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终年49岁。关于他的死因,千百年以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死于疾病,一说是死于谋杀。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秦始皇是在平原津病倒的,但最后来到一百四十多里外的沙丘养病,此时的秦始皇意识还算比较清晰,因此还能让人写诏书,显然不会突然死亡。沙丘行宫在当时荒凉无比,当年赵武灵王就是在沙丘宫中被活活饿死的。这意味着生病卧床的秦始皇被人谋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赵高弑君的可能性最大,实际上赵高掌管着诏书、玉玺,这意味着谁继承皇位的最关键之处掌握在他的手中。还有一点,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秘不发丧。赵高等人听说扶苏已经自杀了,才让车队日夜兼程回到洛阳,让胡亥即位。然后大开杀戒,先是诛杀蒙氏兄弟,再陷害李斯,并将李斯腰斩。这就免不了“杀人灭口”的嫌疑。
扩展资料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赵高升任丞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始皇
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赢政(前259年—前210年),赢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等。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经历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
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
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