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有哪些 陈寅恪的子女的生平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有哪些 陈寅恪的子女的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79 更新时间:2024/1/28 19:03:22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作品有哪些

陈寅恪晚年从开堂布学转为著书立作,将其毕生所学尽数倾注于史学研究之中,但当时,陈寅恪的眼疾已到了几近失明的状况,创作条件极为艰辛,在其妻子唐筲、学生黄萱的帮助下,日夜为其朗读材料,并誊录其所述,共整理了上万卷的书稿,工程极其浩大。

陈寅恪作品

最艰辛的时期莫过于文革期间,陈寅恪与其妻子唐筲在造反派的刻意刁难与折磨之下,仍未放弃研究史学,只恨不过自己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加之生活条件的恶劣,陈寅恪的一生都在学术研究中度过,临终也未曾歇笔。

陈寅恪对于中国隋唐历史的贡献是难以泯灭的,他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通过切身实地的考察,撰述了两部举世名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开创了属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学中,注意到了对文化种族的关注与家族的关注,克服了众多研究学者绕不开的课题。陈寅恪开创独有的历史剖析方法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历史构成要素来分析隋唐制度,并且上溯到汉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古历史衍变的过程,并对唐代历史作出了堪称典范的论述。

陈寅恪所著的另一部作品《元白诗笺证稿》以论及元稹白居易的诗作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八章,约十六万字,该书特色为以诗证史,剖茧抽丝,愈辩愈明,从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唐世风、习俗、政治等诸多要素入手,窥得中唐社会的真实面貌。

详细解读陈寅恪与柳如是

1961年8月30日,陈寅恪静坐在房间内,时间已接近午夜12点,虽然目不能明、腿不能行,但其坐姿依旧端正,他正在等一个人,等一个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他们是在哈佛一同留学的同窗,而现在吴宓是清华研究院的主任。

《牡丹亭》中柳如是剧照

午夜将过,终于等来了吴宓,陈寅恪将其所著《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赠送于吴宓,之后两人相谈甚欢,陈寅恪向吴宓透露自己正在准备一部壮观大作的大纲,此作便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此书发表后在学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陈寅恪打破了以往历史叙述中的守固观点,推陈出新,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一代风尘女子柳如是的人物背景与人生历程,塑造出了一个在轻浮卖弄外表下甚有主见与胆识的独立女性形象,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从事着反清复明的秘密任务。并引发世人感慨,明清之际,烟花之地的弱女子竟然比五尺男儿更重家国情怀,更重民族独立,在当时的年代,柳如是所处的社会地位卑微,更是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所不齿,但陈寅恪偏偏要为此奇女子立传,以彰显民族独立、精神自由的先进思想,通过柳如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展开对明清时期社会大历史的讨论与剖析。

这本明清社会的百科全书历时整整10年,陈寅恪从柳如是的遭际中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无奈,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挫败,深感触动,故而倾其心血,创作了这部85万字的巨作。

陈寅恪先生三个女儿名字的来由

陈寅恪与他的妻子唐筲共育有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在关于陈寅恪的一些资料与回忆多是他的女儿整理而出,在文革期间,这个学术之家也同中国千万家庭一样,承受着造反派的折磨与逼迫,至骨肉分离、家破人亡。

陈寅恪与妻子女儿全家福

陈寅恪与唐筲在晚年时期都经历了病痛的折磨,唐筲所承受严重的精神压力,更使她的心脏病严重到随时可能结束生命的地步。然而二老生活在如此绝望的困境下,他们的子女却不能尽孝陪伴左右,遗留下终身的悔恨。

陈寅恪的两个女儿都在中山大学工作,二女儿在更早之前便已搬出家,住在教职工宿舍。第三个女儿在结婚之后,也离开了父母身旁。之后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风暴使得这个家庭从此分崩离析,难以相聚,陈家的女儿因受父亲“反革命”嫌疑的迁累,除了要参加各类活动,看望父母更是痴人说梦,为了不被造反派抓住把柄,被抓出去批斗,一家子人活得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

之后在斗争陈寅恪的期间,其亲属被迫承认陈寅恪是大特务,陈家的女儿也是大特务,更有身边人贴出大字报声称与陈寅恪划清界限,可见这个扭曲的社会面貌将一代国学大师的家庭蹂躏的面目全非,晚年不但未能享天伦之乐,反而众叛亲离,子女难以相聚。

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势力肃清后,陈寅恪莫须有的罪名得以昭雪,其子女才将冒着大风险留存下来的父亲相关手写稿件公布于世,陈寅恪生平鄂大多资料多为三女儿陈美延整理所得。

关于陈寅恪先生的轶事有哪些

陈寅恪一直以来都被冠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他在清华研究院任职期间,每堂课都座无虚席,连朱自清、吴宓如此的知名教授都一堂不落的旁听陈寅恪的课。在清华园里至今还流传着关于陈寅恪经典名言与轶事。

陈寅恪轶事

陈寅恪的博学通识不仅受清华学子追崇,更是受当世名人教授的认可,他所授课的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宗教、历史、语言等各方面学术类科目皆有独到的研究与著述,陈寅恪曾在其课堂上立下了“四不讲”的规矩:“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皆不讲。”随着陈寅恪的课堂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甚至教授的慕名而来,这个“四不讲”的规矩也在学界广为流传开来。

陈寅恪行事自有一派风格,往往不受常规拘束,不受舆论左右,1932年,清华大学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当时的国文系主任刘文典便邀请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国文考试代拟试题。当时陈寅恪便负责出作文题《梦游清华园》,另一题为对对子,引起了考生哗然,仅一人获得满分。题目为上联“孙行者”,满分下联为“胡适之”,另有“祖冲之”、“王引之”答案尚能得分,而满分获得者便是之后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陈寅恪出题怪异,与当时盛行的白话文运动格格不入,但陈寅恪出此题是为了测试学生的读书量的多少与词汇量的贫富,更想考察学生的思维条理。

