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曜身为东晋皇帝,却因为一句戏言而丧命

司马曜身为东晋皇帝,却因为一句戏言而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286 更新时间:2023/12/30 17:38:32

司马曜,即晋孝武帝,东晋第九任皇帝,他号称武帝却没有死于沙场,也没有死于疾病或政敌之手,反而因为一句戏言轻而易举死于宫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曜的父亲是简文帝司马昱,母亲是一个又黑又丑的宫中织婢昆仑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讲究门阀制度,司马曜这样的出身又能当上皇帝,那是极为罕见的。

那么,为什么司马曜会有这样的出身呢?

司马曜之父司马昱原是一个亲王,他的妻妾们生的4个儿子,但都没成人就相继夭折了。一晃10年过去了,司马昱年近40,虽然妻妾成群,却仍膝下无子,司马昱着急了。

一次,他听说有位术士善面相,能相出女人有无子嗣,于是立刻重金请他进王宫,殷勤款待,然后请爱姬们出来让术士相面。谁料,术士一个个看过后一再摇头,又招来婢媵,术士看后仍摇头。

司马昱心灰意冷,正要吩咐送客时,一个女管家插嘴道:“还有一个呢,昆仑婢还没相呢?”司马昱大怒:“混蛋,昆仑婢算什么东西!”

原来,司马家有一织婢,长得粗壮黝黑,众人戏称她为昆仑婢。司马昱一直就把她当粗使下人,管家一提起,就认为辱没了自己,不禁动怒。

术士说:“召来看看,又何妨?”司马昱想反正都相了大半天了,再相一个也无妨,就叫人去召她。

昆仑婢粗大的身躯刚进殿,术士马上拍案道:“殿下果然有福,这位就能给殿下生出贵子,殿下不但有子,还将南面称帝呢!”

司马昱一听又惊又喜,术士又说他有天子之命,命中有两位贵子。司马昱宁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

于是,不顾昆仑婢丑陋卑贱,当天就召她侍寝。不久昆仑婢果然怀了孕,十月后生下一个漂亮结实的儿子,取名司马曜。不久又生一儿子司马道子和一个女儿。

司马曜8岁时,司马昱当了皇帝,但他是个短命皇帝,在位1年就去世了。司马曜10岁继位,史称晋孝武帝,他在位期间,司马道子和恒玄当政,他却沉溺酒色,荒废朝政。

但司马曜却是一个孝顺的君王,他不嫌弃自己的母亲出身卑微,即位后就尊母亲为淑妃,不久晋为贵人,后来称皇太妃和皇太后。

但他自己的个人生活却不十分美满~~

司马曜娶了名门望族王蕴之女为皇后,王皇后资容俏丽,聪明伶俐,但就是嗜酒和嫉妒,父亲王蕴也是嗜酒如命。王皇后受其影响,终日酣饮,最终嗜酒过度,21岁就去世了。

王皇后死后,司马曜宠爱上了陈淑媛,她长得极美,能歌善舞,但出身卑微。几年生下两个儿子,即东晋最末两位皇帝。因为她出身低微大臣反对,至死都没封为皇后。

陈淑媛死后,司马曜很悲痛,郁郁寡欢一年,将心思全放在两个儿子身上。但宫中佳丽成百上千,皇帝生活怎么都不会寂寞,不久一位张姓美人得到司马曜的欢心。

张美人聪慧貌美,司马曜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就封她为贵人,日夜相伴,把朝政交给胞弟司马道子来管理。但司马道子是昏庸无能的人,很快,东晋的政Z开始混乱起来,国力一天不如一天。

司马曜和张贵人就这样过了几年昏天暗地的生活,此时司马曜已35岁了,张贵人也有30岁了。

一天下午,司马曜与众姬妾一同宴饮,司马曜因国内水灾而愁眉不展,张贵人因中年无子而闷闷不乐。

喝了几杯闷酒后,他张贵人仍一脸不高兴,终于按捺不住问张贵人不高兴原因,张贵人自然不便说出来就没回答。司马曜很扫兴,转身去与其他姬妾调笑。

5年来张贵人何时受到过如此冷落,因而非常生气。司马曜从没见过张她气成这样,反而觉得她生起气来特别有意思,更加妩媚动人,于是假装崩起脸来说:

“张爱卿,你岁数不行了,我现在喜欢比你更年轻的了。”

说完,故意走到众姬妾群里左拥右抱,好不恣意。张贵人并不知司马曜是在跟她开玩笑,就冷笑一声,带着贴身侍卫拂袖而去。

天晚席散,司马曜已喝得烂醉如泥,被侍卫抬到清暑殿里。张贵人见司马曜烂醉,又想起他白天对自己的冷落,不禁动了杀机。

她让众侍者将剩下的酒菜拿到外边去吃,自己则叫来心腹婢女,让她用被子捂住司马曜的脸,竟把他活活捂互了。

第二天一早,张贵人在殿里大哭,哭声越来越高,众宦官不知发生了何事,一齐聚到殿前侯旨。一会儿,婢女走出来说:“皇帝昨天饮酒过量,半夜做噩梦暴崩了。”

