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先说说关于“崂山”由来的传说。崂山,古称劳山、牢山、辅唐山、鳌山等名,崂山之名的由来,据说和始皇有关。传当年始皇欲登崂山,文武百官闻之,鉴于山路险峻,为了使始皇不至于太过辛苦劳顿,便开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于山上开路架桥。因崂山地处齐境,齐民最是劳苦,故给“山”加一“劳”字,成为“崂山”。
再说说始皇因何登崂山。简单地说,就是为了遇神仙,求长生不老方。
提到神仙和长生不老方,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安期生。安期生,人称千岁公,方仙道创始人。据传他得道成仙,仙位或与彭祖四皓相等。关于安期生和始皇的故事,晋皇甫谧《高士传》也有记载:“安期生者,琅琊人也,受学河上丈人,卖药海边,老而不仕,时人谓之千岁公。秦始皇东游,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直数千万”。
而河上丈人又是什么人,史料上也有记载,《史记乐毅列传论》中提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
就是说,河上丈人是个学问高深的老师,教的是皇帝和老子这样的学说,而老子正是道家的创始人。安期生从师河上丈人那里习得皇帝、老子的学问,后卖药东海边。始皇东游琅琊之时,曾与安期生畅谈三日三夜,因安期生所谈其言高、其旨远、博而有证,始皇甚欢,赐金数千万给他,但传说安期生皆置之琅琊阜乡亭而去,以赤玉一量为报,留书曰:复数千载,求我于蓬莱山。
始皇谴使者数人入海,未到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始皇终不死心,之后又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出海寻找,最终也没有找来长生不老方,倒是术士徐福怕回来性命不保,干脆就带三千童男童女留在海外,繁衍生息,再也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