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洪承畴的人生落差 反映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名将洪承畴的人生落差 反映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2 更新时间:2023/12/24 2:16:57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而前进,而其中不同民族不同利益集团的剧烈摩擦,则会产生出大量的人物事迹。满清代明是中国古代史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更替,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涌现了大量被后人称叹的历史人物。而从讨伐农民军、官至兵部尚书到兵败投降、贰主而臣的洪承畴,称为明末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也不为过。

洪承畴的人生轨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围剿农民军,为大明南北征战——率大军与后金决战松锦——兵败投降,为大清出谋划策,每一段经历都映证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洪承畴字亨九,福建泉州人。微时家境贫寒,但聪慧好学,在洪胤的资助下完成学业,并获得其高度评价:家驹千里,国石万钧。万历四十四年,获得进士出身后,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启七年,升职为陕西督道参议,由此开始其同农民军缠斗的阶段。

明朝自明熹宗天启年后,便一步步走向衰亡。外有后金八旗劲旅寇边,蒙古各部时有袭扰,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烽烟四起。朝堂之上官宦争斗、君臣不一,军旅之中各有山头,扣饷缺额严重,军力孱弱。崇祯初年,苛捐杂税繁重,适逢全国性大灾荒,民不聊生,各地民众压迫已久,如同毒瘤发作,由陕西而至全中原地区爆发大规模叛乱。

自宋以来,一军主帅常以文官指挥,宦官监军。洪承畴一开始以文官参政跟随三边总督杨鹤围剿农民军。崇祯二年,农民军围困韩城,杨鹤手中无将可用,情急之下,洪承畴自告奋勇带兵出战,斩敌三百余,一时名声大噪。但随着围剿进程的严重受挫,洪承畴的围剿理念与杨鹤产生巨大的分歧。

崇祯帝采取对农民军以抚为主的政策。然而叛乱初期农民军战斗力不如官军,打不赢就跑,跑不赢就降。同时各地官员为了完成朝廷任务,苦于军力不够,只能采取安抚的政策,大量招降农民军。而朝廷也无力养活饥民,李自成也多次诈降,养精蓄锐后降而复叛。因此,农民军越剿越多,大明财政军力陷入泥淖。

洪承畴基于与农民军的直接斗争经验,指出长期围剿不力的原因,替杨鹤接任陕西三边总督后,改“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集中兵力围剿农民军。指导方针转变后,各路官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洪承畴凭借这些胜利扭转了初期官军作战不力的局面,取得了皇上的初步信任,成为当时朝廷围剿农民军的主要军事统帅。

崇祯九年洪承畴配合名将孙传庭于黑水峪俘杀高迎祥,崇祯十二年陕西最后一股流寇被击败,李自成仅余18骑躲入陕南商洛山中,各地叛乱逐渐平息。但是风云突变,内贼尚未安复,边境再次告急,崇祯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兵分两路,一路围困京师,一路攻占义州,围攻锦州。崇祯觉得农民起义逐渐平息,无法再兴风作浪,又担心后金军势大,命洪承畴和孙传庭率军保卫京师。一步之错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进程,也改变了洪承畴后面的人生轨迹。

崇祯十二年初,京师之围稍解。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率领自己打击农民军训练出来的陕西精锐兵士远赴辽东,统领山海关、宁远等辽东将士。此时,中原农民军声势渐小,各地起义逐渐绝迹,军队士气高涨,崇祯一朝迎来最好局面。同时在围剿的过程中,洪承畴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干和战略头脑,深得崇祯信任。

皇太极围困锦州、宁远长达两年,锦州守将祖大寿多次发书像朝廷告急,崇祯和满朝文武构想趁此时机与后金军决战,一劳永逸的解决辽东边患。于是明廷调集大明最后精锐,遣洪承畴统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八总兵,九边精锐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

标签: 名将洪承人生落差反映明亡清兴历史进程中国

更多文章

  • 晁错的良策保全了大汉江山 却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错的,良策,保全,大汉,江山,却把,自己,送上,归路,汉景

