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刺股”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苏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苏秦刺股”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苏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1/26 4:49:45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我们以前也听过很多遍了,这两个故事常用来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读书,才会有一个好的成就。一些古书记载当中,的确有“苏秦刺股”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苏秦后来的确有非常大的成就,那么关于他还有哪些故事?除了苏秦刺股,苏秦还有怎样的经历,他后来的结局又是什么?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师出鬼谷子,学成后在外游历多年不得志,生活过的穷困潦倒。不过苏秦没有放弃,失败而归之后他更加努力的学习,一年后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的赏识,遇见伯乐的苏秦便从此开始有了用武之地,开始他游说列国合纵六国的壮举。

苏秦,字季子,河南雒阳(也就是洛阳)人,出生年月不详,是战国时期着名的纵横家、外交家,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谋略家。苏秦起初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学成后外出游历,但是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得到用武之地,反而因为处处游历而过的窘迫难堪。

后来,苏秦返回故里,苦苦钻研《阴符》,从中学习了治理国家,稳定天下局势,维持各诸侯和平共处的策略,那就是合纵联盟,苏秦认为,凭借这个计策必定能游说列国,而自己也可以大展宏图了。于是苏秦的第二次游历开始了。

首先在洛阳求见周王室的周显王,可是周显王并不信任苏秦,所以没有采取他的计策,后来苏秦又来到秦国和赵国,都没有游说成功。之后苏秦离开赵国来到燕国,这一次他遇到了正主。他向燕文侯仔细分析了燕国的地理局势和与赵国之间存在的隐患,句句在理,调理清晰。燕文侯觉得苏秦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采用了苏秦建议的合纵计划,于是苏秦听从燕文侯的命令游说列国。

这次游说列国,苏秦第一个选择的就是赵国,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赵国,此时他也非常详细的分析了赵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局势,中肯的话语打动了赵国的赵肃侯,这一次苏秦成功说服赵国加入联盟,成功推行了合纵计划的第一步。之后苏秦又相继去到韩、魏、齐、楚,这四个诸侯都同意了苏秦的合纵计划,于是六国建立盟约,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担任六国国相,佩戴六国的相印,如此殊荣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成功合纵是苏秦人生的最高点,可是在六国联盟十五年之后,盟约破裂,而之后的苏秦也再无什么过人的功绩,反而变得昏庸荒淫,甚至还与燕易王的母亲私通,最后遇刺身亡。苏秦合纵六国的故事天下皆知,这一成就让他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但其实这些耀眼的功勋都是苏秦日夜刻苦学习得到的成果。

有一个故事就很好的描述了苏秦刻苦学习的精神,苏秦刺股的故事,主要讲了苏秦在学习时候的事情。

苏秦刺股的故事选自《战国策 秦策》,主要讲诉了他初次游说秦国之后穷困潦倒的生活,以及失败而归之后的刻苦学习的事情。

话说苏秦最初游说秦国,多次上奏都得不到采用,在秦国的那段时间,苏秦已经花掉了所有积蓄,就连衣服破了都没钱买,生活的窘迫在加上屡不得志,苏秦只能返回家乡准备东山再起。

窘迫的苏秦回到洛阳老家之后,家里人都不正眼看他,到了家里没人帮他做饭,就连妻子也不理睬他,苏秦心灰意冷,于是在家整日钻研,熟读各种书。每天无日无夜的苦读,有时候实在累的打盹,苏秦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持续的苦读一年后苏秦再次离家出发去游说列国。

这一次,苏秦成功得到了燕文侯的赏识,并成功推行了合纵的计划,联合了六个,成为六国相国。此时的苏秦已经是六个国家的相国,身份非常高贵,想要追随他的人很多,很多贤才都投奔他来,走到哪里都是一群人在呐喊。一次,苏秦路过老家洛阳,家里亲人听说他回来了,就出门三十多里去迎接,苏秦的妻子、嫂子,此时对他是毕恭毕敬,看到这种情况,苏秦问他的嫂嫂说:“嫂嫂当初为什么趾高气扬的,现在却又卑躬屈膝了呢?”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的故事后来成为刻苦学习的典范,东汉时期的孙敬悬梁刺股大概也就是效仿苏秦,想要刻苦学习的吧!

