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3/12/18 6:35:51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

郑板桥家里有块匾写的是“难得糊涂”,用了隶书、篆书、草书三种字体,不同凡响。

《难得糊涂》图片

这四个字读起来容易、理解起来也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世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在该糊涂的时候糊涂。糊涂聪明是相对的,人的一生中,都在极力表现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小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狡诈,只有少数人的聪明叫做智慧。聪明如此重要,是因为人很多时候都很糊涂,做事糊涂,做人也糊涂。

郑板桥难得糊涂背后有个有趣的故事,有次,郑板桥到云峰山游玩,晚上的时候住在一个老者家里,老者自称糊涂老人,说话间感觉老者很有学问,不像普通人家,两人聊得很愉快。老者家里有块很大的砚石,材质是上等品,不是寻家能够拥有的,郑板桥看了非常喜欢。老者请郑板桥留下真迹,日后把字迹刻在砚台下面,以作纪念。郑板桥是个爽快之人,没有拒绝,他觉得这位老者不是普通人,题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印章。郑板桥也请老者题字,老者也没客气,提笔写了一段话,意思是得到精美的砚石难,得到顽石更难,美石要变成顽石是难上加难,因为顽石被乡野村夫拾走了,难得在富贵人家见到。老者题完字,盖上印章,郑板桥一看果然是退隐的高官,又补填了一行字,说的意思是糊涂比聪明还要难。后来郑板桥难得糊涂这个故事传开了,这四个也被人们广泛使用。

郑板桥开仓济民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的是,郑板桥是一位清廉、正直的人,做官的时候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据说,在他做官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郑板桥开仓济民的事,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被作为文章《郑板桥开仓济民》,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郑板桥开仓济民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郑板桥先生在潍县任县官时,正好遇到当地发生百年大荒灾,百姓饥饿到想要吃人的地步。郑板桥作为县令下令开仓济民。当时有人阻止他,说没有上级命令不可以这样做。板桥当时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上面请示?来回周转反复,百姓怎么活命?如果到时候上面怪罪下来,我承担开仓济民的后果。”于是他就这样把粮食发放给百姓,使得上万人可以活命。缓解了当时的饥荒。等到他任期到的时候,潍县的百姓都沿路送他。在那样一个时期,人民对他感恩德,称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一时被广为传为佳话。

《郑板桥开仓济民》这篇文章,从文中一开始就说郑板桥从来不受贿赂,说明他的清正廉明,而且平时生活中喜欢与文人喝酒吟诗,在工作上能做到从不拖欠公文,再到碰到饥荒时果断开仓济民就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富有文学气息、有才,为官时可以做到关心百姓、受民爱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敢于负责,虽然才识渊博但是为人谦虚的良官。

郑板桥的画值多少钱

郑板桥的画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非要问郑板桥的画多少钱的话,只能回答要看在哪个时代了。

郑板桥的画

在清朝时代,郑板桥画了一辈子的画,对他而言,画画不仅是精神上的慰藉,还是物质生活上的需要。众所周知,郑板桥早年家境贫寒,他们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是教学先生,教书历来都是道德高尚、物质贫乏,郑板桥和父亲一样也是教书先生,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孩子生病,家里买不起药,没人医治过世了,父亲也是同样的状况离世的,家庭艰难,郑板桥只能去杭州卖画,那个时候他的画能够卖到什么价钱,没有历史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也不难猜想他的卖画钱不多,卖画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到了晚年,郑板桥又开始卖画,他为官清廉,没有多的钱财,只能靠卖画,这个时候的郑板桥名气很大,他居住的扬州是个很大的书画交易市场,来向他求画的人很多,他制定了一个价目表,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明码标价的画家,画分为大、中、小分别是六、四、二两银子,最便宜的扇子要半两。清朝的一两银子最多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三百多元,就是说他的画最低一百五十元,最高达两千元。

更多文章

  • 吴三桂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父亲,吴三桂,父亲,吴襄,祖籍,江南,高邮,位于,江

    吴三桂的父亲是谁吴襄,祖籍为江南高邮,今位于江苏高邮。崇祯年间先后有任职多个职位,指挥室、都督同知、总兵二中军府都督等,明末任职辽东总兵,属于祖大寿的部下,是吴三桂的父亲。吴三桂父亲崇祯四年,吴襄领命出征大凌河战役,却在赶赴支援的途中临阵逃亡,以至于明军在大凌河之战中全军覆没,其将领祖大寿投降清军,

  • 裘千仞的武功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千仞,武功,厉害,千仞,武功,厉害,一个,反面人物,小说,里

