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皇帝之所以会自称“孤”、“寡人”、“朕”很大一部分原因
也与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时代的变化往往也会发生差异,作为皇帝独有的称呼,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不敢轻易亵渎,在那个奴隶制时代,国家也并不像现如今的这样错综复杂,也就是简单的氏族集合,作为能称之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比如商纣王,以及后来神武的周武王,他们就是那一时期的典型代表,那么商纣王为什么会把自己称为“孤”呢?
按照“孤”本来的字面意思理解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在幼年丧父或者失去母亲的孩子,后来经过自己不懈努力,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也算得上小有成就的诸侯王,他们对自己的称呼,如果按照“孤独”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换位思考还是挺能理解“孤”王的心情的。或许没有当过王,我们有没有当过皇帝,自然就对那种身居高位的情形不能感同身受。
但其实我们可以等同类比,实际生活中,要是我们在某一方面取得极高的成就,或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钻研到一定的高度,往往会越走越窄,越来越孤独,有时候即使自己有重大发现或突破,才发现身边居然没有可以分享喜悦的人。
但身为孤王,我觉得他们的孤独主要来自于:看惯了太多的阿谀奉承,身边也极少有人说真话,能够听懂自己心声的,几乎可以说没有,许多人与自己交好,也是因为自己的权力或者是有求于自己,很难得到别人真实情感的流露,完全成了一个权力结合器,正常人该有的七情六欲,仿佛置若罔闻。
直到后来的战国时期,有人自称为朕,但是当时的朕可不是皇帝的专属称呼大部分人都可以支撑,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在诗中自称为朕,当时也算一种比较平民化的称呼,更多代表我自己的意思,但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表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有别于皇帝与普通民众,再加上“朕”与“政治”的“政”谐音,所以秦始皇名称作为始皇帝,也特此这样称呼自己,但与此同时,他也不允许天下普通人人再自称为朕。
也可能是当时处于过渡期
尽管秦始皇有着这样的规定,也可能是为了避嫌,毕竟当时这个称呼一时半会也是纠正不过来的,秦始皇后来又改回了他自己此前的称呼,当时6国还没有统一的时候,各诸侯王都自称为寡人,一来叫着顺口,二来秦始皇统一大秦之后,自然也就没有其他诸侯王来抢着用这个称呼了,所以这也就成了秦始皇的专用称呼。
至于往后历朝历代皇帝都自称为朕,也就自秦朝之后历代沿用当时的普通民众有了普遍的共识,这个字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胡乱称呼了,作为皇帝的专有名词,再乱叫也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养成习惯,就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了!
无论是“孤”还是“寡人”?都有点自我嘲讽的味道,也可能后来皇帝觉得这样称呼不同,自然也就逐渐改口,感觉还是朕叫着比较舒服!最终达成普遍共识。
纣王称自己为孤,秦始皇称寡人,其他皇帝称朕,这是因为古代皇帝的制度不停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纣王那个时候建立的制度都是称自己为孤,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就把制度改了,称自己为寡人,后面制度再进行改变,皇帝都称自己为朕了,这就是制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