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多尔衮唯一的骨血爱新觉罗·东莪简介

清朝多尔衮唯一的骨血爱新觉罗·东莪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57 更新时间:2024/1/13 14:59:58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1638年,是多尔衮唯一的骨血。母亲是多尔衮征朝鲜时带回的朝鲜王族之女。在多尔衮死后,爱新觉罗·东莪及他的过继子多尔博被顺治下旨交于信郡王多尼府中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这个女孩子的唯一记载。此后,史册中再无任何记载,不知所终。

人物故事

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内有一座恪靖公主府。如果说东莪的后人可以嫁进这座府邸,那么就表明东莪流落民间的说法是误传,她很可能是被嫁到了蒙古。

我们都知道,多尔衮获罪后,他的独生女儿便被交给信郡王多尼抚养。之后,关于东莪的消息就再也没有官方的记载。但看来,东莪最后的结局应该是被嫁到了蒙古。因为虽然东莪的父亲获了罪,但并没有被逐出宗室(但要说因为多尔衮当时被逐出宗室,东莪也应如此例的话也没什么错)。不过东莪既然被交给信郡王抚养,应该就没有那么绝对的称为平民。而当时所有宗女出嫁都是要有皇帝做主的,而像东莪这样尴尬的身份,不论是皇帝还是信郡王应该都希望将她妥善安排,那么嫁去蒙古当然是最好的办法。既能够是朝廷获益,也算是给东莪一个对等的归宿,因此认为,很有可能是嫁到了蒙古。

那么如果所嫁的人是一位蒙古亲王的话,东莪的孙女拥有和硕格格(郡主)的称号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噶尔丹失败后,归化城就不再是图谢土汗或是固伦恪靖公主的封地,尽管如此,这里还是可能居住着喀尔喀四大部其他的贵族,尤其是亲王,因为喀尔喀是汗王部盟,亲王留在漠南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当然,即使不是喀尔喀部,也可能是其他漠南蒙古部落的亲王。东莪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嫁到了蒙古。因为在呼和浩特市的恪靖公主府的《公主府志》中以及《清实录》都记载该府内曾有多尔衮曾外孙女居住(孙女),并且有称该女子拥有和硕格格的尊号。

但是,虽然推测是嫁到蒙古,可具体嫁给谁却一直没有确定。在顺治七年到末年,嫁到蒙古的皇家女子中一共有四位身份不明。前两个是在顺治七年八月之前嫁到蒙古敖汉部,封号均为郡主。但因多尔衮死于当年的十二月,所以这两个都可以排除。另外两个一个是在顺治十三年左右嫁给了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封号是郡君(多罗格格);另一个则是在顺治十五年左右嫁给了科尔沁台吉鄂齐尔(孝惠皇后之弟),没有封号,仅称格格。那么这两个到底哪一个才是呢?

从年龄上看,东莪出生于1638年,到顺治十三年时是18岁,到顺治十五年时是20岁。应该说这两个年纪在当时出嫁的女子中都算是高龄了,而且相差不多,没有更多的可比性。但是相对而言,还是18岁更符合一些。

从封号上看,前一个是郡君,后一个没有称呼。按多尔衮的爵位(亲王)来说,东莪应该是郡主,当然这个时候多尔衮已经是没有爵位的了,所以不能作为参考。按多尼的爵位(郡王)来说,东莪既然由他抚养,爵位应该是县主,当然那个时候应该是没有人会记得给东莪封号的,所以也无法完全作为参考。不过,既然是出嫁蒙古,一般情况都还是会有加封,东莪不是嫡福晋所生,根据清朝贵族女子册封规定,东莪应该降两级加封,也就是说,如果多尔衮生前,东莪就有封号(很有可能,东莪因为当时已经13岁了),那应该是郡君;或者说在她出嫁的时候以此作为依据给予封号的话,自然也应该是郡君。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东莪因为多尔衮的获罪而没有被加封任何身份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但从封号上似乎也很难判断,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很大。

