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后期名将刘永福简介 刘永福为何称自己的部队为黑旗军?

清朝后期名将刘永福简介 刘永福为何称自己的部队为黑旗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4/1/16 7:19:53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本名义。祖籍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后随父母迁徙广西上思,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爱国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

在他漫长的戎马生涯中,无论在中法战争或中日战争中,为了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他率领所部黑旗军建立了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使侵略者闻风丧胆。那么,刘永福为什么要将自己的部队命名为黑旗军呢?对此,史家众说纷坛。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其一,黑旗军原是太平军的余部,太平军分为中、东、南、西、北五营。

当时刘永福在北营,北营属水,所以用黑旗,因此,他所率领的部队也称黑旗军。

其二,据曾参加过黑旗军的老人及他们的后裔口述材料论定,说刘永福曾对别人说过自己生来很黑,又不识字,只有黑色才适合。

其三,刘永福曾经是上恩绿林好汉梁八的部下,梁八一贯活动在中越边境,以黑旗为号,称黑旗军。梁八死后,刘永福做了“大哥”,继续用黑旗,仍称黑旗军。

然而,最近读了由广西通志馆编写、广西博物馆修订的《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一书,据该书编者一些黑旗军后代及家属调查,对此又有另一种说法。广西靖西县安德圩梁生老人说:“刘二(刘永福乳名)来安德时,驻扎在北帝庙,庙中有三个神像,中间是北极玄天大帝,赤脚,左脚踏龟,右脚踏蛇;右侧是花婆神;左侧是周公,周公手拿黑旗,旗身是三角黑布,边沿镶狗牙形白布。旗上绣有北斗星,像骨牌的杂七一般。刘二仿照庙里的黑旗做旗号,就在庙里祭旗。”

“庙里的那面黑旗,以前每碰到蝗虫作害,乡里人就拿去治蝗虫,说它神威大,蝗虫一见它,不死即逃。”

这个材料与由刘永福口述,经黄海安记录,罗香林校注的《刘永福历史草》的记载不谋而合。

广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摇篮。洪秀全取得了金田村起义成功,率部北伐时,广西天地会为了响应起义,纷纷组织起来。他们虽然公开都是打着太平天国农民军某部的旗号,但是并不直接接受太平天国农民军的领导。因此,1857年刘永福投军,虽几易其主,但所投部队多是这一性质的义军、民团。

直到1868年秋,他投奔到广西境内声势颇大的吴亚终所部,吴亚终见刘永福机智勇敢,多谋善策,为了表示对刘永福的信任,遂命令刘永福领导与指挥和他一起来投军的穷苦兄弟。吴亚终情真意挚地对刘永福说:“尔既带家,即由尔管辖,以一事权。”还命令刘永福率部前往安德圩北帝庙驻扎。经过长时间的颠沛,刘永福深知,自己之所以每每壮志难酬,就是没有一支由自己领导和指挥的部队。如今,吴亚终的决定,使自己“如愿以偿”。刘永福大喜过望、领命后,即率领前往安德圩。

有了一支由自己管辖的部队,总得有个名称吧。刘永福本人信神奉佛,所以当他的部队驻扎在此,他听住在这里的百姓们说,这北帝庙“很是灵验,有求必应”,特别是庙中周公像的手中拿着的那面小黑旗,更能“除邪避难”,于是刘永福决定以此旗为军旗,称自己所率部队为黑旗军。如上所述,即是《刘永福历史草》中所载的:“安德有一北帝庙,最应。公在庙前制七星黑旗一面(黑旗军之始也)”。

中法战争爆发,唐景崧万里请缨,初见刘永福及他所领导的黑旗军,后来他所撰写的《请缨日记》第二卷中这样写道:“旗纯黑,有‘三宣提督军务旗,篆书‘刘字旗,七星旗,八卦旗”。显然,“三宣提督”和“刘”字旗是刘永福因被清政府迫害,率部流亡到越南境内,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者,而给刘永福封了官爵后绣上去的。综上所述,无论从口碑材料及《刘永福历史草》及唐景崧的《请缨日记》所叙,都与前三种说法大相径庭。孰是孰非,尚难论断。刘永福为什么以黑旗为军旗?他所领导的部队为什么称之为黑旗军?还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

标签: 刘永福

更多文章

  • 三国贾诩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谋士吗?易中天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

  • 孝慈高皇后马皇后不服药为何 大脚马皇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孝慈,高皇后,皇后,马皇后,服药,为何,大脚,马皇,后的,故

