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朱祁镇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朱祁镇?

有哪些与朱祁镇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朱祁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1/30 9:27:45

朱祁镇,即明英宗,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前后在位共22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生母是孝恭孙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于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裕陵。

轶事典故

勿踵宣宗

根据《菽园杂记》和《万历野获编》的记载,明宣宗时有汉府军余王敏擅长踢球,皇帝爱而阉之,让他从普通的预备兵提升为内廷的阉党成员。仁宣长期轻视军士制度的建设,导致明军作为基层部队战斗核心的中低级军官素质不够、待遇留不住人心、技术(火器研发)军官数量质量都有问题等等,原本明朝卫所军士上升渠道就窄,只能通过军功及谏言等等上升,仁宣时期因轻视基层军士白荣、范济的谏言的后果则是九边底层卫所变成了一群农奴争一个上位的机会。导致明军卫所基层军官留不住人心、缺乏进取心,很难形成有继承性的军官传统,致使卫所屯田制度崩溃,时至正统三年,兵部奏报在清查三年后发现明军逃兵一百二十万有余。上(朱祁镇)尝与小臣击球,(王)振至而止。吉旦,驾在阁中,振跪奏曰:【先皇帝为一球子,几误天下,陛下复踵其好,如社稷何】?上愧无所容。

及人之老

明英宗朱祁镇趁着太后大寿之际给全国老年人发放福利,“与民休息”的思想,在对待老人、乞丐、刑狱、赈灾济贫等方面都有作为。全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都要每年发放粮食供养,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加倍,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免服任何国家差役。这是对朱元璋时代养老政策的补充。

历史评价

明宣宗:①太子虽美天资,尤湏学问。古人云,蒙以餋正。将来尚赖卿等讲论赞辅以成其德。庶几天下受福。②皇长子天性纯厚,仁明刚正。

张太后:皇帝聪明孝敬,仁厚刚果。

孙太后:敬天勤民,无怠无荒。仁孝诚敬

廖庄:太上皇帝冲格谦冲。

李梦阳: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

马文升:言天下之安危系武备之修否,我太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凡私役一军,私借一马者,皆有重罚,虽有兴造竟不劳军,三十馀年海内晏然。太宗文皇帝迁都北平,于武备尤为注意,故出塞千里,胡虏远遯。宣德以来武备渐弛,迨至正统,民不知兵,所以有土木之败迩。

蒋冕:英庙出塞征虏,诚欲为国为民剿除边患,非事廵游也,然虏未及征,已有土木之变。

霍韬:世传三杨入阁,极一时勋名之盛,不知三杨坏我太祖之法已多矣。上下要安,苟且度日,卒始正统之乱。

傅维麟《明书》:终帝之世蠲租之诏屡闻,命官赈救若焚溺切身,稽其数不下矩万,亦可谓留心民事,恺悌为怀者矣。正统初,帝在冲年权总太后,小人眈眈不敢逞,故政治称小康焉。及太后崩而狐呜虎噬咆哮。帝则土木之变社稷几危,然原情揆势,盖为缵祖烈振生民计,与游畋殊而不知非其时矣。及复辟之后敬天勤民,进贤远佞。尝曰:朕小心翼翼未尝一日忘艰难时。以故明慎精严号称治平。至于礼孝庄,谥恭让,出建文后以至止殉葬嫔妃高出千古夫。帝以一人之身前后不啻径庭,盖前以未愔世故屡明彝之危,后以险阻备尝成贤明之治。古云殷忧圣,多邦兴邦,帝之谓矣。虽然皇皇帝主身陷毳庭而卒独能返,岂非天哉,岂非天哉。

谈迁《国榷》:英庙狃承平之后,海内富庶,文武恬熙。首事麓川,继以北伐,一时吏卒,尚有遡榆川之驾,覩石门之烈者。岂知鱼溃兽骇,为晋宋蹈亡哉。沙漠传书,惓惓郕邸,盖深为社稷计也。倏而返跸,倏而复祚,俱事出望表,史传未闻,而帝处之坦如也。权不自制,骄及勋阉,石亨几骖乘之诛,吉祥同甘露之逆。始躬决庶政,旁求耆旧,夙兴夕惕,无日忘穹庐南城时也。噫,一王振未已也,又吉祥溃之,一马顺未已也,又门达怙之,盖英主虑失其极,为人所窃。而其有败有未败者,祸有深浅也。

