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变法简介 吴起为变法改革而献身

吴起变法简介 吴起为变法改革而献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3/12/23 22:53:36

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的,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如子产郑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等,这些改革家,除子产得意善终外,李悝的身世因不为史籍记载而不详,吴起和商鞅,都因改革而下场悲惨。

吴起,卫国人,曾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奇功。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守,防御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遭陷害,投奔楚国,楚悼王十五年时,升任令尹(楚国最高军政官),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

吴起变法主要措施是“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让出一些官职以增加收入,减少国家对贵族的供养,收回传世三代的旧贵族爵禄,以节省钱粮支援军队打仗。变法还让一些旧贵族迁“广虚之地”,以开发土地。还有“选贤用能”,为国家选拔人才,“明法审令”,强调效率与公平。等等。

吴起变法的措施,史书记载的较为简略,难以得知全貌,但能肯定的是,其变法主要目的是强兵,并不是综合性的改革。《史记》《资治通鉴》等都记载其改革“要在强兵”,而且可以说达到了目的——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史记》记载说,变法使楚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陈”,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只是吴起选择了以楚国旧贵族作为变法的突破口,像“废公族疏远者”,让一些旧贵族迁到“广虚之地”等措施,无疑会损害到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他也因此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嫉恨。仅仅过了六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旧贵族在楚悼王灵堂作乱而攻击吴起。旧贵族的这一举动估计吴起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按照《史记》记载,面临突变的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吴起跑过去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即使这样,旧贵族还是没有放过他,他们“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吴起堪称有识之士,在当时危急的时刻,还想到了为自己复仇的问题,楚悼王下葬,楚肃王登基后,立即下令全部诛杀当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旧贵族,受牵连者达70余家,这也算间接为吴起报了仇。

其实,吴起的悲剧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史书记载,他刻薄寡恩,《史记》说:“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一个“尽”字足以说明吴起的人缘之差。吴起的死,也让楚国的强大成为昙花一现,之后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自己的改革举措献身的改革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改革之难,利益的重新分配之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鄂尔泰、张廷玉的命运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尔泰,张廷玉,命运,历史,评价,如何,泰和,张廷玉,都是,雍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时期极其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去世前,特意表彰二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为肯定其政治地位与价值,封二人死后可进入太庙。这显然雍正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会迫害两位老臣以此来巩固君威,可谓是煞费苦心来保护两位大臣。雍正本人对科举出身的官员并不感冒,他偏爱的几位大臣例如鄂尔泰、李卫

  • 溥仪离婚是因为什么 溥仪复辟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离婚,为什么,复辟,成功,溥仪,作为,中国,封建,史上

    溥仪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虽然没有像先前的君王那样被文武百官朝拜,被人高呼万岁,但是人家好歹还有着皇室的血统好吗,虽然当时各地闹革命,要推翻封建但是,溥仪还在啊。那么作为一代皇子,溥仪为什么被弄得离婚,甚至对薄公堂呢?众所周知,溥仪的第一个妃子叫文绣是溥仪选照片选出来的,是和皇后婉容同一天和

  • 16岁为中郎将的李典为什么总能让人钦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16岁,中郎,李典,为什么,总能,让人,钦佩,三国,李典,东

    三国李典?李典是东汉末年之时,曹操麾下的一员名将。李典为人谦虚谨慎,深明大义,又好儒学,颇有长者之风,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李典的简介吧。李典画像李典的生卒年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活了三十六岁,就英年早逝了。后来,曹丕念在他往日的功劳和高尚的节操,追谥其为愍侯。李

  • 张廷玉后人是谁 张廷玉的弟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廷玉,后人,弟弟,张廷玉,作为,清朝,唯一,死后,破例,进

    张廷玉,作为清朝唯一死后破例进入太庙的汉臣,有一个弟弟张廷璐,也是历任三朝的大臣,学识丰富,是乾隆年间最被看中的提督学政,那么此外张廷玉在历史上还有哪些后代呢?张廷玉有三个儿子,其中他本人偏爱长子张若霭,世袭其爵位,张若霭与张若澄均擅长书画、诗文,留下不少传世佳作,藏于全国各大博物馆,此外他还有一个

  • 解读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解读,同治,生母,慈禧,后的,一生,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

    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秀女入宫后得咸丰宠爱,三年后生同治,成为贵妃。慈禧在怀孕的时候不仅在咸丰面前说皇后坏话防止咸丰临幸皇后,还设计把当时受宠的丽嫔拉下马,为自己的前进道路扫清障碍。鸦片战争爆发,慈禧随咸丰去到热河行宫避难。咸丰病重,下旨立载淳为新帝,派八大臣辅佐。此时慈禧尊为皇太后,但皇太后的尊称

  • 张廷玉安葬在哪 张廷玉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廷玉,安葬,在哪,死因,是什么,张廷玉,十分,长寿,岁时

    张廷玉十分长寿,在83岁时高寿生病去世,他曾在雍正时期极度受到赏识和提拔重任,却在乾隆当朝后饱受排斥,屡遭冷门,却在死后由于乾隆突然转变态度破例进入太庙,那么这位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大臣,他去世以后的墓在何处呢?张廷玉出生在安徽桐城,于是他逝世以后便落叶归根,其墓地也建造在家乡桐城,总共占地七千多

  • 彭玉麟的后人现在怎样 彭玉麟与梅姑到底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彭玉麟,后人,现在,怎样,梅姑,到底,有何,关系,彭玉麟,晚

    彭玉麟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倍受尊敬的清官,但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即使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彭玉麟也奈何不了家庭琐事。了解彭玉麟的人都该知道,彭玉麟有个"青梅竹马",但由于这个"青梅竹马"从某种意义上是彭玉麟的妹妹,所以彭玉麟的母亲不能接受这两人在一起,硬生生要把他们两人分开,于是就把这个"青梅竹马

  • 张廷玉的生平简介 张廷玉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廷玉,生平,简介,死因,是什么,张廷玉,清朝,时期,大臣

    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晚年因得罪乾隆未能安享晚年,但死后却得到入庙的殊荣。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中进士入官,在康熙年间入内阁担任学士、吏部副长官。雍正继位后,张廷玉颇受赏识与重用,开始在政场上大显身手。他协理翰林院文

  • 平阳侯曹参个人生平简介 曹参的儿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平阳,侯曹,个人,生平,简介,曹参,儿子,世人,曹参,评价

    后世人对曹参的评价也是颇高的,此人为官为人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不信你听听朝野上的声音,在一次皇帝召开各位大臣进行集会,讨论国事的时候偶然提到曹参,众臣:“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在名利场上大家对曹参的评价很不错,而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则体现出了曹参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百姓歌曰:“

  • 彭玉麟故居资料 彭玉麟的后人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彭玉麟,故居,资料,后人,都是,退省庵,同治,八年,1869

    “退省庵”是同治八年(1869)为清朝 “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彭玉麟的故居。整个建筑宏伟大气,分为门厅、南厢房和北厢房三个部分,建筑用材古朴庄重,与彭玉麟身上的人格魅力一脉相承。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是今天湖南衡阳人氏。作为一介书生,彭玉麟却走上了为将为帅的沙场之路,是中国海军的奠基人,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