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定三屠”的李成栋为何能被追封为王?李成栋做了什么?

“嘉定三屠”的李成栋为何能被追封为王?李成栋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5:27

“嘉定三屠”的李成栋为何能被追封为王?李成栋做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明末清初的大变局中,曾涌现出一大批舍生忘死、百折不回的仁人志士,他们的事迹气壮山河、可歌可泣,值得后世永远称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卖主求荣、臭名昭著的汉奸,他们的行为令世人唾弃。

这些大汉奸为了博取功名富贵,不仅甘当清廷的鹰犬、奴才,有些人甚至还对抗清军民大开杀戒,手上沾满同胞的鲜血。其中,“嘉定三屠”的罪魁元凶李成栋,便是典型代表。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李成栋屠戮嘉定城十万同胞,擒杀南明两帝,死后却被南明永历帝追封为王,受到极为隆重的纪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李成栋画像

李成栋是明末陕西宁夏人,早年间参加高迎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因作战勇猛,在军中获得“李诃子”的绰号。李成栋参加农民军时,一直追随大将高杰征战,并与他结成亲密的主从关系。高杰因与李自成的妻子邢氏长期私通,因为担心事泄后被杀,便于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率众投降明朝总兵贺人龙,而李成栋自然也在其中。

李成栋投降后,跟随高杰一起反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因战功显赫屡获升迁,等到南明弘光政权创建后,已被晋升为徐州总兵,但仍归高杰管辖(高杰此时已获封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面对清军大举南下,李成栋本想追随高杰一起抗清,但因一连串的变故而改变心志。

江北四镇示意图

原来,援剿河南总兵官许定国驻守睢州期间,暗中派人向攻略河南、山东的清军统帅豪格(肃亲王)投降,高杰闻讯后前来劝阻,并敦请他一起出兵北伐。然而许定国降清之心已定,根本不肯听从高杰的劝说,反而还在酒席宴间将他杀死,时在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

高杰遇害后,邢夫人扶立儿子高元爵为兴平世子,并打算让他拜内阁首辅史可法为义父,结果遭到婉拒,后者同时建议高元爵拜太监高起潜为义父,由是令高杰余部大为愤慨。受辱后的邢夫人志向大变,在清军进逼徐州之际,便带领高元爵、李成栋等人投降,时在当年三月。李成栋投降后,被委任为吴淞总兵,成为清廷镇压江南民众的“急先锋”。

剃发易服

同年闰六月初到七月底,李成栋连续三次出兵镇压反抗“剃发易服令”的嘉定民众,并且每次破城后都会下令屠城,前后杀戮十万余人,史称“嘉定三屠”。据大屠杀幸存者朱子素在《嘉定屠城略》记录,当时嘉定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宛若人间地狱。李成栋身为汉人,却对自己的同胞如此残虐,其罪当诛!

通过“嘉定三屠”,李成栋阴狠刚戾、嗜血如命的性格暴露无遗,但却也因此得到清廷的青睐,被委以扫荡东南的重任。李成栋不负清廷重托,接连擒获被杀害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并屡屡把永历帝朱由榔逼到绝境,真可谓清廷忠实的“走狗”。等到清军占领广州后,李成栋因战功显赫晋升为广东提督。

隆武帝与其弟绍武帝,均被李成栋擒杀

提督在清朝是从一品大员,官品虽然极高,但无权过问行政事务,而且在军事行动中要听从总督的指挥。李成栋自认为功高盖世,一门心思想谋得两广总督的职务,但最终却输给汉军旗出身、几无战功的佟养甲,心中不禁无比愤懑。再加上佟养甲看不起李成栋,屡次拿他是叛将的身份说事,对他进行羞辱,由是让后者更是难以忍受。

永历二年(1648年)二月,当李成栋得知江西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反正”的消息后,自认为时机成熟,便在广州发动兵变,杀尽辽东籍汉八旗士兵千余人,然后挟持佟养甲一起投降永历帝,并将后者迎奉至肇庆。永历帝很满意于李成栋的“反正”行为,不仅没有追究他先前的罪恶,反而封他为惠国公,节制两广事务。不久,李成栋以佟养甲图谋叛变降清为由,将他杀死。