    马皇后因病逝世,而且她在病重时一直不肯就医和吃药。1382年,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而且很严重。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几十年,两人感情一直极好。所以,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着急,命令太医一定要治好她,然而马皇后就是不肯吃药,朱元璋强迫。此后不久,马皇后在病痛中去世。马皇后解释不

  • 为何秦国统一大功臣李斯竟最后被腰斩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何,秦国,一大,功臣,李斯,竟最,后被,腰斩,李斯,遗药

    李斯遗药杀韩非历史上对韩非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斯遗药杀韩非,还有一种是秦王的疑心杀死了韩非。对于这两种说法,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一种。始皇与李斯画像李斯决定为秦国效力,李斯的法家思想很快得到了秦王的重视。韩非子本来是效忠韩国的,但韩国君主对于他的言论并没有采纳,韩非受挫,见同窗李斯受到秦王的重视,决

  •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北齐朝的女相陆令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北齐,陆令萱,陆令萱,北齐,女官

    陆令萱,北齐女官,封女侍中,后主高纬乳母,被称为大姬(通太,北齐皇后之母的尊称)。北史中记载她是高欢部将骆超之妻,因夫谋反而配入掖庭,做了后主高纬的乳母,并得到到胡太后的喜爱。陆令萱为人机智精明,办事干练,说话得体,善于奉迎高湛及其胡后。从此便在宫中得到信任。公元565年,高湛禅位给高纬。九岁的高纬

  • 历经三朝的太监冯保为何被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经,三朝,太监,冯保,为何,抄家,冯保,评价,明朝,生于

    冯保评价冯保为明朝人。生于1543年,死于1583年,享年40岁。冯保在历史上是一名著名的太监,坚持推进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使明朝的政治、经济处于复苏的状态。除此之外,冯保在书法和音律上也颇有造诣,冯保鉴刻了诸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等等作品,备受后人的推崇。冯保作品欣赏在政

  • 陶谦:宁罢官不陪舞的耿直汉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陶谦,罢官,不陪,耿直,汉子,熟悉,三国演义,朋友,可能,记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可能记得这位“三让徐州”的陶谦,演义中的陶谦是一位敦厚长者,为了徐州百姓,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子承父业,而是把自己十多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徐州让给了无亲无故的刘备。而正史中的陶谦,在仁德敦厚之外,又有几分锋芒,几分锐气。陶谦年轻时,因为德行出众,被推荐为孝廉,担任舒县的县令。当时的太

  • 慈禧太后的获宠之路:帝王多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后的,获宠,之路,帝王,好色,咸丰,二年,1852,那

    咸丰二年(1852),那拉氏慈禧已是17岁的大姑娘了。她出落得俊美可爱,娇媚迷人。恰在这一年,皇太后为咸丰帝挑选秀女。经层层筛选,慈禧幸运地被选中了。同时被选中的还有后来成为皇后的钮祜禄氏。当时,钮祜禄氏被选为嫔,比那拉氏高一级。那拉氏被选为贵人。苍劲的长春宫匾额。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

  • 张居正与冯保是很好的朋友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居正,冯保,好的,朋友,张居正,冯保,张居,正和,都是,中

    张居正与冯保张居正和冯保都是朝中的要臣。在宋神宗时候,张居正为朝中宰相,而冯保受李太后的重视和委托,让冯保监督教育宋神宗。张居正和冯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北宋做出了贡献。张居正剧照冯保有很高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深受张居正的欣赏。宋神宗时期,身为宰相的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发,里面涉及了很多改革制度

  • 朱元璋称帝的人生:要么去拼 要么等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人生,要么,去拼,等死,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

    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但他的大明王朝绝对不是讨来的。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后来兵荒马乱,谁都吃不上饭,谁还管他?他只好报名从军,压上自己的命,说是吃军饷是骗人的鬼话,谁都知道元朝国库的钱不会拔给叛军的财政局。所谓起义军,无非是仗着人多去抢掠老百姓,

  • 揭秘李文忠死因之谜:是病死还是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秘,李文,忠死,因之,病死,还是,毒死,李文,怎么,死的

    李文忠怎么死的一代开国将领李文忠,因病离世,逝后朱元璋亲自提笔撰文写悼语,将其追封为岐阳王,以武靖相称,给他赐配太庙,使他名列功臣庙的第三位。李文忠画像1380年明朝丞相因擅权、谋逆、不尊王法等罪名被明太祖处死,牵连众臣,朝中人心惶惶。李文忠为此极其忧虑,屡屡进谏均被搁置,李文忠唯恐残杀功臣的举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