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奸雄”?

曹操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奸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42 更新时间:2024/1/17 19:14:34

曹操,一个在乱世之中统一北方、创立魏国的奠基者,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颇受争议。人们对于曹操的反面印象是狡猾奸诈、生性多疑、狠毒残忍,但是曹操在位期间,实行屯田制,修治水利,减征赋税,倡导文学,统一北方,结束北方的战乱。

东汉名士许劭曾评论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从此“奸雄”便成为人们对曹操的认识。曹操真的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

诸侯崛起

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腐败,宦官干预朝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而人民饱受剥削,加上瘟疫的发生,于是纷纷起来反抗,发动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最著名的黄巾之乱。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军队、招揽谋臣虎将保家卫国,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孙坚父子、袁绍袁术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对于这样的情况,中央政府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公元189年,董卓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此后董卓操控中央政权,以此号令天下诸侯,这也使得中央政权的日渐衰弱,加速中央政权的灭亡。最终董卓在洛阳把持政权、滥杀臣民、纵容士兵搜刮财物、奸淫妇女的种种行为激怒天下诸侯,导致天下诸侯会盟攻伐董卓。

曹操最大的“污点”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由中国南朝宋(又称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据《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记载,公元193年,魏武帝曹操因为其父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手下杀害,产生了报复的行为。在攻下徐州之后,对徐州百姓大肆屠杀,造成数十万百姓遇难。当然,曹操的徐州大屠杀仍有争议,也不少人对此事件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曹操并没有屠徐州或者遇难人数不符合史实。

而《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三国志》里说徐州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只有几万人,而不是《后汉书》的几十万人。有可能记录历史的的是本朝人,不敢得罪曹操,也有可能是《后汉书》记录的数据出错,毕竟隔的时间比较久,只能靠当时的各种史书资料和对人物的了解来判断,究竟谁更可靠,现在已经无法证实。

不管屠杀多少万生灵,对于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曹操屠徐州行为的残忍程度不可想象。对于当时的徐州平民来说,不论是惨死于屠刀之下的,还是侥幸逃出一条生命的,曹操对他们来说更谈不上可爱,而是深入骨髓的可怕,咬牙切齿的可恨。

曹操为报家仇可以理解,乘机攻城略地可以理解,追究凶手的责任可以理解,甚至陶谦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连带责任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这责任是追究不到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头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几乎全部杀光,这实在是罪大恶极,这也是曹操最受人争议的地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此之前荀彧向曹操指明了今后的战略方针“逢天子以令不臣”,劝曹操早日进兵,将天子控制在手中,以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并强调今日不取,他日天子必将落入别人的手中。后来,曹操每次征战、赏罚都借着天子的名号,正可谓“出师有名”“赏罚分明”啊!

官渡之战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谋略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战后,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

在历史上,像曹操这样集雄才大略和奸诈诡秘于一身的性格是颇具典型意义的。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帝王如李世民、朱元璋等,也同样具有这种性格。因此正确评价曹操,也许是正确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

标签: 三国曹操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白起的成名之战是哪一战?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战国,风云人物

    说到白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盛,到秦昭王时期,秦国不再困守函谷关以西,开始积极谋求东出。在齐魏两国因孟尝君出逃之事对立之后,秦国借机修复与齐国关系,从而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而韩魏两国则开始屡屡遭到秦国攻伐。战争

  • 武则天退位时,为何此人痛哭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唐朝,风云人物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却有一人低头痛哭,此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统治的时候唐朝依旧是处于一个进步发展的阶段,只不过由于失去了丈夫李治的制衡,武则天把好好的大唐变成了大周,整个天下的男人都匍匐在武则天的脚下,但他们的心中却一直隐藏着恢复唐朝的理想,这个想法在武则天八十多岁的时候

  • 明熹宗朱由校,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大明这十几位皇帝中,如果非要挑选出一位综合表现最烂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明英宗朱祁镇应当获此荣誉。因为他在大明最强盛的时期,居然打土木堡这样大败战,使得明军精锐尽失,伤了国本。而且自身还被瓦剌俘虏,严重辱没一个帝国的尊严。此外,还残杀了

  • 霍弋提出妙计可保蜀汉,为什么会被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霍弋,三国,风云人物

    说起刘备大家都知道,在东汉末年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他虽然屡战屡败,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创建了蜀汉政权,让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趋势。其实比曹操和孙权,刘备的起步比较低。曹操因为父亲曹嵩原本就是朝中得势的宦官,虽然退休了,但依旧家资颇丰,人脉也很广,所以曹操很快就当上了西园八校尉之

  • 此人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风云人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吃这个人。事实上,当他在楚汉争霸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然而,由于他过早死亡,历史数据中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录。在陈胜和向良的起义时,他们无法掩饰。刘炳兵林辰留下来,拜访了当地的英雄,他跟着刘邦,他利用这个计划捕获陈柳并获得了大量的军事食品。刘邦把他的食物封为广业军,

  • 清朝为什么亡国都没有立宪呢 原因竟然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立宪,风云人物

    纵观清时期的历史,虽然时间不算太长,只有两百余年左右,但是在这个朝代,封建统治到达了顶峰,整个国家再也处在封建社会的最顶峰,但是清朝强盛是因为如此,灭亡同样也是这个原因。但是清时期,为什么哪怕是轮流到灭国的地步,都没有立宪呢?在明末的时候,这个时期的清人虽然实力不错,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还是不具备和明

  • 彭时入仕后,他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彭时,明朝时期名臣,官至内阁首辅,是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受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影响,政治与文化两者联系紧密,尤其在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之后,“学而优则仕”基本成为士人学者们的终极目标及根本出路。在科举取仕达到鼎盛的明朝,科举更是几乎成为入仕的

  • 赫舍里氏为何能成为康熙帝的皇后?两人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她是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的政治婚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大家的认知中政治婚姻都不太好。就算是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时期的婚姻都存在一定的政治婚姻,到现在父母包办的婚姻都统称为政治婚姻。历史上

  • 三国时期刘备夺取益州后,都是如何封赏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刘备拿下荆州之后,又向西扩张,夺了刘璋的益州,至此,刘备地跨荆、益二州,实力大增,有了和曹操、孙权相提并论的资本,可以叫板他们了,之前是没这个能力的。刘备占领益州,在这过程中,庞统战死,刘备急调诸

  • 朱元璋称帝后当初的地主是什么下场 朱元璋是怎么对付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地主,风云人物

    说起朱元璋,很多朋友应该很熟悉吧。朱元璋在小时候历经了磨难,甚至在他父母死的时候,他连安葬父母的土地都没有,想地主借地,地主死活就不愿意。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这位地主吓个半死。大家想不想知道朱元璋是怎么对待这位地主的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地主叫刘德,我们先从朱元璋的父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