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王,被周所灭后,周人一直将“最不人道的君王”的名号强加于他。但我们认真研究历史的真实状况,会发现这是一桩冤案。
周人说纣王宠信女色,残害忠良、囚禁贤人、酒林肉池等,但这些不是当年汤伐夏时列举的夏桀的罪状吗?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其实真实的纣王还是很有作为的。纣王即位前,国家大事大祭司说了算,王室内部争斗得一团乱麻,周边方国又不断作乱,特别是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人又入侵商朝的地盘。帝辛即位后,先提拔贤能,替代王室政敌,实行政教分离,掌管“问卜”大权的大祭司从此变成了只能做祷告的牧师。稳定了后方,帝辛开始大规模地征鬼方、平西羌。《封神演义》上的“闻仲征北海”就是帝辛征鬼方,给后人留下跟纣王没关系的印象,其实,闻仲此人根本就是杜撰人物。在纣王执政的年代,商朝的疆域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东夷被打得节节败退,使商朝势力延伸到江淮地区。
这么大的贡献却被骂了几千年,实际上就是因为周朝的历史很长,一个被黑了800年的人,向翻案非常难。况且周朝是中国确立古代社会世界观、价值观体系的重要时代,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伦理意识是在那个时代确立的。所以,类似于“助纣为虐”这样的词语早就在中国人心理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