    裘千仞的武功厉害吗裘千仞是一个反面人物,在小说里裘千仞的武功还是非常高强的。有多么高强呢?据说在华山论剑的时候,武功非常厉害的郭靖也只能跟裘千仞打到不分上下。这就说明裘千仞的武功当时是非常厉害的。神雕侠侣中裘千仞的形象可是这个武功号称稍微落后于五绝的人,在实战之中有时候也不尽如人意:在整部小说中他最

  • 解析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析,蒙古,怎么,独立,解析,蒙古,怎么,独立,清朝,极盛

    解析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清朝极盛时期,中国版图之大,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南至南海,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东北抵外兴安岭,那到底现在的蒙古也就是所谓的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是战败分割还是内部分裂才引致的呢?外蒙古配图外蒙古是怎么独立的?这涉及内外多方政治力量。1920年贫困的当地人民组建蒙古共产党并谋求

  • 贾瑞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贾瑞,死因,是什么,贾瑞,死因,是什么,红楼梦,中的,人物

    贾瑞的死因是什么贾瑞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其实也算是贾府的一个宗族子弟了,从小父母早丧,由他爷爷抚养成人。那么贾瑞是怎么死的呢?影视剧中贾瑞的形象贾瑞之死和王熙凤有很大的关系。这主要源自于他对王熙凤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不算,而且还是一往情深。自从一见到凤姐之后,就对他相思难以自拔。而凤姐对他打从心底

  • 薛宝钗的妹妹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宝钗,宝钗,妹妹,薛宝钗,宝钗,妹妹,在这里,指的,就是

    薛宝钗的妹妹是谁薛宝钗的妹妹在这里指的就是薛宝琴,她也是出自皇商家族,也就是薛姨妈的侄女,因为小的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出门走过了很多地方,所以见识不凡,性格也是非常的豪爽大方,而且多才多艺,才能皆在薛宝钗之上,而且长得非常美艳。《红楼梦》薛宝琴剧照薛宝钗的妹妹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是一出场,走的就

  • 红楼梦刘姥姥人物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红楼梦,刘姥姥,姥姥,人物分析,红楼梦,刘姥姥,姥姥,人物分

    红楼梦刘姥姥人物分析刘姥姥在《红楼梦》情节推进中,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既然刘姥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刘姥姥人物形象。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首先先从刘姥姥的外观和衣着打扮开始说起。刘姥姥出场时,已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妪,她穿着朴素,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刘姥姥剧照此时,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出现

  • 萧何月下追韩信解签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萧何,月下,韩信,解签,含义,萧何,月下,韩信,解签,含义

    萧何月下追韩信解签含义萧何与韩信两人同为西汉的开国功臣,是汉高祖刘邦的左膀右臂。根据史料的记载,韩信是由萧何推荐给汉高祖刘邦的,从这一角度可以说明,萧何便是韩信的伯乐。萧何与韩信两人更有一段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这也是周公灵签的第七十三卦的签文。田亮版韩信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但奈何项羽并不重用他,

  •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关系,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关系,有人,常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关系有人常常在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佛,这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到底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尊佛并不是同一个,而且从时间上推算,两者也不是一个时期。阿弥陀佛成佛的时间比释迦牟尼佛要早很多,但在一些经书上传说两者的前身是君臣关系、兄弟关系。阿弥陀佛像在《悲华经》中有记载,很早很

  • 女医明妃传汪美麟剧照形象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女医,明妃,传汪,美麟,剧照,形象,分析,女医,明妃,传汪

    女医明妃传汪美麟剧照形象分析《女医明妃传》是以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时期为背景,讲述平凡医女打破封建传统,行医救人的故事。剧中医女允贤和两位皇帝有精彩的感情戏,其中允贤和情敌汪美麟有不少争斗戏码,让观众大呼过瘾。《女医明妃传》汪美麟剧照汪美麟作为打击允贤的反派,本来是一个单纯女子,很爱自己的丈夫和女儿,

  • 王之涣的生平简介 王之涣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之涣,生平,简介,怎么,死的,王之涣,生活,唐朝,经历,武

    王之涣生活唐朝经历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当时算是唐朝的盛世。王之涣和高适、岑参、王昌龄合称边塞四诗人,在当时是一个很有诗名的人。王之涣和他们不同的是他没有做过大官,人生中也没有参加过科举,那么王之涣最后是怎么死的呢?王之涣的生平简介王之涣,字季凌,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生性豪放,常与高适、王昌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