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代名臣,陈廷敬为什么不参与朝臣之间的争斗?

清代名臣,陈廷敬为什么不参与朝臣之间的争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51 更新时间:2024/1/16 7:55:50

康熙年间名臣辈出,那时候的官场关系十分复杂,几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但陈廷敬为官却善始善终,他为官几乎贯穿了康熙朝的全过程。在风云变幻的政坛,陈廷敬是一颗官场上的长春树,死后犹获殊荣,被康熙帝赞扬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那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一身正气,不参与朝臣间的争斗呢?

首先,纵观历史,有很多朝代因为党争而逐渐走衰弱,最终灭亡。

唐朝的“牛党争”、北宋的“君子党争”、明朝“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争斗,以及清朝“明珠索额图党争”,这些都是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党争”。在这些党争的背后,与很多朝廷中的重要官员都有很大的利益关联,他们难免都会牵扯其中。

但陈廷敬却是官场中的一股清流,他从不参与任朝臣之间的争斗,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过,这些党争的结果也证明了陈廷敬的选择是正确的。

康熙年间,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争斗也是十分出名的,他们利用皇帝的信任招揽大全,在朝廷中拉帮结派,可最终的结果呢?明珠被革职,索额图被处死。

由此可见,参与到党争其中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那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呢?可能在陈廷敬心中,他也早已料到了这样的结局所以才不参与这种“不利己”的争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其次,这与陈廷敬本身的性情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官场里,很多人都会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从而做一些有违“君子不党”的事。但陈廷敬一生为官清廉,深受康熙皇帝的重用。

陈廷敬出身名门世家,饱读诗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他身上有种不同与其他人的官场气息。他19岁考中进士,22岁成为翰林院的学士,39岁已是康熙皇帝的老师。他热爱学,擅长写诗作赋。陈廷敬为官尽职尽责,极具政治智慧。陈廷敬手下其实有很多弟子,如果他想玩弄权术的话,肯定也可以在官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但他却从来没有这样的野心,他只为君想,只为天下百姓着想。从而这也避免了很多的政治风险,也为自己在康熙帝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几近完美的角色。

“清官多酷,他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却精明能干;能官多专,他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他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这是后人对他的一段评价,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他的政治智慧。

在陈廷敬的为官生涯中,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文渊阁大学士到吏部尚书,仕途坦荡。他勤勤恳恳,不争不抢,忠心不二,深得圣心。也正是做到如此,才能让他最终保全了自己,从而在政治风云中独善其身。

《清史稿》中记载,陈廷敬去世后,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

“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励,国典玉衡平。儒雅空阶叹,长嗟光润生。”

在清朝很少有朝臣能够像他一样得到皇帝如此眷顾。这除了与他的政治智慧有关外,也与他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做那颗官场上的长春树,屹立于政坛之上而不倒。

标签: 陈廷敬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都没有解决匈奴的问题 为何在汉宣帝的时候却解决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宣帝,匈奴,风云人物

    秦皇汉武一直以来都被中国人所称颂,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时代,汉武帝多次攻打匈奴,扩充了汉朝的疆域,稳定了北方边疆。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状态,但令人不解的是,汉朝巅峰时期没有解决匈奴问题,反而在汉宣帝的时候却解决了,这是为什么呢?汉武帝登基的时候才16岁,那个时候汉朝的大权

  • 宋朝叛金将领郦琼简介:曾率步骑兵十万多人归附伪齐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郦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郦琼(1104-1153年),宋朝叛金将领,字国宝,相州临漳人。初为

  • 李牧和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两人为何会被同一个小人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对廉颇和李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廉颇和李牧,为何会被同一个小人所陷害?就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廉颇和李牧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就军事能力而言,不必多说。在战场上那都不是含糊的,让对手忌惮。他们为人耿直,忠心爱国,行动雷厉风行,脑子机敏,能识破敌

  • 袁术为什么会在称帝之后不久就死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术,汉朝,风云人物

    黄巾之乱平息后没有多久,各路诸葛又开始打了起来,其中,袁绍在河北称雄,曹操奉天子与许昌,孙策盘踞江东隐隐有一统之势,天下局面大乱,但很多有实力的诸侯却丝毫没有犯上作乱的心思,心里面仍然认为天子的地位无可撼动。随着衣带诏事件的爆发,天下对于曹操的逆反心理便多了起来,但是曹操对于称帝却丝毫没有想法仍以汉

  • 一块上等和田玉料,嘉庆知道后直接扔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清朝,风云人物

    嘉庆是清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在嘉庆时期清王朝由盛转衰,清政府许多官员昏庸腐败,而民不聊生。在嘉庆的执政生涯里没有什么大作为,能使百姓对他称赞的,也没有做过什么昏庸无能之事使百姓记恨,所以他成了人们心里最“中庸”的皇帝。和田玉并非因新疆和田而命名,而是以透闪石成分达98%以上称为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

  • 清朝时期为何只形成三藩的局面?还有一个藩王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清朝初年,由于清朝的力量不足以直接南方地区,所以,类似于西周初期将部分边远地区分封给功臣、宗室来建立诸侯国一样,清朝也选择将部分南方省份分封给明朝降将来镇守。其中

  • 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有多珍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有多珍贵?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通草花,其实宋朝的大词人苏轼便在《四花相似说》中给人们介绍过:“荼縻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显然的,苏轼这句话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通草花形貌的理解。人类利用通草花,并非是直接摘取就拿来装饰的,而是

  • 清朝唯一的姐妹花皇后,各自辅佐一位皇帝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古代,风云人物

    在古代,经常能够看到姐妹花共同辅佐一位君王,就比如说历史上最出名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两个人都备受皇帝的喜爱。但历史上却鲜少有姐妹俩都能成为皇后,在清朝,就有一对姐妹花皇后,她们各自辅佐一任的君王,一个嫁给了顺治,还有一个则嫁给了雍正。首先说一下姐姐,众所周知,顺治帝最宠爱的女人莫过于董鄂妃了,后

  • 朱标如果不死,朱棣会是他的对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标,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最疼爱的孩子是朱标,是他的嫡长子。朱标生性聪慧,自小就师从国家最优秀的大师和获得最丰厚的物质资源,可以说是朱元璋心目中最佳的人选。但是他的名字只有在史书和一些关于明朝的影视作品有出现,这又是什么缘故?只因朱标37岁的时候就意外染风寒去世了,朱元璋痛惜斯人已逝,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样

  • 萧何有什么过人之处与张良韩信并称三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以后,曾经和群臣说过,我能有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拥有了三个人才,就是张良、萧何和韩信。张良我们知道,那是善于谋略料事如神,类似半仙一样的人,韩信更不简单,是能指挥千军万马无坚不摧的大将军。这么比起来,萧何的功劳似乎就没有那么明显了,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把他跟张良、韩信放在同样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