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仪是怎么得到军权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在临死前交给他

杨仪是怎么得到军权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在临死前交给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1/10 10:39:27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军北伐,由于事必躬亲,诸葛亮的身体越来越差,于是他希望速战速决,一举攻克曹魏。只可惜与诸葛亮对峙的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撑不了多久,因此无论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都避而不战。最终,诸葛亮病倒在五丈原,临死前,他告知刘禅蒋琬费祎可做自己的继承人,同时将军权交给了长史杨仪

然而杨仪在成为三军统帅后,他此前与魏延之间不可缓和的矛盾开始激化,最终两人兵戎相见。而这一次的内乱几乎对蜀汉内部造成极严重的损失,若不是王平及时劝下魏延的部下,马岱迅速斩杀魏延,只怕这支北伐的蜀军就要名存实亡了。说起来,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竟然造成了如此大的动乱,难道是诸葛亮在弥留之际神志不清,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么?如果不是,诸葛亮为什么会在临死前,将军权交给杨仪呢?

从理论上来说,在诸葛亮死后,五丈原上职权最高的一共是四人,即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征西大将军魏延和中监军姜维。在这四人之中以魏延的级别最高,但诸葛亮深知自己死后,魏延不会服从自己的军令撤退,因此并没有将军权交给魏延。而姜维的资历太浅,如果此时掌兵,其他将领会不服,因此也不在诸葛亮明面上的考虑范围之内。而剩下的两个人中,长史掌文事,司马掌武事,理论上应该是作为司马的费祎掌权才对。如此一来,诸葛亮将军权交给杨仪,就显得十分奇怪了。

但实际上,诸葛亮有这样的安排并不奇怪。因为诸葛亮如此安排,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继承人蒋琬与费祎铺路。对于蒋琬与费祎而言,此时的蜀汉内部有三个人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继承人的地位。首先是益州派的代表李严,李严是刘备临死前的托孤重臣,虽然在北伐过程中因为督粮不利,延误战局而被诸葛亮贬为庶民,但李严毕竟是益州派的代表,此时仍然有不少的支持者;第二个人则是当时的征西大将军魏延,魏延是在刘备入川时,以刘备曲部的身份跟随刘备身边征战的,算是元老派的代表人物;而第三个人就是荆州派的代表杨仪。而诸葛亮在临死前的安排,恰恰是为这三个人设下了必死之局。

对于李严来说,一直压在他头上的诸葛亮已死,此时总算可以再次进入蜀汉政权的中心。但诸葛亮直到死,也没有再次任用李严的意思,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指定了两位继承人,这相当于直接在政治仕途中判了李严的死刑,李严总不能熬到费祎死再出头吧?正因如此,李严此时丧命与否已经不重要了。而在退兵时,将兵权交给杨仪,就是希望借杨仪的手,联合众人来除掉魏延。正因如此,在魏延与杨仪共同上书称对方谋反时,蒋琬与费祎是全面支持杨仪的,正因如此,魏延才会含冤死去。而杨仪呢?他在获得兵权后,认为自己才是诸葛亮的继承人。毕竟此时的他是三军统帅,又除掉了“反叛”的魏延,可谓劳苦功高,因此在杨仪班师回朝后,竟然想取代诸葛亮的位置。而此时的杨仪显然不是蒋琬等人的对手,蒋琬直接剥夺掉杨仪手中的兵权,给了他一个中军事的闲职,就此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诸葛亮的继承人。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临死前将兵权交给杨仪,其实就是为了给蒋琬与费祎铺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诸葛亮在临死前,对于身后事的布置与对于人心的掌控都如此精准,确实称得上大智近妖。

标签: 杨仪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绣杀死曹操的爱将和爱子,为何后来还优待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张绣,风云人物