一个35岁年富力强的皇帝,好端端一夜之间就死了。大家都怀疑,但没真凭实据,谁也不敢说。

当时最有权力有资格过问此事的是母亲李太后、弟弟司马道子和太太司马德宗三人。但李太后昆仑婢是憨厚的老太太,只知享福,缺少心眼;弟弟是昏庸之人,太子又与晋惠帝一样是个白C。

这三个重要的人都不过问,谁会过问呢?于是一场天大的弑君案,竟因无一人来追查,就此不了了之。

东晋第九代皇帝晋孝武帝,竟死于一句戏言,想来真够荒谬!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朝第一任皇后独孤伽罗,历史上真是一个妒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独孤伽罗,隋朝,风云人物

    北魏末年实施杀后立储制度,造就权臣把持朝政。以尔朱荣为先,后至北齐高欢,北周宇文护为最。末由杨坚一统天下,其元配皇后名为独孤伽罗。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当时荣盛,莫与为比这北周时的八个掌控朝廷大权的代表,其有一人为独孤信,职掌大司马。他的第七个女儿,名为独孤伽罗。西魏大统十年,伽罗出生。她年仅1

  • 诚孝张皇后为明朝带来八年的盛世,她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诚孝昭皇后,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明宣宗朱瞻基的生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的祖母,,《明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姓张。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氏是朱元璋时期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燕王世子朱高炽娶为世子妃。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朱高炽成了大明

  • 曹髦作为曹魏最后一个皇帝 曹髦为什么没有能夺回王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魏皇帝曹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髦少年即位,为什么没能夺回王权?曹髦是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少年继位后很快就迎来了曹魏政权的灭亡,他被逼着让位给司马家族,最终被弑杀于街头。为什么他没有夺回自己的政权呢?首先,司马家族早已掌握了曹魏命脉,所以他夺不下政权。根据《三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谥号为愍侯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有三位愍侯,一般文臣或者武将死后,有功勋的,都会有谥号,除非有罪的没有。愍的意思是指忧患、痛心的事,引申义是爱抚,抚养。在谥号中,愍主要表达同情,一般来说,“在国逢难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在曹魏政权中,

  • 孔甲养的到底是龙还是扬子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甲,夏朝,风云人物

    孔甲是夏朝第14位国君,关于这个帝王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是养龙的事件了传说孔甲的父亲不降认为孔甲荒淫无道没有才能,所以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不降的弟弟死后帝位传给了孔甲的堂兄弟,结果他们在位时天下大旱。人们认为不让孔甲即位引起了上天的不满,所以遵奉孔甲即帝位,结果孔甲即位后正赶上天降大雨。人们对孔甲就

  • 郭圣通帮他打江山,为什么刘秀登基后却把她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圣通,汉朝,风云人物

    光武帝刘秀能得天下,最初要靠妻子郭圣通给他带来十万精兵。可是为何功成名就以后,他却废掉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呢?刘秀是刘邦九世孙。不过,到了他这一辈也就徒有虚名,别说封王进侯,就连个县令也没有他做的份,只能卷起裤腿,在泥地里种庄稼。西汉末年,群雄四起,刘秀想匡扶汉室,也摩拳擦掌,在老家南阳郡起兵。刘秀是

  • 鲁隐公是被谁害死的?被“坏人”算计的“老实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隐公,春秋,风云人物

    春秋时期的鲁隐公可以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老实人”,老实到到手的国君之位都不想要,但有些时候,有些事并不是老实能解决的,因为老实人周围总会有坏人的存在,这不老实的鲁隐公就被他身边的坏人给算计了。话说鲁隐公是鲁惠公的庶长子,他的生母不是鲁惠公的正妻。鲁惠公死后,按照传统礼法,应该是正妻生的嫡长子姬允继位

  • 宋朝一个厉害的女人!为什么后世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刘娥,风云人物

    宋朝一个厉害的女人!为什么后世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在唐朝政治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实在宋朝也是一样。据统计,宋朝先后有九位后妃临朝听政,其中有一位还差点做了皇帝。这位皇后年轻时堪称绝色美女,然而她的政治手腕也很厉害,干掉精明强干的寇准等人,

  •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张禹,字子文,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和庸生习《论语》,起家本郡文学。甘露年间,诸儒荐为博士。初元年间,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安昌侯。建平二年(前5年),去世,谥号为节。

  • 汉武帝时期军队战斗力那么厉害 汉武帝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对汉武帝和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 大军战斗力为何那么厉害?战争拼的就是国力,拼的就是钱,国家实力强大,大军自然不会太弱。汉朝从刘邦开国开始,基本上对匈奴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态度,直到汉武帝即位之后,汉朝才开始对匈奴露出獠牙。公元前201年,刘邦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