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纣王真的是自焚而死的吗?

商纣王真的是自焚而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9 更新时间:2024/2/20 0:33:46

帝辛,本名受德,后世称商纣王。他在位共30年,是商朝的亡国之君,最后在鹿台自焚

而死。

帝乙病死后,本该册立长子为国君,但因为启的母亲身份比较卑微,故没有实现,而

是册立他的次子辛为君。帝辛即位后,建都城于沫,改沫邑为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帝辛继承王位之后,前期比较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经济得到了恢复。

他继续攻打东夷各部,打败了东夷的势力,并把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张,曾把商朝势力推进

到了江淮一带。商朝讨伐徐夷的胜利,使商朝的国土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张,其领域到达今天

的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帝辛对东夷部落的战争,保证了商朝暂时性的

安全。帝辛一统东南各部落以后,客观上使东南各部落受到了先进文明的熏陶,推动了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帝辛敢于革除旧的弊端,每一次出征时,对被俘虏的战俘和奴隶,帝辛做出了这样的

决定,不再将其杀死,而是让他们参军作战、参加劳动,这样不但可以补充兵源,还可以

为商朝君王服务。他不再祭祀鬼神,而是蔑视神权,不断地革除憋端,选贤任能,挑选人

才,在立后选妃上,不论身份贫贱还是高贵,都一视同仁,并立苏护之女苏妲己为后,对

她宠爱有加。

但是,帝辛在位后期,居功自傲,奢侈浪费,他造酒为池,悬肉为林,暴殄天物,害虐

臣民,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日益空虚。他刚愎自用,根本听不进谏臣们的意见,后

又杀大臣比干,囚箕子,做出了许多昏庸之事。

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属国首领周武王联合西方小国对商朝发起了进攻,史称“牧野之

战”,结果商兵不战而倒,周朝获得了大批的俘虏,商纣王登上了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

于火而死”,商朝灭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纣之恶,不如今之恶也。原话忘了谁能修正,并还商纣一真实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其实商纣很有作为攻打别的部落的时候被人偷袭只得离开大军回答都城组织奴隶战斗结果失败了

  • 商朝皇帝列表顺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皇帝顺序:商汤(商朝第一个帝王,黄帝后裔,曾辅佐大禹治水,封于商地,故名商族,汤为商族首领,在位30年,公元前1617-前1588年)太丁(本应商朝第二位帝王,汤之子,未继位即死)外丙(商朝第二位帝王,汤次子,太丁之弟)仲壬(商朝第三位帝王,汤之子,外丙之弟)太甲(商朝第四位帝王,汤之嫡长孙,太

  • 一次性筷子的厉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有一天,有两个人在船上吃饭,后来有一个人提出要来一次吃饭比赛,比谁吃的快,后来另一个人从他身旁的一可树上折了两根树枝来吃,赢得了比赛.结果着件事情传了出去,就被后人把两根树枝叫做了快子,但有考虑到快子是用竹子或是树枝做的,就把快该成了筷.才有了今天的筷子.希望能帮到你商朝没有皇帝,

  • 与商纣王有关的四个成语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酒池肉林典故:纣王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装满池子,把各种动物的肉割成一大块一大块挂在树林里,这就是所谓的“酒池肉林”,以便一边游玩,一边随意吃喝。同时又叫体男女互相追逐嬉戏,生活靡烂荒淫至极。因此,这个成语就是形容极端荒淫腐化、奢侈糜烂的生活。2、助纣为虐典故: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而飞廉、恶来父

  • 《三兄弟折筷子》的故事谁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兄弟拿起一根筷子,一下子就将它折断了.后来他们接过一捆筷子,那就不一样了,谁都折不断筷子.于是,三兄弟明白了,筷子是这样,人和人更是这样,团结在一起,力量就大了.”

  • 商纣王降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这是纣王进香的时候花痴女娲,然后写的“淫诗”女娲因此感到被亵渎,引发了整个封神演绎的故事,你可以去看封神榜

  • 商纣王真的是无能之辈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讲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下,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神话故事,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残暴君王,他好酒、淫乐、宠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不敬祖先,亲奸佞远贤臣等等,罪行馨竹难书。最终,牧野之战将士们临阵倒戈,失去

  • 帝乙为何传位商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公元前1101年前1076年),死后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朝歌,今河南淇县),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 一双筷子和十双筷子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Unitedwestand,dividedwefall.(团结则存,分裂则亡)一双筷子易折,十双筷子不易断。这篇寓言告诉我人分裂导致失败,团结才能力量的道理。从前有一个人,有好几个儿子,他们经常发生争吵,这个人费了很大的劲,也无法让他的儿子们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于是

  • 考古最早确认的商朝君王是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中国历史纪年问题。中国史学界原来一向以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作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但历史学界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中国历史确切纪年向前推了几千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6年5月正式启动,目标就是建立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和共和以前的西周的年代学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