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桃园三英之一;张飞个人简介

桃园三英之一;张飞个人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26 14:27:08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周旋刘备

张飞题跋像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少年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张飞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刘备投奔公孙瓒,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袁绍,累有战功,被封为平原相,张飞与关羽在刘备手下任别部司马,分统刘备部曲。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余党管亥围困,派太史慈前来请求援助,张飞随刘备带兵前往救助。后曹操又因为自己全家被杀发兵攻打徐州,张飞又随刘备前往徐州救援陶谦,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张飞随刘备屯兵于小沛,后陶谦病死,刘备受邀以徐州为根据。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术攻打刘备,争夺徐州。刘备派张飞守下邳,自己则将兵在盱眙、淮阴抵抗袁术,双方僵持了月余,互有胜负。下邳相曹豹是陶谦的旧部,与张飞不和,曹豹坚守营寨,又派人去找吕布来救。时袁术给吕布写信,劝其乘机袭下邳,答应事成后,援助吕布粮草。吕布很高兴,率军而至。刘备中郎将许耽开门投降,张飞败走。吕布俘刘备妻小和诸将家属。由于形势所迫,刘备、张飞只好暂时依附吕布,驻军小沛。吕布还刘备妻小。刘备驻小沛,发展较快,不久便聚众万余人,吕布不安,又率来攻,刘备只得携张飞等投奔曹操,并与曹操联合。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六月,张飞从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让关羽据守下邳,自己与张飞屯小沛。曹操派刘岱、王忠前来攻打,被张飞关羽击退。后曹操亲自出马,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逃奔袁绍。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张飞与刘备在汝南联结刘辟、龚都等人扰乱曹操后方,许都以难纷纷响应,曹操派蔡阳前来攻打,但被刘备所杀,后刘备被曹仁击败,张飞随刘备投奔荆州刘表,驻扎新野。

据水断桥

张飞塑像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南逃,数十万百姓相随,曹操派遣曹纯率领虎豹骑急追一日一夜,于当阳长坂追到刘备,刘备军被击溃,只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曹操大获人马辎重。慌乱间又不见了赵云,刘备乃派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对着曹军大喊:“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操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虽然看见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刘备军因此获安,而后赵云又救出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与刘备汇合,此时关羽从水道前来接援,张飞与刘备等前往江夏。赤壁之战后,刘备将张飞借给周瑜攻打南郡,围攻一年后,南郡守将曹仁溃逃。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到南郡。

义释严颜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受刘璋之邀,入西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张飞与关羽、赵云、诸葛亮等共守荆州。东吴得知刘备入川,派遣大船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一同带走,张飞得知后,与赵云一起截住孙夫人,夺回刘禅,放孙夫人归吴。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入川增援。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守不降,张飞将其攻破,占领江州,并生擒严颜,张飞对严颜大喝到:“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严颜回到:“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令牵下去斩首,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道:“斩首就斩首,你发的什么怒!”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张飞将其释放,并将其引为上宾。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张飞等攻破江州后,与诸葛亮、赵云兵分三路扫荡西川,赵云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张飞平定巴郡、巴西两郡。五月,张飞兵至成都,与刘备会合,刘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后,赐张飞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缎千匹。并任命张飞为巴西太守。

标签: 张飞

更多文章

  • 桃园三英之一;关羽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

  • 抗倭英雄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戚继光

    戚继光的抗倭功业彪炳千秋,闽浙绵延千里的海岸线上,至今随处可见纪念他的碑刻雕像庙宇,海潮升时,似乎还能听到四百多年前那群亡命武士绝望的惊呼:“戚老虎来了!”很多地方甚至把他与关羽、岳飞合祀。(图)戚继光抗倭英雄戚继光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

  • 方世玉个人资料简介 方世玉多少岁死的 历史上有方世玉这个人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方世玉

    方世玉在近代武林中享有盛名,尤为老一辈拳师们所津津乐道。连史书类的《乾隆游江南》也有关于他的描写。世玉3岁开始戴铁帽子,脚穿铜靴练习跳跃;5岁扎马步,6岁开始练拳脚,7岁练桩柱,8岁打梅花桩,11岁时十八般武艺样样通晓,少林拳更是熟练无比。同时在苗翠花的熏陶下,方世玉慢慢养成了一个侠胆义骨,路见不平

  • 余秋雨简介资料 余秋雨经典语录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余秋雨

    余秋雨,中国当代最畅销最长销的经典作家。在大陆公布的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一人独占了四本。他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图)余秋雨余秋雨个人简介余

  • 岳飞的妻子:历史上岳飞有几任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

    笔者向来崇敬岳飞,早有意撰文写武穆事迹,无奈学识、才华有限,再加上生性疏懒,未曾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今日笔者试写短文,略述岳飞的两位妻子。岳飞有两段婚姻经历。他的第一任妻子为刘氏。岳飞大约在16岁时与刘氏成婚(根据长子岳云年龄推算)。岳飞与刘氏生岳云、岳雷二子。岳飞从军抗金,与刘氏分开。岳飞留刘氏

  • 刘邦分封了8个异性王杀了7个 唯独不敢杀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分封,8个,异性,王杀,7个,唯独,不敢,这个,如果

    如果想要消弱敌人,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打败项羽、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广结善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刘邦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也充分懂得与人分享成果的必要性。为了在政治和军事上争取各位盟友的支持,他在汉初一共分封了8个诸侯王,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

  • 中国古代最霸气皇帝:一战吓退西方20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古代,霸气,皇帝,一战,吓退,西方,200年,中国,历

    中国历史上竟有如此霸气皇帝,他让西方第一强国向中国赔偿战争损失、进贡,哪位皇帝能如此霸气?常言说,一山难容二虎。当历史进入17世纪时,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那时的明朝是世界上第一强大的封建帝国。与此同时,西方的荷兰也逐渐强大起来。很多人一直以为荷兰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其实完全不是的,在英国成为世界

  • 有取天下之才西楚霸王项羽为何最后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天下,之才,西楚,霸王,项羽,为何,最后,败了,历史上,项羽

    历史上的项羽历史上的项羽乃是楚国大将,秦末下相人(如今的江苏宿迁),他也是中国知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可以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武将中名列前茅的,在古代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羽之勇武,千古无二”,可见项羽的强大。项羽画像项羽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叔父项梁在吴中带领了军队起义,虽然之后项梁在一次战斗中死亡,但是他在

  • 下场如此悲惨 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下场,如此,悲惨,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公主,惠帝,皇后

    晋惠帝的皇后贾后生有四个女儿,长女河东公主、次女临海公主、三女始平公主及小女哀献皇女。其中,次女临海公主命最不济。临海公主原被封为清河公主。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苦就像千百年前的流

  •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号召老百姓造官吏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号召,老百姓,官吏,皇帝,明朝,第一

    大明朝第一农民陈寿六常熟县农民陈寿六突然间就成了大明帝国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这位老实巴交的江苏农民,平日里总受到当地县吏顾英的迫害。据说这个顾英不但迫害陈寿六一个人,而且“害民甚众”。忍无可忍的陈寿六率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三个人,把顾英绑起来,手持最高领袖朱元璋编写的《大诰》,来到南京告御状。朱元璋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