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被羞辱而死的曹魏大将——于禁

三国时期被羞辱而死的曹魏大将——于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6 更新时间:2024/1/25 21:22:34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有了这番荣耀。三国时曹魏的大将于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事例,因为他虽然拜将封侯,却没有战死在战场上,一时的投降让他失去了一生的荣耀,最后被人羞辱而自感愧疚而死。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

于禁这个人很有名,因为关羽的水淹七军,他也跟着“留名千古”。更因为关羽成了关老爷,这个于禁就更是大大的有名,只不过,这个“名”是为了成全关老爷而出的。其实,于禁对于曹魏政权来说还是很有功劳的,还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大将而和关羽对垒。

于禁是泰山郡巨平县人,原来属于鲍信的兵士,后投奔曹操,经过王朗的推荐,被曹操任命为军司马。在曹操攻打陶谦、吕布和黄巾军余部黄邵等人的战斗中有功,逐步升迁至平虏校尉。

真正让于禁出名的是在曹操讨伐张绣的时候。

张绣(?207年),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初随张济征伐,张济死后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

曹操进攻宛城,逼迫张绣投降。可是,曹操却把张绣孀居的婶婶纳到自己房中,张绣感觉受到了羞辱,就对曹操产生了怨恨。曹操想除掉张绣,机密泄露,张绣率兵袭击曹操。曹操猝不及防,在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等人以命相拼的保护下,这才返回舞阴(南阳境内)。当时曹操的军队非常混乱,各个部队都抄捷径小道返回曹操的大营,只有于禁约束几百名部下,且战且退,虽然有人负伤有人战死,却仍然保持着战斗阵型。等到敌人追击的势头稍稍有所缓和,于禁就慢慢整理好队伍,敲着战鼓回营。途中,于禁看到十几个带伤裸奔的士兵,问清了是被青州兵抢劫,于禁就率兵讨伐他们。青州兵原属于黄巾军,曹操讨伐时投降,是曹操讨伐董卓时的骨干力量之一,曹操对他们多有宽容。当这些人遭到了于禁的问罪,就先跑到曹操那儿去告状。有人劝告于禁说:“青州兵已经到曹公那儿去告你的状去了,应该赶紧到曹公那儿去分辨。”于禁说:“现在敌人还在后边,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追来,不事先做好防备,用什么来抵抗敌人?况且曹公通达明智,诬告我又能起什么作用?”于是就挖壕沟、立营寨,等一切都布置好了,这才去见曹操。等于禁把事情经过汇报过,曹操非常高兴,说:“淯水(曹操被袭击的地方)的危难,我已经惊慌失措,将军能在混乱中整顿队伍,责讨抢掠的罪行,安营筑堑坚守阵地,有不可动摇之节操,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可能超过你啊!”正是因为这次战役前前后后的功劳,于禁被封为益寿亭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于禁更加被曹操所重视。

于禁的另一次优异表现体现在曹操和袁绍的争战上。

到曹操和袁绍交战的时候,于禁被曹操委以重任,独立守卫延津。刘备在徐州反叛,曹操亲自东征刘备。袁绍这时候来攻打延津,于禁坚守,袁绍始终不能攻破于禁的营垒。于禁又和乐进等人率领五千名步骑兵,攻击袁绍沿黄河设立的营寨,从延津到汲县、获嘉县,总共烧毁了袁绍三十多个营寨,杀死俘虏了几千人,袁绍部有二十几名将领投降。曹操又令于禁率军屯驻原武城,于禁又攻破了袁绍在杜氏津的其他营寨。于禁被升为裨将军。

官渡之战的时候,于禁回到曹操大寨。相持阶段,曹军和袁军都把各自的营寨连接起来筑起土山对峙。袁绍的部队向曹营射箭,很多士兵被射死射伤,曹军都很害怕。于禁督守土山,奋力作战,气势高昂。袁绍被打败后,于禁被升为偏将军。

