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打败曹操孙坚两诸侯的将军徐荣介绍 徐荣是怎么死的?

打败曹操孙坚两诸侯的将军徐荣介绍 徐荣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50 更新时间:2024/3/4 6:26:06

徐荣(?-192年),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公孙度传》中说公孙度本辽东襄平人,迁居玄菟,为同郡徐荣所举,任辽东太守。同郡当是同“玄菟”郡),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的独立追击军,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受司徒王允的命令与李傕郭汜交战,死于新丰之战,战死在乱军之中。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董卓手下最有名的大将非华雄莫属。这来自《三国演义》的渲染,毕竟,人们看小说的太多。在《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董卓派出大将华雄迎战。这个华雄武功十分了得,他在打败了诸侯孙坚之后,又不出三个回合斩了袁术手下骁将俞涉,立斩了韩馥上将潘凤,一时间诸侯都惊慌失色。幸亏诸侯当中有个公孙瓒,他在前来会师的路上遇到了刘备。刘备手下有一个关羽关云长,是他“温酒斩华雄”,帮助诸侯涉险过关,要不然,诸侯这仗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这么说来,这华雄也就那么一回事嘛!不,这关羽是谁?人家是武圣人,是天上神仙下凡!所以,这就应了一句话,不是华雄无能,是关二爷实在太强大了。没办法,武圣人要出场,华雄只好委屈一下,来给关二爷祭刀了。

其实,这个华雄在正史中只出现了一个名字,就是《三国志·孙坚传》,是既无战绩,也没有生平履历的一个人。但董卓手下另一员将领却是真正的能战之将,他对诸侯两次对阵全部获胜,且打败的是当时诸侯中军事能力最强的两个,孙坚和曹操。

这个人叫徐荣。

徐荣第一次出场作战是对阵曹操。

当时,董卓已经将皇帝和京城迁往长安,他自己还留在洛阳,诸侯讨伐董卓的大军驻守在酸枣。袁绍等各军都害怕他强大,没有哪个敢先进兵。曹操说:“举义兵是为了消灭暴乱,现在大军已经汇合,诸位还迟疑什么?假如当初董卓依仗王室,拥据旧京城,向东进兵以控制天下,尽管他以无道来行政,还是会成为我们的祸害。如今他焚烧宫殿房屋,劫持天子西迁,引起天下震动,百姓不知该依从什么,这是上天要灭绝董卓的时候,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了。”于是,他不顾其他诸侯按兵不动,独自率领军队西进,将占领成皋,只有陈留太守张邈分出一部分兵,派遣将军卫兹跟随他。曹操的军队行进到荥阳汴水,碰上董卓的部将徐荣,双方开战,曹操兵败,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给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不能没有您!”于是步行跟随曹操,等到夜间才逃脱。徐荣见曹操率领的兵很少,却苦战了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战,也率兵撤退。

第二次是对阵孙坚。

孙坚移军驻守在梁县东面,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他又聚集散兵进驻阳人这个地方。董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率领步、骑兵五千攻打孙坚,用吕布为骑督。胡轸和吕布不合,孙坚出击,打败胡轸,并砍下都督华雄的头示众。

在诸侯当中,曹操计谋深远,孙坚勇猛异常,和这样两个诸侯对垒徐荣都能够取胜,其能力的确非同一般。在酸枣集中的诸侯大军,都畏惧董卓兵强,但除了徐荣,并没见其他将领有出彩表现,这就更显出徐荣的能力出众。《资治通鉴》记载徐荣时,有两个很值得深思之处,即徐荣对曹操和孙坚的不同结尾。对阵曹操,最后写到徐荣的见识,认为不能夺取酸枣,于是撤兵。曹操以智计见长,徐荣以智收场。对阵孙坚,最后对比的是华雄,孙坚以勇见长,斩都督华雄,更衬托出徐荣之勇。这一智一勇,足可看出徐荣的军事能力的确不是泛泛之辈。

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演义》为什么要把华雄写的英勇无比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华雄一出场就死了。这个人只有名字没有事迹,这便于作者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而不至于被人置疑其事有或者无。关羽斩华雄,其目的是为了塑造关羽的形象,这个一露脸就死了的华雄是再合适不过了。华雄和吕布都是都督(吕布是骑兵都督),让这样一个人死在关羽刀下才会有分量。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董卓的部将当中,对关东诸侯最能打的当属徐荣,起码从我们看到的资料当中是这样。

徐荣是怎么死的呢?