    曹操和张绣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张绣设伏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典韦还有他最喜欢的儿子曹昂,就连曹操本人都差点被杀死。张绣走投无路的时候投奔曹操,很多人都以为曹操会直接将张绣杀死。令人意外的是,曹操不但没有杀死张绣,反倒是对他非常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曹操非常痛恨张绣,这是可以肯定的。典韦是曹操手下的一

  •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简介:宋宁宗时列“六君子”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皇太极与海兰珠是什么关系?因情而伤,为情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清朝,风云人物

    提起皇太极,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他可是清宫剧中的“熟客”,无数花痴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作为大清朝的开国皇帝,其英勇善战,用兵如神,而且智谋过人。只可惜一代文韬武略的皇太极只活了52岁,因情而伤,为情而亡。这位让他“殉情”的女子名叫海兰珠,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是大玉儿(孝庄皇后)的亲姐姐。海兰

  • 襄樊之战如果没有孙权偷袭,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对当时的局势造成巨大的影响。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拿下汉中,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率军北伐,攻打樊城。在战役前期,关羽大获全胜,曹仁不敌关羽,闭门坚守,曹操派于禁督七军三万多人救援樊城,大将庞德

  • 入宫八年默默无闻,惇妃是如何争宠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惇妃,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的惇妃汪氏,入宫八年默默无闻,她是如何争宠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汪氏比乾隆小了36岁,等她17岁被选入宫中时,乾隆已经是五十三岁的老人了。皇帝当时的宠妃是令妃,对于其她女子自然没有太多的兴趣,草草将汪氏封了一个常在,便不闻不问。近八年的时间,汪氏都没有受到过乾隆正眼相看,仿佛她在宫

  • 嘉庆问和珅,太上皇对你好吗,和珅说了一句,却要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嘉庆,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都是有着太上皇的,不过,要说当得最为硬气的太上皇还是要数乾隆皇帝了。他做太上皇的时候,尽管年号已经改为了嘉庆,但是几乎所有的政治大权依然是掌握在他的手中的。因此,嘉庆在最初做皇帝的时候可谓是十分的憋屈,没有一点实权,如果没有乾隆的点头,他是连诏书都发不出去的。在《南亭笔记》

  • 鲁康公是什么样的人?他是真的尊崇周礼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康公,战国,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鲁康公,鲁康公是鲁共公的嫡子,鲁康公的执政时间大约有九年。虽然距离天下大变还有一百多年,可是中原格局已经呈现出逐渐清晰的面貌,像鲁国这样的国家已经无法参与中原事务。鲁共公就曾亲率近臣们前往魏国朝拜魏惠王,而夹杂在齐楚魏之间的鲁国,多年之间受到战争的影响,国家崛起的希望极度渺茫,唯独残

  • 孔融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个让梨的孔融长大后变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孔融,风云人物

    孔融让梨在国内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听过。孔融小小年纪便懂得谦让,所以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这个故事学习孔融的精神。不过你们知道成年后的孔融又是个怎样的人吗?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行事风格以直言不讳著称,并且言辞激烈,曾多次触怒曹操。而孔融最后也正是因为激怒了曹操导致

  • 魏襄王是什么人?望之不似人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襄王,战国,风云人物

    纵横战国半个多世纪的魏惠王,终于鞠躬尽瘁了。关于魏惠王的年纪,有一种说法,说他生于公元前421年卒于公元前319年,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计算的话,这位老兄寿命高达102岁,很有可能是中国乃至于世界历史上帝王当中最长寿的人。如果这种说法可信的话,不管魏国在魏惠王的手里变成了怎样惨不忍睹的烂摊子,反正他是活

  • 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阻拦李世民弑兄戮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唐朝,风云人物

    唐朝取代隋朝问鼎中原以后,虽然李世民的功劳很大,但是根据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传统,成为太子的是他的哥哥李建成。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也非常忌惮,害怕他对自己的太子地位造成威胁,就伙同弟弟李元吉不断刁难李世民。李世民也是一代人杰,怎么可能一再退让,终于在部下的怂恿下,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干掉了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