何乔远《名山藏》:上始即位十有四载,北庭两岁南宫七载,岂非天哉?自古人君忧患困横未有如上者也。其初冲年嗣统,虽赖三杨辅以简静,邪阉王振尚得干其间。复辟以后总揽明察,内臣莫敢奸外臣莫敢贪。至其释建庶人之囚,复胡皇后之号,罢殉葬之令。庙号曰英宗,不诬也。孟氏称动心忍性亶其然乎?

郑晓:上天资英明,冲年嗣位。孝敬重闱,信任旧臣。留心学问,不喜玩好。既亲政,崇俭恤民夙夜孜孜。蠲租省役,每勤诏谕。礼祀群神,加俸百官。开 举,严考察,设提学,祀宋儒,谨灾变, 风宪,辑戚里。文武将相、宰执、侍从、台谏皆务择人久任,尤惓惓恤民间利病。即当北狩,本为宗社非徒巡狩已也。复辟之后殷忧启圣,敬天勤民。石曹既诛,念于岳正。进贤去奸,益加冰慎。万几精严,号称治平。若乃礼遇孝庄,追封恭让,悼念建文,友爱景帝。升遐治命言后妃礼份,止嫔御殉葬尤盛德事也。

邓元锡《明书》:睿皇帝幼冲嗣位中更大难,益明习于国家之故。又性至仁孝,日鸡鸣,卷冕觐天,觐祖宗,拜跪有常仪,已,乃视朝,朝退,朝母后,已,复亲政。又加之以节俭,戒侍臣勿忘南宫时。故能敬恭神人礼贤逮下而光复前烈也。至释建庶人囚,上恭让皇后谥,止殉葬犹伟。书曰,天命不于常,归于有德。夫敬德之本也,敬天,敬祖宗。天,祖宗祐之矣。

张岱《石匮书》:英宗之复辟,正也。徐石乘之以取功名不几以上为孤注哉?故终英宗之世天下一亡于土木,再凶于夺门,其两存着幸百。至八年嗣统其慎其艰与正统初政相去若霄壤焉。则英宗之得力于沙漠也,不减太甲之桐宫矣。冕服奉归复正厥 岂幸也哉。

万斯同《明史》:帝初政简静,任用老成之力也,无何嗜好。渐偏动多出入,奸监王振窥弄其间。土木之祸振盖罪通与天也。独是太祖鉴前代寺阉之患,首禁宦官典兵预政至铸为铁牌颁之各司,俾子孙遵守此其用心可谓至矣。帝之世去祖宗朝 而刁珰之徒遂肆恶至此,言之可为与邑。且帝天资敏达,非桓灵怀愍比也,当时蒙尘北狩身陷虏庭,宗社且危与累卵,上天悔祸乃得返转,非常之变故谁实致之乎?恐碎糜监骨犹未足以泄朝野之忿,而 误国之辜矣。乃帝绝不以为悔,旧恩眷念帷盖频施即恤予不与少替,岂宵小狐媚之技能入人肺腑而结其私,虽英主哲辟亦或堕入其彀中,而莫能勘破耶?斯诚可为寒心者矣噫。帝不幸身丁多难,两载北庭,七年南内,艰辛困苦古未有闻焉。以故复辟之后,综揽明察,内外罔敢干其纪。斯则动心忍性之明验也。惟是郕王之恶终、少保之疑狱警,既已灼知其枉而厘而正之必以待诸后人,抑独何与?呜呼,改过不吝诚未易言也已。

四库全书版《明史》:前后在位二十四年,威福下移,刑赏僭滥,失亦多矣,乃或胪举盛德以为无甚稗政,岂为笃论哉。

《朝鲜文宗实录》:尹凤“帝好游戏,至一旬不谒皇太后。且后宫争妒,宫人所出,潜相杀之 。皇太子亦轻佻。”