董卓被诛杀后,他的部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赦免诏书,而这时候又有传言,说新当权者要把凉州人全部杀死。董卓军队的将士基本上都是凉州人,将军李傕、郭汜等人联合起来,从陈留、颍川出发,准备进攻长安。王允听说后,就派遣董卓过去的将领胡轸和徐荣带兵迎击。在新丰(长安郊区),徐荣战死,胡轸率军投降。究竟是胡轸先投降还是徐荣先战死?这个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明白,即便是胡轸投降在后,此前他也肯定不会出死力作战。这样徐荣就面临着两大难题,孤军作战和以寡敌众。在李傕等人来到长安城下时,已经有了十万之众。

徐荣之死,不仅仅在于他有一群饿狼一样的对手,还在于他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更重要的在于,他还有一个驴一样的上司,实在是可惜。一个将军,武艺能力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是不是能遇到一个高明的指挥者更为重要。如曹魏的那个将军张郃,在袁绍手下不但毫无战绩,还整天担心自己的小命,而到了曹操手下,从此一路猛进,战功辉煌,成为赫赫有名的方面军指挥。可当他成为司马懿大权独揽的障碍时,他又会死于一次简单的追击战中,而这次追击战不是因为他的骄傲轻敌,是明明知道敌人有意识撤退会有埋伏的。有人说徐荣若是处在曹操手下,肯定能成为一员大将,这或许是人们为徐荣可惜的另一个原因吧!

标签: 曹操孙坚徐荣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简介 毛泽东如何评价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

  • 三姓家奴吕布简介 罗贯中如何评价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布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和他的坐骑赤兔马都曾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尤物。但是吕布的命运并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的天空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过,由于他的出现,对当

  • 淮南王英布简介 英布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英布

    英布是较早反秦起义的豪杰之一,后跟随项羽,破秦后被封为九江王。楚汉相争时,英布叛楚归汉,被立为淮南王,共同攻击项羽。打败项羽,刘邦当了皇帝,英布正式到封地上任,并持有皇帝颁发的印信。最后因谋反罪被杀。(图)英布淮南王英布简介英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英布年轻时因为犯法

  • 驸马欧阳伦简介 欧阳伦为何被朱元璋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欧阳伦

    朱元璋共有16个女儿,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聪明伶俐的安庆公主。因此,朱元璋在为爱女遴选驸马上费了很大心思。最终,朱元璋看中了欧阳伦。欧阳伦是进士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深得朱元璋的喜爱。于是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嫁给欧阳伦。(图)朱元璋赐死欧阳伦驸马欧阳伦简介欧阳伦(1356-1397年),进士出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芈八子和义渠王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芈八子

    芈八子,这个先秦历史上著名的女人,是秦孝公的儿媳妇,秦惠文王的后妃,秦昭王的母亲,秦始皇的玄祖母,传奇一生风情万种的战国著名的王太后。那么,她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图)芈八子影视剧形象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芈八子就是秦国宣太后,芈,楚之大姓。八子,乃其入秦后,赢驷按嫔妃等级赐她的称谓。芈八子入秦前,芈

  • 福康安简介资料 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福康安

    听到福康安这个名字,恐怕最容易想到的是金庸老先生的《雪山飞狐》以及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福康安一生受乾隆帝殊宠,民间传为乾隆私生子,不过此事是否属实,则成为一大历史疑案。(图)福康安清朝福康安简介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福经略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乾

  • 三国人物孙尚香简介 孙尚香的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尚香

    刘备的夫人孙尚香,年轻貌美、忠贞不二。只可惜,刘备孙尚香这对神仙眷侣,在经历了若干爱恨情愁之后,最终挡不住命运的安排,分居两地,后刘备身死白帝城,孙夫人祭夫投江殉情,令后人扼腕长叹。(图)孙尚香三国孙尚香简介孙尚香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女性人物之一,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尚香&rdqu

  • 八大山人都是谁?八大山人简介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八大山人19岁那年,明朝覆灭了,清廷旋即对朱明宗室展开追捕和杀戮。锦衣玉食的皇孙,瞬间沦为亡命江湖的逃犯。当显赫的地位与优越的生活完全丧失,八大山人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得遁入空门。长期的痛苦压抑,使八大的身心饱受摧折,绘画成了他惟一的宣泄途径。(图)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

  • 天王冉闵是谁?冉闵最后怎么死的 冉闵是民族英雄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冉闵

  • 汉朝刘如意怎么死的?赵王刘如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如意

    刘如意是刘邦和宠妾戚姬所生的儿子,从小便很受刘邦宠爱,刘邦几欲想立刘如意立为太子,后经劝阻不得不放弃,不过这为刘如意的悲惨命运留下了祸根。(图)刘邦之子刘如意赵王刘如意简介刘如意(前208年前194年),汉高祖刘邦第三子。他是刘邦和宠妾戚姬所生的儿子。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代王,九年(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