永历帝画像

李成栋“反正”后,对永历帝异常忠心,并亲自率军进攻信丰、南安、赣州等地,意在抵御南下清军、支援金声桓,以期扭转战局,但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接连战败。永历三年(1649年),李成栋在信丰被清军击溃,逃亡时溺死于河中,结束自己颇富争议的一生。李成栋死后,永历帝为表彰他的功绩,便追赠其为太傅,追封宁夏王。

标签: 明朝李成栋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七大谋士分别是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对孙权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吴孙权手下的七大谋士中,他们的结局如何?诸葛亮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精彩的一个片段,在小说中,诸葛亮靠一己之力,辩驳的孙权账下诸多谋士毫无还嘴之力,树立了其机智的形象。在这个片段中,罗贯中安排了包括张昭在内的7人先后向诸葛亮发难。那么这

  • 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简介:曾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如何成为官场不倒翁?刘邦帐下的特务头子陈平道出其中精髓!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陈平,风云人物

    秦汉时期,百姓为了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逐渐形成了社祭的风俗。社祭通常由当地有一定声望的人来主持,此人除了要主持祭社神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乡民们分肉。在那个时代里,吃肉属实罕见,所以分肉这活很难办,细致程度和现在分金子差不多,估摸着得按克算。每年分肉的场面堪称全武行,乡民们往往从挑肥拣瘦演变

  • 既然胡人将领靠不住 为何唐玄宗还要重用此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玄宗,安禄山,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是唐玄宗最信任的胡人将领,当时在河北地区驻防,掌握着唐朝最精锐的三个大军区的军队。公元755年,即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造反,随即便占领了唐朝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并迫使李隆基出逃四川,在逃至马嵬坡的时候还被迫处死了自己心爱的杨玉环,后来还丢了皇位。在安禄山死后,他的部下史思明又继

  • 明朝官员陶安简介:对明初典章制度建设有重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弘曕在历史上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弘曕,清朝,风云人物

    爱新觉罗·弘曕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作为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出生时雍正已是56岁的高龄,不仅比乾隆帝弘历足足小了22岁,甚至比乾隆的儿子还小,再加上其两岁时雍正便去世了,因而乾隆对这位幼弟还是极为关爱的,或许正是由于乾隆的宠爱,弘曕长大后着实有些胡作非

  • 李世民为何更爱惜尉迟敬德,而让秦琼每次冲锋在前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秦琼,风云人物

    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隋末唐初的猛将,为唐朝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秦琼降唐的时间比尉迟敬得还要早。但在凌烟阁24功臣中,尉迟敬德排名第七,秦琼排名最后。这说明,在李世民心里,尉迟敬德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秦琼,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先看两段载,《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中说,王世充的侄子王琬,骑着隋炀帝的御马在

  •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如果投奔曹操能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关羽,风云人物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如果投奔曹操能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吗?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虽然不是三国最厉害的武将,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能要比其他的武将加起来还要大。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刘备,五虎将中也是排名首位,如果关羽投靠曹操,他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呢?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人

  • 刘巴为什么要反对刘备称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巴,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19年,刘备赢得汉中之战,曹操被打跑,刘备的势力更上一层楼,信心爆棚的刘备终于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他打算在汉中称帝,于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关于刘备自立为帝,在后世受到诸多评价,刘备原本是汉皇后裔,至少他自称是汉皇后裔,正式有这样一个金子招牌,他才能在乱世中崛

  • 曹操为何不愿称帝?是因为在乎名声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曹操,风云人物

    三国时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在这些有名之士中,综合谋虑、才华、能力来分析,曹操是屈指一数的人才。在当时的时代,曹操已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就是在这样的地位之下,曹操却一生都没有坐上帝王的位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不愿称帝呢?我们后世对他有了许许多多的猜想。从曹操胁迫天子来命令各诸侯为他所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