在的辩证思想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只能说杨广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隋唐演义》杨广剧照之所以有人会提出杨广是昏君吗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因为隋文

  • 嘉靖皇帝: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靖,皇帝,斗争,哲学,磨人,虔诚,态度,琢磨,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统治中国四十五年之后,带着明朝开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荣耀,死在西苑。以徐阶为首的大学士们给嘉靖皇帝拟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庙号:世宗。说嘉靖皇帝这个庙号有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庙号用世宗的并不多见。正史中第一位著名的世宗是汉武帝刘彻,原因是他的“辟地建功”(《汉书》卷67)。这是中国有

  • 揭秘孝武思皇后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孝武,思皇,后卫,怎么,死的,孝武,思皇,后卫,怎么

    孝武思皇后卫子夫是怎么死的卫氏子夫,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在后位三十八年,最后以自杀落幕,死后草草下葬,无异寻常百姓,不见一丝生前尊崇。《大汉贤后卫子夫》剧照卫子夫的死因其实集合了宫斗戏中的很多经典桥段:一、年老色衰恩宠不在皇帝的后宫说白了就是精品女人集中营,各色美女才女汇聚一堂,各种比啊斗啊,彼时汉武

  • 谁说虎毒不食儿 他就下令杀了自己的三个嫡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说,虎毒不食儿,下令,自己的,三个,记得,汉书,武帝,临终

    记得,《汉书》里说武帝临终前封了玺书,称:一旦我崩了就根据这封遗诏行事。遗诏里的内容是封霍光、金日磾、上官桀等人为侯。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时任侍中,说:武帝崩时,我基本上都在他旁边,哪里有遗诏封侯的事啊,是这帮人自己抬举自己呢。这番话传到霍光的耳朵里,就去责备王莽。王莽用毒药杀死了儿子王忽。这个王莽,

  • 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挑男人就是场豪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四大,才女,之一,文君,男人,就是,豪赌,眼看着,一届,美国

    眼看着这一届的美国总统选举,希拉里离总统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我更感兴趣的是年轻时候的希拉里。那个时,她还在耶鲁法学院,还很年轻,也不算很漂亮,但是,“在人群中,希拉里一眼就抓住了他。”这个他,就是克林顿。果然,后来这个男人让她成为了美国第一夫人。至今还有人对这一对政治明星的结合不以为然,尽管希拉里

  • 他是皇帝的好基友 为何却一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他是,皇帝,好基,为何,一再,叛变,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他是文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以及失败的政治家;他是大汉皇室的后裔却背叛了汉朝,帮助异姓篡位,建立新朝;他是新朝的国师却又背叛新朝,年逾七旬准备谋反、重兴汉室……别晕,这样奇葩的人物确实有。刘歆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高,章太炎称,“孔子死,名实足以伉

  • 历史上宋徽宗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宋徽宗,到底,怎么,当上,皇帝,宋哲宗,25岁,去世

    宋哲宗25岁就去世了,当时他没有子嗣,根据当时父死子承,兄终弟继的皇位继承制,下一任皇帝只能从他兄弟之中选择。宋神宗总共有十四个儿子,但在宋哲宗驾崩之前,有八位皇子已经死了,而宋徽宗在此时受到了垂帘听政的向太后的赏识,于是便成为了皇帝。宋徽宗赵佶自幼就爱学习诗文,才华出众。后来做了藩王之后,他也是每

  • 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典故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典故,简介,曹丕,曹植,相煎

    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典故同父异母的曹丕与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死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曹植画像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

  • 司马迁的外孙封了侯 却还是因乌鸦嘴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迁,外孙,还是,乌鸦,腰斩,杨恽,大众,中的,知名度,不

    杨恽在大众中的知名度不高,要谈他,就要先拉出他的家世来矜夸一下。他是汉昭帝时丞相杨敞的儿子,更是司马迁的外孙。作为丞相的儿子,司马迁的外孙(虽说通常外孙这样的旁支很少沾得上光了,但宣帝时曾迁杨恽来阐述传播其外祖父的书,王莽时又封司马迁的后人,说明司马迁地位已经很超然了;又因被宫再无子嗣,故其女儿的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