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刘邦是大汉的开国皇帝,他是从一个丝逆袭成一代帝王的。
可以说若是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刘邦的皇位。
刘邦为何能够当上皇帝,或者说刘邦为何有了当皇帝的野心,说白了就是从他见到秦始皇的那一刻开始,他才知道原来当皇帝是如此的风光的。
见了秦始皇之后,他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尽管说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是,他的内心肯定是有这个想法的。
否则,后来他也不可能起义闹革命!
大家都知道,刘邦说过一句名言:“大丈夫就应如此”,这一句话就是刘邦在见到秦始皇时候说的。
他当时真的被秦始皇出行的阵容给震撼到了,他没有想到当皇帝竟然能够如此的拉风。
项羽见到秦始皇的时候,也是说过一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之”。似乎,项羽说的这一句话更加狂妄。
这也说明项羽和刘邦是有一样的想法的,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只不过他们的表达是不一样的。
刘邦的表达更保守一些,项羽的表达更容易引火烧身!
那么,刘邦是如何见到的秦始皇的呢?
那一年刘邦见秦始皇的时候,是去都城咸阳服徭役。正是在这里让他这个乡巴佬长了见识,见到了大秦帝国的皇帝的。
也正是见到秦始皇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沛县,在这里他的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家都是同龄人,看看秦始皇,再看看自己,同样都是男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事实上秦始皇和刘邦他们是属于一代人,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只不过秦始皇活的时间比较短,他是在五十岁的时候驾崩的。
秦始皇驾崩之后,刘邦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因此,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刘邦和秦始皇是不同时期的人一样。正是刘邦见了秦始皇后,他把秦始皇当作了自己的偶像的。
当然了秦始皇也是他以后的奋斗目标,能够活成偶像的样子,才是最酷的。
事实上刘邦在崇拜秦始皇之前,他还崇拜另一个人,这个人也是刘邦终生都追随的偶像,他就是战国时期的信陵君。
刘邦小的时候是听过信陵君的美名,尤其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真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甚广。
刘邦非常仰慕信陵君,并且愿意追随在信陵君的帐下。
可惜的是到了刘邦长大之后,信陵君就死了,他想要动身追随信陵君的时候,就得知了信陵君死亡的消息。
不过,刘邦一直对信陵君没有死心,他到了信陵君的家乡大梁,知道了信陵君的门客当中有一个叫张耳的名士。
刘邦一听张耳是跟随过信陵君的人,肯定是差不了的。因此,刘邦就投到了张耳的门下,成为了张耳的门客。
这个张耳在秦末大乱的时候,也成为了刘邦的部下,韩信拿下赵国之后,就是把张耳封为了赵王。
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还把自己的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也就是张敖。
可见,刘邦对信陵君追捧到什么程度。就是因为张耳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他就对张耳如此的敬重。
这也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吧!
我们都知道,信陵君是魏国大梁人,刘邦在当了皇帝之后,只要是经过魏国大梁,他必须要祭祀信陵君。
公元前195年,刘邦最后一次到了大梁,祭祀完信陵君之后,刘邦为信陵君设置了五户人家,来专门为信陵君守墓。
同时,刘邦还找了信陵君的后人,到朝中去做官。这就是刘邦作为一个粉丝,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所做的事情。
只不过刘邦的两个偶像,一个是被他打压的,一个是被他追捧的。正是因为打压了秦始皇的后人,所以他才可以当皇帝的。
也正是因为他当了皇帝,所以,他才能把信陵君的后人捧在手心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