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是不是《山海经》?

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是不是《山海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20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2:38

《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从”。最过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别软,最听妲己的话,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史书记载,他还将九侯、鄂侯两位臣公一个剁成肉酱,另一个做成肉干;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炮烙”,但他很聪明,马上服软,并献给纣王“美女奇物善马”以及自己的洛西领地,纣王这才松口,把他放了。后来,有点头脑的大臣装疯的装疯,卖傻的卖傻,投敌的投敌,流放的流放。他们真有这么坏吗?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都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这样论调已经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但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早在春秋时期,子贡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当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酒池面积上大做文章,说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样的想象力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不是个好鸟,形容得再**、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对此,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关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那么,为什么纣王会被描述得如此不堪呢?这不得不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他便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同时,他还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的毛病。身为一个君王、一个英雄、一个男人,这些毛病也不算太大的毛病,绝非后人夸张得那么荒淫无耻。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那个朝代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也就是说这可能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也不足以亡国。如果说他的时代刑罚过重,也欠客观和公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文明执法,用电椅或静脉注射吧?在此,不妨以事实说明。《尚书大禹谟》里载,夏朝已有“五刑”制度和“夏台”监狱。除了砍头外,那时还有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车裂、腰斩、绞杀、烧死、弃市、灭族等各类残酷的刑罚。也就是说,这些刑罚并不是商纣王独创发明的。该不该对他的政敌或罪犯处以这样的刑罚,那就是司法制度的问题了。再举个例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刑罚。《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是轻罪重判,当时子贡以为罪轻而罚太重,便去问孔子。孔子却认为制定此种刑罚的人是了解治国道理的。因为如果扬灰时恰遇过路人,使其满面蒙尘,那此人必定发怒,怒就会斗殴,因殴斗罪,按当时法律要灭三族。所以,弃灰于道看来过错轻,实则重,这样的重刑很有道理。因此,《尚书康诰》才会赞曰“殷罚有伦”。这就说明,商朝的刑罚看似野蛮,但有合理之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也就是说,他绝不是无道之君,可他为什么还是失败呢?纣王的罪恶确实是文人们一步步升级了的。根据史料分析,除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周武王发动的政变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机性。当初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可能只是政见不同罢了,但对微子(他的亲哥哥)却没有防备。后来微子竟背叛了他的兄弟和国家,引狼入室,难怪毛泽东都骂他是个汉(商)奸,感叹“微子最坏!”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还有“象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他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稍作休整,纣王立马发兵东夷,计划一劳永逸地除掉东部威胁,永绝后患。凭着优势兵力,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几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传》评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缓过神来的周武王根据纣王亲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正如《尚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后来,商朝的遗民很不服气,在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带领下起来造反。周人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这场暴乱镇压下去,由此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评判。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不能总“以成败论英雄”。最最不能的,就是把无辜的女人也扯进来,恣意涂抹,胡乱辱骂。

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不是《山海经》,据《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朝的历史小故事,谁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灭夏建国汤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商族在灭夏前尚处于氏族社会末期。此时商族内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剥削等现象亦早已产生,但相对于夏王朝的统治来说要宽松、缓和得多。汤亦注意取得国内的拥护和支持。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2、武丁中兴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

  • 武王伐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我要说,帝辛(纣王)虽然昏庸,但比起武王,仍有帝王之风与尊严,妲己虽然是祸水,但她对帝辛却是真心的,两人最后在武王攻破朝歌时是在鹿台上放火自尽的,保留了商朝帝王的尊严。如今什么封神演义的电视剧全部是后人杜撰的,将武王神魔化了,不足信。

  • 关于商朝的故事,比如纣王,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一开始还是很繁盛的,到了商纣时期,因为纣王的残暴所以才有了仁义之师周武王,一个朝代到了灭亡事情上天就会派一个人来取代它,传说就是因为纣王贪恋女娲娘娘的美色出言不逊,惹怒了女娲因此派了个绝色佳人妲己来颠覆商朝,妲己和纣王一样,狼狈为奸,残害忠良,造成生灵涂炭,连他的比干王叔都被挖掉了心,天怒人怨,

  • 周文王为了反抗商纣王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周人灭商是的布局非常久远,甚至在文王之前数代国君就开始着手准备,到姬昌执掌西岐时开始慢慢发动。他首先扩张周人的势力,用拉拢和征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扩张,到其晚年的时候,天下诸侯中据说有三分之二成为了其臣属或者盟友。其次,他打起道德旗帜,树立自己仁义无双的形象,宣扬殷纣王的荒淫无道,在舆论上占据制高点

  • 周文王被拘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想传,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后,被关在里(yǒulǐ,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处)。殷纣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姬昌被囚禁7年的这段时间里,就推演伏羲氏所画出的八个“三画卦”,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通过推演,把“三画卦”两两相叠(我们

  • 哪吒闹海的故事,商朝有个纣王昏庸无道残害忠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建议你去看看《封神演义》,书里写的很精彩。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见此恶徒

  • 纣王和妲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和妲己的故事:传说苏妲己是元始天尊用来改变历史的一个傀儡,乃千年九尾狐狸幻化成人,妩媚动人,是仙界首屈一指的仙女。下界后与九头雉鸡精喜媚和玉石琵琶精王贵人结为姐妹,三人一同进入殷商皇宫,并且妲己成为了纣王的王后。从此以后,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变得荒淫残暴逼,逼走黄飞虎,害死了原配姜王后,逼走两位

  • 周文王是怎样被商殷纣王又释放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商殷纣王看到周的势力越来越强,十分害怕,就找个理由把周文王找来,囚禁在里(今河南省淇县西北)。周文王的臣子为了搭救文王,搜罗了美女、宝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并买通商朝的大臣,请他在纣王面前求情。纣王很贪财,又喜欢美女。他得了礼物,听了大臣的话,把文王释放了。周文王要夺无道昏君殷纣王的天下,解救受苦受难的

  • 历史上有商纣王吗?如果有那些神话又怎么说的同呢。而且什么二郎神什么的,都是谁想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历史上有商纣王2、封神演义是明朝许仲琳写的一本神话小说,只是把背景放到了商纣王身上。3、二郎神传说古已有之,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商纣王死后被封为“天喜星”。《封神演义》中的商纣王自焚在摘星楼后,姜太公怜其才兼文武。只因纵淫听谗,才落得如此下场,便在封神时封他一个“天喜星”,专司襄办民间嫁娶的大喜事。

  • 作文素材大全关于商纣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