《明史纪事本末》:然则挟天子者,挟一匹夫耳!邀利之心懈,而好义之心萌,郭登之言决,而杨善之说行,英皇自此生入玉门矣。故汉高分羹之语,乃孝子之变声;郭登有君之谢,实忠臣之苦节。英宗不感生还,反疑予敌。谦死东曹,登贬南都,忠臣义士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赵中男:王振的专权和明英宗的无能导致了土木之变的惨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瞻基那些能干的老臣和经过调整完善的社 会制度,几乎无力阻止这一惨败。从这个意义上讲,土木之变是宣德时期政治隐患(边疆、武备、阉祸)的总爆发,既是封建制度的悲剧,也是瞻基个人的悲剧。

张廷玉等《明史》: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沙丘之变”李斯为什么要帮胡亥篡改遗诏?李斯是他女婿他为什么不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李斯,风云人物

    李斯作为“千古第一相”,他为什么要协助赵高将扶苏逼死,扶持秦二世继位呢?恐怕其中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李斯是秦国丞相,秦始皇不在后理应他的权利最大,如果李斯能够坚持立场,阻止赵高的阴谋,或许此后千年的历史都将因此改写。那李斯最后为什么会同意赵高,并且加入他的阵营呢?这次就为大家分析下李斯当时到底

  • 吕产:西汉相国之一,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吕产,秦末汉初时期人物,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产曾任洨侯。其父周吕侯吕泽为国家战事而死,其兄吕台为郦侯。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嗣为惠帝。惠帝软弱,大事多决于吕后。前188年,惠帝死,吕后临朝称制,大封诸吕,吕产入掌禁军。在叛乱中被

  • 她贵为皇后却没有地位,最后家族因她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成君,汉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有着有着上下五千年,绝大多数都处在王朝统治的时期。在历史长河当中,没有一个王朝能经久不衰,皇帝更是轮流做。而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些制度,其中女子地位低下是整个古代从来没有变过的道理。即使出生在达官贵人家里的孩子也不能决定自身的命运,甚至皇帝的女儿,作为公主也只能被赐婚,而不能自由恋爱。

  • 公孙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公孙贺,西汉将领,汉武帝时期丞相,封葛绎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胶东王刘彻立为太子,选为太子舍人。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迁太仆。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后以太仆之职出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

  • 朱由榔是怎么断送南明的?只因抠门不给缅甸国王送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由榔,明朝,风云人物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崇祯皇帝被迫吊死煤山。明朝的大臣们在南方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在广东称帝,但是没多久清军就攻入广东,随后朱由榔又被迫逃往贵州、广西、云南等地。谁曾想,刚在云南建都的朱由检在就被清军三路大军追到了云南。穷途末路的朱由榔只好听从身边大臣的建议,逃

  • 明朝名将廖永忠一生有何作为?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还有一个哥哥叫作廖永安也是朱元璋麾下的得力干将,兄弟两人的性格都是属于那种比较豪迈的,胸中常常怀有大志,不甘于只是保卫乡里的勇士,他们深知要想在乱世之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

  • 黄霸:西汉丞相之一,为官清廉政绩突出,是循吏的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汉武帝末年,捐

  • 历史上的三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差别?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三国志》和一些民间故事杂糅而写成的小说,这部巨著是秉承着“七分实事,三分演绎”而编写的,因此故人对它的评价多为“使观者往往为之惑乱。”也正因为《三国演义》一书

  • 西魏废帝元钦最钟情的人是谁?最忠贞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元钦,南北朝,风云人物

    从汉武帝、汉元帝开始,后宫嫔妃数目不断增多,多达三千嫔妃,于是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于是又称“三千佳丽”。然而,在南北朝时的西魏废帝元钦,一生却只钟情宇文云英。公元535年,元钦以嫡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当时的西魏大将宇文泰

  •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晚年平安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清朝最无私的皇后,晚年平安幸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古代的制度非常的森严,皇后作为后宫的主人,负责所有后宫的事情,有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够插手后宫的事情。所以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贤良淑德的女子才能够成为皇后。而按照当时的规定来说,皇后生下的孩子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是清朝时期有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