袁绍死后,曹操又打败了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平定了冀州。可这时候昌豨又一次反叛了曹操,曹操就派于禁前去征剿。一时没有攻克,曹操就派夏侯渊和于禁一道攻打。于禁急行军攻击昌豨,由于昌豨和于禁过去有交情,就主动前往于禁大营请求投降。诸将都认为于禁会把昌豨送到曹操那儿去,于禁却说:“你们不知道曹公一贯的命令吗!被围以后投降的不赦。奉行法令,这是下属服从上级的基本规则。昌豨虽然是我的老友,但于禁我会因此而失节吗?”于是亲自同昌豨诀别,流着泪将他斩了。这或许是一种另类的“挥泪斩马谡”吧!当时曹操听说过这件事情以后,叹息说:“昌豨不到我这儿投降,而是去找于禁,难道这不是命吗?”从此更加器重于禁。等到完全平定昌豨所在的东海郡以后,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这时候的于禁,其名声地位已经和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齐名。

于禁带兵严肃齐整,缴获的财物自己一毫不取,因此赏赐特重。但他以法令约束部下过于严厉,所以也不得人心,也就是属于那种令人畏而不令人敬的类型。有一个例子:曹操非常恨朱灵,想夺了他的军权,考虑到于禁威严过人,就派于禁去执行这件事。于禁带着几十名骑兵,手持军令直接冲入朱灵军营,解除了朱灵的兵权,朱灵和他的部下没有人敢动。朱灵被解除兵权后,只担任了于禁手下的督军,其他人都很震惊和服气,这就是于禁的行事。于禁升任为左将军,假节钺,连儿子也沾光,被封为列侯。

于禁的名声毁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这一年,曹操命令曹仁去樊城讨伐关羽,派于禁去协助。时值秋天,连下暴雨,汉水泛滥,平地水深好几丈,于禁等七军都被淹没,这就是有名的“水淹七军”故事。于禁同众将登上高坡,望着一片汪洋,无处躲藏又无路可逃,关羽又乘着大船逼近攻击,于禁只好投降。在这次战役中,同为将军的庞德被关羽所俘,不降被杀。

后来,东吴偷袭关羽,关羽丢失了荆州,死后其部下被俘虏,于禁也到了东吴。魏文帝曹丕登基当皇帝后,东吴暂时称藩国,将于禁送回到了魏国。曹丕召见他,于禁已经须发斑白,面容憔悴,流泪不止。曹丕用春秋时秦国秦穆公的大将孟明视的事安慰他,并任命他为安远将军。魏文帝准备让于禁出使吴国,先让他到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曹丕预先让人在陵堂上画上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不屈、于禁投降的图画。于禁看到以后,惭愧的无地自容,发病而死。

曹丕为什么不剥夺于禁的封爵,还继续任命他为将军,却又要这般羞辱一番呢?大概这就是帝王所玩弄的权术吧!一方面,曹丕让汉献帝禅让出皇位,为避免天下人说他篡逆,必须对父亲的一班老臣给予安抚,更何况天下还有另外两个政权存在;另一方面,他对于这种背叛自己阵营的人有着内心的厌恶。只不过,这种厌恶是不能公开表达的,张郃、张郃、徐晃等人都是曾经的叛将,只不过他们是敌对阵营中的叛将投归了自己而已。这种内心的厌恶曹操就有。听说于禁投降,曹操哀叹很长一段时间,说:“我了解于禁已经有三十年了,哪里想到到了临危处难的关头,他反而不如庞德呢!”就是在这次战役当中,庞德也是被水淹,但他杀了想要投降之将,箭射完了,就用短兵器搏杀,抱着必死的决心,直至落水被俘。关羽想劝降他,庞德的回答是:“我宁可为国家而死做鬼,也不会做贼为将苟且活着!”庞德最初不是曹操的将领,而于禁是跟随曹操一步一步升至将军的,两相比较,其差别该有多大!这种内心极度的厌恶不能直接表达但还是要表达的,这就是曹丕也要羞辱于禁的原因吧!