    汉景帝刘启刚继位的时候,就经受过一场政治风暴——吴楚七国叛乱。而七国叛乱缘起景帝最宠爱的大臣晁错出台的“削藩策”,个中故事极为精彩,大家不妨领略一下。话说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凛冽的寒风,来京觐见天子。每年按时入京觐见皇上,是每位诸侯王必须交的“家庭作业”,然而,刘戊不会知道

  • 西晋怎么灭亡的 西晋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怎么,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西晋,怎么,灭亡

    西晋怎么灭亡的由司马炎为开国皇帝的西晋成立于公元266年,但是仅仅存在了51年的时间便走向了灭亡。那么西晋怎么灭亡的呢?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图自东汉开始,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便开始陆续地迁入内地。魏晋时期,汉族的统治者为了补充内地的劳动力,也为了更好地控制各个少数民族,大量地招引和强制这

  • 超越年龄与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超越,年龄,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爱情,提起,唐太宗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爱情,人们立刻会想起长孙皇后,那个气度雍容、贤德自律的皇后。她和李世民少年结发,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长孙皇后在36岁去世后,李世民无比悲痛,从此再未册立皇后,他们的爱情传诵千古,让后人感佩不已。尽管有着如此感人的爱情,可李世民还是唐太宗,是大唐皇帝,除了长孙氏之外,他还有很多别的嫔

  • 戚继光的战绩如何 对戚继光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继,战绩,如何,评价,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倭,名将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也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纵观他的一生,戚继光战绩颇丰。以戚继光的战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多数为民间艺术作品。戚继光从小就表现突出,并怀有伟大志向。年少的他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而这些萌动、出现雏形的志向,正是戚继光竖下战绩的开端。戚继

  • 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 如何看待朱祁钰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如何,看待,一生,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姓朱,名祁钰,后人称之为景泰帝,明朝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都是汉人。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妃传》朱祁钰剧照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

  • 魏忠贤:是奸恶宦官 还是维稳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奸恶,宦官,还是,维稳,能臣,历史,书籍,或者,集中

    历史书籍或者剧集中常常出现这么一句:阉党误国,出演宦官的角色多是白脸无须、一脸奸诈,这些宦官也常是媚上欺下、心狠手辣之辈。《新龙门客栈》里面的东厂督公曹少钦,以及《笑傲江湖》中的东厂厂公,都是这样一类货色,这源于历史上自汉末十常侍,而到明末宦官留下的极其恶劣的名声。但是,宦官这一特殊的人群,是历史发

  • 明末最被崇祯倚重的大臣 最终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末,崇祯,重的,大臣,最终,功亏一篑,提起,明朝,最后,一

    提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大家便满是叹息,叹息过后探讨其勤政尚且亡国的原因,无非是薄情寡恩、多疑自重等。可在崇祯年间竟有一位辅臣,从始至终都让朱由检言听计从,即使最后战败而死,朱由检也只是心痛叹息而不忍加以责难,他便是被朱由检视为救国希望的杨嗣昌。一:一见如故、深受重用杨嗣昌出身于名门之家,

  • 邓世昌的妻子是谁?他的后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世昌,妻子,他的,后代,邓世昌,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毕业之后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介绍 勾践尝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介绍,尝粪,故事,司马迁,史记,详细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记录了勾践复国,灭吴的过程,以及越国后代到臣服楚国所发生的事,范蠡离去以后的生活。这篇文章为越王勾践世家。勾践所用的剑先交代了越国的由来,勾践的祖先,以及吴越先前的恩怨。接着详细讲述了越国怎么被吴国打败,越王败后如何重新谋划复仇的过程。文中勾践问范蠡,夫差杀了伍子胥,周围都是阿谀奉承

  • 三国英雄谁敌手:曹操刘备相争相惜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英雄,敌手,曹操,刘备,争相,三十年,说到,生的,对手

    说到天生的对手,就不得不提曹操和刘备。在三国这个风云际会、群雄辈出的华丽舞台上,曹操和刘备无疑是其中最佳、也是笑到最后的舞者。他们相互缠斗,相互厮杀,最终都成了雄霸一方的英主。曹操和刘备虽然斗了数十年,是势不两立的死敌,但却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对方的欣赏,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就如南宋诗人辛弃疾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