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知道“托梁换柱”典故的来历吗?

你知道“托梁换柱”典故的来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4/1/17 4:20:11

虽有托梁换柱勇,

有勇无谋如匹夫。

安邦定国靠良策,

善政爱民固根基。

慌淫无度乱纲纪,

滥杀无辜激民愤。

关于【托梁换柱】的典故据说:

在秦朝有一天,秦帝乙正在和众大臣商议国事,忽听到一声巨响,大臣们惊而望之,只见大殿主柱裂开,眼看大殿有倒坍之险,这时冲一位武士,不慌不忙,举起双手将大梁托住,等到工匠们将新柱换上,大臣们才松了口气,风险总算过去,帝乙转眼一看,托梁者正是王子帝辛,心大悦,从此非常看重帝辛,后得到重用,由此为帝辛接任帝位埋下伏笔。

帝辛智辨敏捷,臂为过人,勇敢善战。数年后帝乙传位与帝辛,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登位后因慌淫无度,纳妲己为妃,偏信如己之言,沉迷酒色,纳妲己,施暴政滥杀无辜,结果失去天下还搭上了性命。

所以说:匹夫之勇难成大事,治理国家要用智慧,勤政爱民,洁身自好,善于用人。

商纣王真如史书记载的那样残忍暴虐,发明了炮烙等酷刑吗?

法家和儒家历来就是针锋相对的两个学派,一个讲究法治,一个讲求仁治,在走向成熟阶段,秦汉以来,大部分朝代基本上都是外儒内法,因为精英们发现,一个朝代的稳定秩序始终脱不了法令的维护,光靠宣扬仁慈是没办法恐吓那一些亡命之徒的。

但是因为刑罚很多时候都会被滥用,尤其一些酷吏为了达到目的都会不择手段的使用酷刑,譬如唐朝的来俊臣、周兴等人都是靠罗织罪名、严刑峻法来逐步高升的。

提起具体酷刑,很多人都能说一下,五马分尸也就是车裂,凌迟处死,灭族等等自从商鞅或者他人制定就一直延续使用,但是有一些酷刑被发明出来之后,即使后世的酷吏也闻之色变,不得不废弃。

譬如传说中纣王和宠妃妲己一起发明的炮烙,自从商朝灭亡之后,后世王朝很少有把这种刑罚摆到台面上使用的例子,除了一些心理变态的人偶尔为了刺激动用私刑,大多数时候都是其他的刑罚。

之所以被弃用,就是因为太过于残酷,关于炮烙,在实际中记载为纣王和他的宠妃妲己一起研究出来的酷刑,主要适用对象就是那一些看着不顺眼的人,在《封神演义》中,这个对象被固定给了纣王的忠臣。

这一些不长眼的家伙一个个出来谏阻纣王远离狐狸精,而受狐狸精迷惑的纣王反而听信妖言将这一些人施以酷刑,具体办法就是浇筑成铜柱,然后用炭火烧红之后把人绑到烧红的铜柱上,就为了听那撕心裂肺的惨叫。

这一举动使得纣王众叛亲离,后来重要在周人的进攻下商朝灭亡,炮烙也被废止。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后世对炮烙的具体精细化描述越来越丰富,但是还是没有逃脱铜柱和炭火的范畴。

在传说中,炮烙要么是让人走在烧红的铜柱上,要么绑在烧红的铜柱之上,反正无论哪一种财政正确的使用方法,被施行的人始终逃脱不了惨死的结果。

依据传说,这种酷刑是纣王忠臣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为了给武王伐纣寻找合适的借口,让他看起来天怒人怨,最后灭亡顺理成章,毕竟忠臣都害死了,神仙的全部奸臣,不灭亡才怪。

而依据封神演义,这种刑罚是妲己想出来的,她的目的是为了继续迷惑纣王,使得成汤江山自己崩溃,而设计的让商人离心离德的酷刑,这样看,显然就是一种阴谋,为的就是离间纣王君臣。

歪史认为,后世因为以讹传讹的原因,纣王的恶行不断地增加,只要坏事找不到主人和出处的都能扯到他头上,被无限污名化的他自然没办法出来分辨,或许有很多都不是他的恶行,归于他头上。

但是对于炮烙,歪史认为或许就是他制作的,因为当时商王朝内斗白热化,强大的贵族集团和王室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为了恐吓对方,制作这样的刑罚未尝不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字鹏举,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岳飞经人介绍参加了赵构统帅的军队,因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从八品的武官)。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岳飞在澶州(河南濮阳附近)和曹州山东曹县西北两次小胜金军。因赵构重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企图避地东南,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赵构,反对南逃,力请

  • 历史上商纣王昏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商纣王,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形象就是《封神演义》中那个残忍暴虐的昏君形象,受演绎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影响,世人对商纣王的评价往往标签化、极端化。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到底是否昏庸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商纣王是后人给他的恶谥,商纣王的本名是帝辛。由于商朝的当朝史记难觅踪迹,我们只能从后世的一些史料中考察帝辛的

  • 夏桀和商纣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夏桀和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样文武全才。人们对他的了解比夏桀要充分

  • 夏桀与商纣王这两个以残暴著称的君王,相比较之下谁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夸张的皇宫,用黄金铸成的柱子就有九个。皇宫之内,肉堆积得跟山一样,在一个足

  • 纣王在位时做过什么对商朝有益的事?在后来,他为什么毁了商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这个人功大于过。其最大功劳是扩大了殷商的地域,东至沿海,西至西域,即今之新疆以西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一些地方等。比如,他让他的妻子妇好,就率兵拿下了对商朝有威胁的西域几个强国。在治理国家上也有一套。在刚登王位时还有仁政的一面。比如放手并支持让位于今陕西西府的周族发展,周族得以强大后,纣王发

  • 商纣王时期,为什么力量弱小的周人能灭掉强大的殷商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原因大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王时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激化;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王时期,商纣王和商朝内部奴隶主间矛盾激化。后人大多说商纣王的残暴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我们暂且将商纣王是不是一个杀忠臣、爱美女的昏聩君主放到一边。纵观朝代更迭之主要原因,大抵是因为国内矛盾极度激化导致的。要说仅仅是

  •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酒池肉林只是形容商纣王的生活奢靡,但酒池肉林很可能是存在的,不是单纯的夸大。《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此事亦见《韩非子说林》及《语衡语增》。这里面说的主要是三点:第一,存在酒池,第二,存在肉林,第三男女半裸或者全裸在里面追逐玩乐

  • 历史上的纣王真的挖的自己叔叔的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复制的、见笑了。。周幽王三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与后生子伯服。随后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预言说:“大祸就要临头了

  • 谁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