于禁曾经在杀昌豨时说,不会因为古旧老友就失去做臣子的节操,可惜,他的投降,不仅失去了做臣子的节操,还失去了做人的节操!好在他还有一颗羞愧之心,这也是人们没有给他过多责难的原因吧!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时期最悲情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

    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司隶部扶风郡茂陵(今陕西杨凌五泉镇)人,东汉卫尉马腾之子,汉末群雄之一,蜀汉开国名将。早年随父征战。后马腾入京,马超拜将封侯留驻割据关中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退守割据凉州陇上。失败后依附张鲁,又转投刘备。带头上表刘协,表请刘备称王。又辅佐刘备称帝。于章武二

  • 刘备看走眼的蜀汉大臣:以为彭羕是个人才但诸葛亮却不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彭羕,诸葛亮

    刘备临终前叮嘱过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委以重任。后来诸葛亮北伐中原,不但忘记了刘备的遗言,还不顾众人的反对,断然提拔马谡担任先锋部队的督军,结果导致街亭丢失,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撤军。诸葛亮的这初次北伐,本已取得了一个大好开局,就这样被马谡给断送了。后人论及此

  • 命可以给钱不能给的曹魏大将——曹操堂弟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洪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曹操手下大将曹洪,就曾经演绎过这样的故事。那是在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等人害怕董卓兵强,都不

  • 杀关羽的大将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潘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潘璋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被

  • 大唐名相房玄龄父亲是谁?房玄龄父亲徐州都督房彦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卒于公元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名相,是唐代初年著名良相、杰出谋臣,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这样杰出的人物他的父亲是谁呢?大唐名相房玄龄父亲是谁?一起看下文徐州都督房彦谦简介。房彦谦出生于公元547年,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北齐、北周和隋

  • 房玄龄有几个女儿?房玄龄之子中女儿的下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有几个女儿?房玄龄有四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房遗义,还有两女,房遗玉(唐韩王李元嘉妃)、另一女(尚不知姓名),下文介绍的就是房玄龄之子中女儿的个人介绍。房遗直:玄龄公辞世后,房遗直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

  •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简介 房遗爱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房玄龄,房遗爱

    房玄龄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最器重的贤臣之一,比起魏征的犯颜直谏,长孙武忌的贵族风范,徐懋功的八面玲珑,房玄龄更显低调,心思缜密,做事稳妥,整个朝廷离不开他,李世民更离不开他。历史上记载房玄龄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下面小编介绍的是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房遗爱娶最受太宗宠爱的女儿

  • 李忠绰号是什么?唐高宗儿子李忠为何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忠

    李忠简介: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虽是长子但是生母出身贫贱,乃宫人刘氏,后来唐高宗的皇后王皇后没有子嗣,所以就收养了李忠,因为王皇后的尊贵身份,所以李忠就贵为太子,可惜武则天得宠以后,唐高宗废黜王皇后,因此李忠也招来横祸,不仅被废还被武则天赐死,年仅二十二岁就死了,这一切都是源于权利的争夺,太子李

  • 李忠是谁的儿子?唐高宗废太子李忠为何被武则天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忠

    李忠是谁的儿子?李忠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虽是长子但是生母出身贫贱,乃宫人刘氏,后来唐高宗的皇后王皇后没有子嗣,所以就收养了李忠,因为王皇后的尊贵身份,所以李忠就贵为太子,可惜武则天得宠以后,唐高宗废黜王皇后,因此李忠也招来横祸,不仅被废还被武则天赐死,年仅二十二岁就死了,这一切都是源于权利的争夺,

  • 唐高宗李治儿子李忠简介 唐朝李忠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高宗,李治,李忠

    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忠,虽是长子,但是生母出身贫贱,乃宫人刘氏,后来唐高宗的皇后王皇后没有子嗣,所以就收养了李忠,因为王皇后的尊贵身份,所以李忠就贵为太子,可惜武则天得宠以后,唐高宗废黜王皇后,改立昭仪武则天为皇后,所以同时也废了李忠的太子之位。关于这位废太子的故事你了解吗?下文就有唐高宗李治儿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