从夫家情况看来,两者都是科尔沁,但一个是右翼扎萨克亲王,一个是左翼台吉,身份相差十分大。但是,鄂齐尔与孝惠皇后是同胞姐弟,多了一份亲情上的关系。所以以此相比,又是不分上下。不过我们也看到,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在此之前的顺治二年已经娶了太宗第八女固伦端贞公主,而顺治十三年时,固伦端贞公主仍然在世,所以这位郡君嫁过去其实是做侧福晋,不过,这倒也合了东莪此时不尴不尬的身份,而且固伦端贞公主与东莪也算是同一辈的堂姐妹。再看鄂齐尔,那位皇家格格嫁给他应该是正室,从孝庄的辈分上说应该是东莪的晚辈,不过,那个时候,辈分这东西并不被人看中,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两者也是不相上下。但还是倾向于前面一种。

更多文章

  • 辩机被腰斩后,高阳公主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阳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高阳公主,唐朝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公主,在那场夺储之战中她扮演了什么角色?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载中,这个公主很得太宗李世民的疼爱,从小尊贵奢华的生活养成了她骄纵无礼、嚣张跋扈的性格。但是,令人厌恶的是,她还妄图利用自己的公主身份去干预朝政。历来女子即使再得宠、身份再尊贵,在国家利益面前,都

  • 雍正给乾隆留下了多少遗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雍正给乾隆留下了多少遗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01雍正给乾隆留下的最大遗产今天,关于如何评价雍正朝在整个清代历史中的地位,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不少学者认为,如果没有雍正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康熙晚年所积存的吏治腐败、中央财政捉襟见肘等问题,将会提前杀死这个帝国,如果那样,也就不会有

  • 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黄袍加身 世人只知赵匡胤却不知郭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袍加身,赵匡胤,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作为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登基方式比较让人印象深刻,而且留下了不小的争议。公元960年,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以“黄袍加身”的方

  • 汉高祖本想改立太子,为何见到商山四皓之后就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刘邦,风云人物

    汉高祖刘邦原本已经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由于刘邦格外宠爱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又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便想废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很多大臣进谏(萧何、张良等都在列),都没有让刘邦改变主意。太子的生母吕后便向张良问计,聘请刘邦亲自派人没有请到的四位隐士,商

  • 三国时期曹洪和曹真战功赫赫,他们死后的谥号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在死后的一段时间里才会议定谥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氏宗族大将中,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休和曹真等人,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这些人死后,得到的谥号,除了个别相同之外,大部分都不相同。从他们的谥号,能看出什么?夏侯

  • 杨玉环作为美女到底长什么 李瑁为什么将老婆拱手相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唐代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玉环到底长什么样子?李瑁为什么拱手相让?一朵鲜红的露珠,一场巫山的风流,让人心碎。汉宫中有何相似之处?飞燕依新妆,李白。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恋情,在整个华夏都是赫赫有名的,哪怕是一千年前的事情,也被后世的人们所熟知,并且被改编为各种电影。要

  • 王世贞称他“救世宰相”!却不知他也有两副面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张居正,风云人物

    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称他“救世宰相”。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说“他是近三百年大明史上唯一的政治家”。史学家黄仁宇称他“智慧的象征”。美学家朱东润称他“一个受时代陶熔同时又陶熔时代的人物”。他生前的死对头,明思想家李贽称赞他“宰相之杰”。曾誓死反对他夺情的学生邹元标,被打断双腿,终生残疾,上书崇祯

  • 唐玄宗不顾伦理也要得到杨玉环,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唐朝,风云人物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唐玄宗和杨玉环凄美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刻进大众的心里。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唐开放之遗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个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却独痴三人,更专情一人。一、杨家有女初长成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宦门世家,她天生丽

  • 明朝吏部尚书周用简介:为人端亮有节概,书法俊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为什么白起一提起赵括就恨得咬牙切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括,战国,风云人物

    中华文学博大精深,不仅同样的字在不同语境有各种解释,简单的一句话能够诠释一个现象或事情,还有四字成语耐人寻味,往往四个字就能表达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成语的来历都有特定的故事,并非无中生有,胡编乱造,那么下面我们来就说一下“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背后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之所以说纸上谈兵,最起码得有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