苏秦就不得志,以刺股来警醒自己要刻苦学习,最终成功学有所成,悟出了合纵论。苏秦提出的合纵思想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合纵论的意思就是合众弱以抵一强,在当时各诸侯割据占天下,而唯秦国独大的情况下,合纵论是完全吻合当时局势的军事策略。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62] 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

标签: 战国苏秦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关胜是什么结局?恶斗悍将力保不失,却死于暗器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胜,宋朝,风云人物

    大家好,说起梁山五虎将关胜的悲惨结局:恶斗悍将力保不失,却死于暗器之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水浒传》中,大刀关胜是个非常突出的人物。他顶着关羽后代的光环,长相、性格特点、使用的武器都和先祖一模一样,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那么,这样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在《荡寇志》中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尽管《荡寇

  • 楼船将军杨仆为什么要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三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仆,汉朝,风云人物

    在汉武帝之前,函谷关本来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一代,在战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国因为拥有函谷关,东方的六国无法攻进函谷关,因而六国把秦国无可奈何。而秦国则可以有恃无恐地出兵进攻东方六国,最后把六国一个个消灭。但是,汉武帝的时候,楼船将军杨仆却做了一件事,他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了三百里,移到了现在的洛

  • 明朝开国将领蓝玉简介: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而名震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年羹尧被处死后,他的妻儿下场是什么?手段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年羹尧,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古代的皇帝的上位,身边大多都会有着很多的文臣武将的拥护。但是有的臣子在辅佐皇帝上位后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居功自傲。最后这些臣子的结局就是惨被杀害,甚至连累家人。清朝的雍正的上位史就是这样,有一个人在雍正的上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最后功高盖主,惨被杀害。他死后雍正这样对待他的子女,何其残

  • 李泰作为李世民最喜爱的儿子 李泰是怎么和太子之位错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风云人物

    对李世民和李承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被李世民废除之位后,李泰原本可以坐上太子之位,李泰最后是什么错过的?公元643年,大唐的朝堂风云变幻,原本当太子当得好好的李承乾,突然被唐太宗李世民贬为庶人。此时的李世民年纪已经很大了,况且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储君。所以在废掉李承乾

  • 为什么会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嘉,三国,风云人物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郭嘉,堪称在三国历史中,是非常传奇的一位。概括来言,郭嘉有两个特殊。第一个是,皆知曹操哭过一文一武的两位手下,武将是宛城为救他而丧命的典韦,文臣(谋士)则是郭嘉!这其实就证明了郭嘉在曹操心目中地位的特殊。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郭嘉不但是知己谋士,还想着把郭嘉留给继承人,却是英年

  • 曹丕能成功上位靠的是谁?一个位列三公,一个死后被谥为丑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先是继承魏王之位,之后又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是,如果我们熟读汉末三国史,便不难得知,其实曹丕并不是曹操最满意的继承人。最初的时候,曹操没有嫡子,于是将由正妻丁氏抚养的长子曹昂,默认为了继承人。之后曹昂战死,丁夫人离开曹操,曹丕的母亲卞夫成了曹操的正妻,于

  • 孙权杀了关羽之后 孙权为什么还把头送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的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杀了关羽,将头颅送给了曹操,这是一波什么骚操作?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曹操非常的狼狈,而有三个人都迎来了高光时刻,那就是刘备、关羽、孙权,所不同的是,关羽和刘备的高光转瞬即逝,而孙权虽然胜利

  • 佟佳·哈哈纳扎青本是努尔哈赤的原配,为什么到最后却很少提及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佟佳·哈哈纳扎青,清朝,风云人物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他曾起兵一致了女真、树立了后金,为清朝的树立立下了不可估量的劳绩,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有16个后妃,在《清史稿》中记载有14位,未将两位殉葬的庶妃记进去。在这么多妃子中,大家熟悉的多半都是大妃阿巴亥以及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尽管这两人都是努尔哈赤的嫡妻,但却都不是他的原配,努尔

  • 刘备早年的时候连年征战 刘备的军费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军费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多年征战,军费是从何而来?大家都了解,打仗是很费钱的,而三国时期基本天天都在打仗,相应的也是需要很大的经济为基础的。而我们熟知的曹魏,曹操早早的就采用屯田制,士兵分批次的种田,训练打仗两不误,也为曹操后来的争霸天下攒足资本,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