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军之父”朱德:毛泽东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

“红军之父”朱德:毛泽东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4/1/16 17:03:12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素有“红军之父”之称。

朱德“红军之父”雅号,最早诉之字,是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对朱德的记述。她在文中写道:“他有50多岁了,相貌和蔼可亲,额角布满皱纹。他看起来确像红军之父。他满面春风,连连对我说欢迎,并我伸出了双手,我用双臂抱住他的脖子,在他的脸颊左右亲了一下。”从那之后,朱德“红军之父”这一雅号,不仅传遍了中国,还传向了世界。

朱德在党内和军中威望很高,一直是军中的主要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司令。所以,人们一直亲切地尊称他为“总司令”、“朱总司令”。这一尊称还写进歌词进行歌唱,著名的民歌《绣金匾》就有“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的句子。文化大革命时,朱德受到冲击,造反派诬蔑他是“黑司令”,反对泽东。后来,毛泽东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专门提到此事,说:“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并再次称朱德是“红司令”。

朱德还有一个绰号叫“游击博士”。朱德英勇善战,作战时很重视战略战术,尤其对游击战术深有研究,著名的游击战术十六字令:“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就是根据朱德的战术制定的。有一次,八路军的参谋们在一起讨论战略战术,大家讨论得很热烈,朱德认真地听着,接着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打仗决不能照搬外国的军事理论,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适应中国的地域、历史、风俗、人情。根据几十年的战斗经验,游击战最适应我们。朱德说:“我们为什么不运用游击战术呢?世界上只有我们才可以称为游击博士。”参谋们对朱德的论述深感敬佩,认为朱德是一位真正的“游击博士”。朱德不仅对游击战术的理论深有研究,而且运用得非成功,这也成了他在战场上能绝地逢生、逢凶化吉的重要秘诀。所以,有人称赞他说:“朱德不是从表面而是从实质上真正懂得什么是游击战。”不愧是一位真正的“游击博士”。

朱德还被人称为“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美国军官参观过朱德的住处后发出的感叹。他说朱德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却从事着最复杂的劳动。还赞叹说朱德的司令部是世界上最干练的司令部,而朱德则是“世界上最朴素的将军”。

著名的范续亭将军曾写诗道:“敌后撑持万世功,金刚百炼一英雄。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赞美朱德这位伟大而平凡的将军朴素得犹如一位农夫。

说到朱德的朴素,还有一个故事。1927年11月的一天,朱德和陈毅率领的一支队伍被敌人发现,敌人兵分三路,向营地冲来,朱德组织战士迅速转移后,正当他和警卫员要撤退时,敌人冲进了朱德所在的祠堂。机智的朱德侧身走进厨房拿了一条平常帮厨用的围裙系在腰上。敌人进来后,大声喊道:“快说,你们的司令在哪里?”朱德不慌不忙地用手指了指说:“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说:“我是伙夫头,他们和我同行。”敌人看了看他的打扮和相貌,确实像个伙夫头,也就不再追问,便急急忙忙按着他指的方向去抓“司令”去了。事后人们谈起来,既称赞他的机智,又为他的简朴而感动。他那“伙夫头”的绰号也被人叫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标签: 朱德

更多文章

  • “鉴湖女侠”秋瑾:孙中山和周恩来如何评价秋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秋瑾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1877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

  • “革命圣人”张静江:蒋介石与孙中山共同的革命导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静江

    张静江,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于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出使法国,后在法国和美国经商,他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斗争,孙中山称他是“革命圣人”。孙中山去世后,他扶植支持蒋介石,蒋介石称他是“革命导师”。他是“国民党

  • 张勋为什么被称之为“辫帅”?张勋别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勋

    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

  • 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邹忌

    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齐威王时期,助齐国民富国强。是为春秋五霸之一。历史上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是个怎么样的人?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

  • 秦国神童甘罗十二为丞相为何英年早逝?甘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

    甘罗是秦国神童,他具备旷世之才。史记他十二岁那年便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英年早逝,为会选秦王会让这么小的孩子做丞相呢?历史上的甘罗怎么死的呢?甘罗这个人可不是别人,他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祖父甘茂是秦国很有本事的政治家,曾经做过秦国的左丞相。常言道:“相门出才子”,小甘罗小的时

  • 战国时期秦相蔡泽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泽

    蔡泽春秋战国史上的周游列国的游说家,善辩多智,游说诸侯,被秦昭襄王拜为客卿。那么这位游说家又有着怎样的历史事迹呢?蔡泽,战国时燕国纲成(今河北怀安)人,善辩多智,游说诸侯,秦昭王拜为客卿,后代范雎为秦相,曾为秦王政出使于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蔡泽早年曾周游列国从师学习并向许多大小诸侯谋求官职,但没

  • 纵横家楼缓简介:历史上楼缓最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楼缓

    纵横家楼缓本人赵人,却多资损害赵国。先为赵武灵王大臣,后转投秦昭襄王,曾位及秦相。历史上楼缓最后下场怎么样?楼缓系战国中后期著名纵横家,善为长短句。本为赵人,事武灵王,后于公元前306年被遣入秦,事昭襄王。前298年出任秦相,显赫一时,任上致力于秦赵两国之友好。前295年,武灵王蒙沙丘之难,惠文王

  • 秦国四贵之芈戎简介:芈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芈戎

    芈戎,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舅舅。秦国四贵之一,也称华阳君。魏冉被免官,芈戎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芈戎是怎么死的呢?芈戎(?-公元前262年),又称辛戎,楚国人,秦昭襄王舅父。初封华阳,号华阳君。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取楚新城后,又封新城,号新城君。其被封侯主要是因效力于其姐秦宣太后,与

  • 秦国四度为相国的魏冉介绍 魏冉结局 如何评价魏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冉

    春秋战国大秦权臣魏冉在秦武王死后,由于秦武王无子,力拥秦武王的同父异母弟,即外甥赢稷继承帝位。而后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赢稷,即后来的秦昭襄王。事实证明,没有舅舅魏冉的力挺,年少稚嫩的秦昭王无论如何也难登大位,后来长达56年的执政神话更无从谈起。不过雄才大略的昭王并没有忘记曾为自己孤独呐喊的亲舅舅,即

  • 战国时期秦国相国魏冉简介 魏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冉

    魏冉是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长弟,位极秦国相国,早年曾与大将白起一起四处征战。后来秦武王因举鼎而死,拥立外甥秦昭襄王为帝。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