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语典故心解之四十四:纣为象箸

成语典故心解之四十四:纣为象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11

焚书坑儒[读音][fénshūkēngrú][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出处]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

商朝的时候有筷子吗?

不假筷子起源的传说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堂堂中华古国,都找不到记载这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点滴文字资料,也许是我们的先民当时缺少文字,或是记录筷子的书籍佚失殆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4个字。当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证材料。笔者曾先后在我市收集到3则有关筷子起源的传说。姜子牙与筷子这一传说流传于我市的孟州等地,《怀庆府志》卷23《人物流寓》引《史记》载:“吕望(注:姜子牙也称姜太公,本名叫姜尚,从其封姓也叫吕尚,号为太公望,因此史籍中又称其为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昔之孟津,今之孟县。”由此可知,姜子牙在出山之前,主要就是在淇县至孟县这一带隐居。传说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着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然看见丝竹咝咝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着,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着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民间以竹为筷。妲已与筷子这个传说流传于我市的温县、博爱及其山阳区的恩村一带。妲己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苏护是温县人,其内都在今博爱县境内。苏护送妲己到朝歌去,途经恩村(注:古为恩州驿)住宿。直到现在,在恩村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故事。今恩村一街东南的瓮涧河西侧,曾有一大土冢,叫“妲己冢”或“狐仙冢”,当地人叫“冢古堆”。传说商纣正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桌前。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已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憨敞封缎莩等凤劝脯滑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这则传说,不像第一个传说充满着神话色彩,而比较贴近生活,有某些现实意义,但依然富于传奇性,也与史实不符。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商墓中发掘出的钢箸(筷),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已创造,应是更早的产物。大禹与筷子这个传说流传于我市的沁阳及其山阳区的恩村一带。禹治水,史籍有大量记载。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曾在现在的恩村奋力治水,便加封村名为鲧镇。大禹治水最艰难、花费时间最长也是最后取得成功的地方是在覃怀(大禹定九州时焦作名为覃怀)。覃怀位于太行山南麓,沁水等大小河流出山后,汇在覃怀,形成大泽。更由于黄河行至今武陟境内时,地势平坦,落差减小,造成河道淤积,河水便肆意漫流,与大泽之水汇在一起,形成了“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的洪水。只有把覃怀的水排下去,九州中心冀州人民才能免于灾难,同时黄河的上下游才能减少水患。大禹指挥着治水大军,在覃怀奋战多年,从武陟开始,沿着黄河的主河道向东北一直疏导到横着的漳河,然后向东导入大海,终于将覃怀境内的大水治理下去了。《禹贡》所提到的“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就是记录这段史实的。“底”音同“止”,意即“达到、完成”;“衡”通“横”;该句意思是说,大禹治理覃怀洪水的功绩,到横着的漳河那里。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虽然“传说”主要是通过某种历史素材来表现人民郡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严格地再现历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的最初过程,使当今的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情形。它比姜子牙和妲已制筷传说显得更纯朴和具有真实感,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促成筷子诞生,最主要的契机应是熟食烫手。上古时代,因无金属器具,再因兽骨较短、极脆、加工不易,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正因如此,小棍、细竹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逐渐出现。这是人类在特殊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规律。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研究.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即使经过4000余年的发展,其原始性依然无法改变。当然,任何传说总是经过历代人民的取舍、剪裁、虚构、夸张、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的,大禹创筷也不例外。它是将数千年百姓逐渐摸索到的制筷过程,集中到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其实,筷箸的诞生,应是先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并非某一人的功劳。不过,筷子可能起源于禹王时代,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摸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和匕共同使用的餐具。参考资料:焦作新闻网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朝的时候有筷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

  • 从“纣为象箸箕子怖”说起中选文从开头纣为象箸的历史故事谈起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编辑历史故事的定义故事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指刚刚发生的故事,比如新闻故事;一种是指未来发生的故事,比如科幻故事;还有一种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比如成语故事。一般来讲,狭义的历史故事就是指第三种,而广义的历史故事除了包括第三种,还包括第一种。那是因

  • 吴刚伐桂的故事(两百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吴刚伐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人间。古时候在杭州的两项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一年冬天,冰封雪冻

  • 武王伐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希望对你有帮助武王伐纣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

  • 关于孔子与象牙筷子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的事!!!只有纣为象箸的典故。《韩非子喻老[1]》纣(殷纣王)为象箸而箕子(纣的叔父)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读音xíng,盛菜羹的器具),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读音shu一声、huo四声。菽,豆类的总称;藿,豆类的叶子。指一般的蔬菜),则必旌(牦牛)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读

  • 刘备一生主要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

  • 人们都说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皇帝,那么商朝的那些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秦统一前,都叫王,而王自称寡人、孤。那时候“朕”人人都可以用。嬴政统一后,李斯说他的功绩比三皇、五帝的功绩都要大很多,所以建议嬴政不再称王,而是称为皇帝,用“朕”作为自称。演义罢了,不可信,小说里程咬金、尉迟恭、徐茂公(李绩)等都被封王,但事实上却没有这回事。而程咬金在高宗时期仅仅是因为一个军事失误

  • 消灭殷商 夺取全国政权 建立了西周王期的第一位帝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周武王。周武王姬发(约前1085年—前1041年),姬姓,名发(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在位15年。姬发继承父亲遗志,约于前1044年消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 周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姬发。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

  • 商朝皇帝及主要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皇帝列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商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