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排列方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秦兵马俑博物馆官长袁仲一解释说:“一来,为的是更好地保护文物,二来,因为把整个军阵全部清出地面,起码需要5~7年的功夫。这样做的好处是游客既可以参观到二号坑局部的风采,有可以亲眼看到二号坑的挖掘工作。”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马1车。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从2个坑的布局和阵法看,二号坑阵式复杂,兵种齐全,是对阵的中坚力量。这种编组方法在兵书上叫作“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偶落钩连,折曲相对。”《孙膑兵法》说:“在骑与战者,分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反则广其弩”,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百战不殆。二号坑是这位古代军事家的理论图解。
更多文章
范蠡卖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史料记载,战国名相范蠡(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协助越王击败吴王夫差后携西施泛舟于五湖而不知所终,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在初出茅庐尚未谋得一官半爵时,曾将政治上的合纵之术运用到商业中,成功获得入世第一桶金。时值诸侯割据、战事不断,范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吴越一带需要大量战马;同时北方多牧场,马匹便宜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兵马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
关于秦始皇嬴政的故事150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先攻克成皋,沿黄河向东推进,撕开韩赵魏楚的联防。继而北上,切断韩魏联络,然后灭韩吞赵,伺机灭燕。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因为韩国的实
秦始皇为啥追求长生不老,然而秦始皇的故事被编制很多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在那里他一直流连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告诉秦始皇这个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他是当地的一个方士,听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三座仙山。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派徐福带领
秦始皇的真正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简单说就是王室的人造成身世不详的人就是司马迁他在他的著作《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的是异人的种而在《吕不韦列传》中写的是吕不韦的种我个人认为是异人的因为吕不韦想的是老婆怀孕的时候给异人但他凭什么知道生下来的是男孩还有异人难道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
秦始皇嬴政究竟是秦庄襄王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秦庄襄王自己都搞不懂嬴政是不是他亲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献姬一说没问题,但这种事在古代不稀奇,送过去的女人生儿子更不稀奇。据史记记载赵姬嫁给异人后“期年而生”嬴政,“期年”要么是足月,要么是满一年,从时间上看,嬴政应该是异人的儿子。秦庄襄王又不是光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有所怀疑,干嘛不立别的儿子为太子?吕不韦再有恩,以国家为酬劳也过了,反之,不这么做,吕不韦
[求助]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这件事我有个印象,好像是个民间传说,我记得我听的是七十岁不死活埋,说秦始皇想把老人都活埋,也不是哪个大臣劝谏给秦始皇举了个例子证明了有些事必须有经验的老人才能干,就这样使秦始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估计不会是史实,秦始皇手底下好几个大将都很老的,全埋了谁帮他打江山呀!哈哈秦始皇
秦始皇的著名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都有副
秦始皇和刘邦,仅差三岁的两朝皇帝,为何给人感觉差距如此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和汉高祖刘邦都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很重要的帝王,两个虽然是只相差三岁,但是他们俩活跃的年代中间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属于一个时代的人。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13岁被立为秦王,22岁亲政,粉碎的叛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秦相之职,其后耗时10年,兼并六国,继而平定百越,统
秦始皇和刘邦谁更伟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万古一帝刘邦,没有刘邦,秦始皇就是白忙!】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原创,严禁抄袭剽窃。【秦始皇很伟大,刘邦更伟大。】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比第二伟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第二比第一更伟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大一统局面,他真的非常伟大,被称为“千古一帝”。但是很快秦帝国就灭亡并且分裂了,如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