陈寅恪的儿子到底是谁

陈寅恪作为我过著名的大才子,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陈寅恪的父亲也同样如此,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就是说陈寅恪的基因很优秀,对于这样的成就,很多人就想到了,那陈寅恪儿子呢?其实陈寅恪的儿子并不存在,陈寅恪只有三个女儿。

陈寅恪

陈寅恪虽然没有儿子,但陈寅恪三个女儿各有千秋,学医、学园艺、学化学,总之都不是普通女子。再者说,陈寅恪和其妻子唐筼都不是重男轻女的人,因此一家人过得也算是其乐融融。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还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

标签: 陈寅恪

更多文章

  • 大唐太子李承乾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的李承乾怎么死的 李承乾的儿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承乾

    大唐太子李承乾的生平简介太子李承乾,有人说他的名字源于他出生的地方太极宫承乾殿,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赐给他的皇孙,承乾,继承乾坤,李渊希望这个皇孙来继承他的皇位。大唐太子李承乾简介图片李承乾在襁褓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恒山王,出生的第三年就有了自己的伴读,两年后徙封中山王,不久后又有两位当

  • 路易十六的王后 路易十六死得冤不冤 路易十六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的王后路易十六的王后是奥地利的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她出生在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最小的女儿,其名是为了纪念圣母玛利亚而取的。1766年,为了政治方面的需求,当时的法国王室向只有十一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并且得到了奥地利方面的同意。在公元1770年的时

  • 朝鲜古代妖女之称的张禧嫔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禧嫔

    朝鲜古代妖女之称的张禧嫔历史评价如何其实对于张禧嫔历史评价只用4个字就可以概括红颜祸水,张禧嫔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有手腕有野心的后妃,她通过歹毒的手段伤害当时的仁显王后,并一度唆使皇帝把她赶出皇宫,因为这件事情张禧嫔历史评价不是很高,后代很多老百姓都认为张禧嫔是祸国殃民的妖女。张禧嫔剧照当初张禧嫔和仁

  •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 左良玉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左良,部队,最后,下场,如何,死的,左良,部队,最后,下场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的军队都作过战,并凭借着战功成为了南明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他所部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号称百万。并以清君侧之名,试图打击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势力。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如何呢?击败左梦庚的黄得

  • 刘贺死后即位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贺,死后,即位,皇帝,刘贺,干过,哪些,荒唐事,刘贺做,皇

    刘贺干过哪些荒唐事刘贺做皇帝的时间,短到只有二十几天,但在这二十几天中,刘贺却干了近千件荒唐的事情。众臣觉得刘贺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就把他废掉了,另立别的人为皇帝。刘贺被废后,依然还干着荒唐的事情。刘贺在做昌邑王的时候,也干了不少的荒唐事,总结刘贺的一生,他就是一个荒唐的人。刘贺剧照汉昭帝病逝后,

  • 史上掌权太监:权倾天下 但也是亡国之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上,掌权,太监,权倾天下,也是,亡国,之始,古代,似乎,除

    古代,似乎除了宋朝以外,亡国的无外乎外戚或宦官祸乱朝纲。这次先来看看这些祸乱过朝纲的大太监们吧!TOP。1 赵高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

  • 最冤枉的三位帝王 明明励精图治却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冤枉,三位,帝王,明明,励精图治,遗臭万年,历史,是是非非

    历史是是非非,曲折离奇,尤其是朝政更替的时候,夺得江山之人为了展示自己是替天行道,往往将上一个朝代的君王丑化,而历史同样也是模糊的,一代代的传承下来,遗失了考究的真实性,也就如同棺材上的钉子,真实就这样被尘封了起来。说说历史上最冤枉的三位有位君王,明明励精图治,雄才大略,却被因为被灭朝,导致名声极臭

  • 开国皇帝他是最低调的 但是他的身世绝对牛逼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开国,皇帝,是最,低调,但是,他的,身世,绝对,牛逼,秦始皇

    从秦始皇开始,到后来的汉朝刘邦、三国各家皇帝等等到后来的朱元璋、努尔哈赤啥的,无一都是做出过一番丰功伟绩的,皇帝威严赫赫;但是,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个奇葩皇帝,几乎所有的声望啥的都被儿子抢了。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渊其实本人的能力究竟如何真的看不出来,历史上都是书表他儿子如何雄伟如何治世

  • 张邦昌因为当过皇帝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邦昌,因为,当过,皇帝,而被,赐死,张邦昌,怎么,死的,历

    张邦昌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张邦昌进士出身,做过少宰,在金人进攻汴梁时封为割地使与金人谈判,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被贬,最后被赐死。他的一生,为君忠心过,做皇帝风光过,无可奈何过,为国家交出政权痛哭请罪过,被赐死自缢而亡。南宋人物图金人进攻汴梁时,宋钦宗贸然求和,任命张

  • 历史上的十大权臣:深受皇权忌惮 都没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十大,权臣,深受,皇权,忌惮,没好,下场,所谓,权臣

    所谓权臣,就是掌握实权的大臣,自古至今,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而相权代表的就是臣子们的权利,但是一朝一代传承下来,皇权越来越重,相权越来越弱,到清朝“军机处”建立后,几乎可以宣布,相权正式没落,这个就不细表了。现在,来说说历史上的十大权臣,其中没有可比性,所以按时间先后排序,不予排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