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李斯的“老鼠哲学”?

如何评价李斯的“老鼠哲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11 更新时间:2024/1/21 12:21:11

李斯本来在楚国的上蔡当了一个粮仓主任,科级干部,小日子还不错,自己也比较满意。

李斯是一个聪明人,心细,做事情爱思考。有一次他上厕所的时候,厕所里的老鼠,见到人就吓得四处乱串,其实他们也就是吃吃厕所的屎而已。他又回到自己所管的粮仓,粮仓的老鼠,把家就建在粮食堆里,见到人也不太躲闪。

爱思考的李斯,由这件事一下子受到发,不由不禁发出感慨: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啥意思呢?,一个人一辈子成功不成功,就像这老鼠一样。你要是当了一辈子的厕所老鼠,活的就窝囊,你要是当了粮仓里的老鼠,你活的就成功。悟到这个道理的李斯,立即辞职,离开了上蔡这个小地方,他要到大地方去见世面,他要当一只仓鼠,而绝不满足只在上蔡这个小地方只当一只厕所的鼠。

要想到粮仓当老鼠,那也得有本事。于是李斯就跑去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荀子为师,给自己教本事,本领学成了。在他和自己的老师告别的时候,他给老师表明了自己的最高理想: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兽之视鹿,人面而能强行者耳,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钱没地位,那时最让人看不起的,也就白活了。

荀子听了李斯的话,立刻对自己的这个聪明的弟子表示担忧,李斯走后,他连饭都吃不下去,他给别人预言,李斯用这样的想法做事情,恐怕不能有好结果。

后来李斯到了强大的秦国,并且在秦国干的不错,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现了自己当“仓鼠”的理想。

后来他的同学韩非子到了秦国。韩非子这个人虽然说话是个结巴,但是论聪明和学问,远远高于李斯。李斯的仓鼠地位不保。

于是李斯就在请王面前说尽了自己同学的坏话,让秦王把李斯下到监狱,可怜李斯最后竟然死在了秦国的监狱。

后来,秦始皇死后,赵高威胁,如果让公子扶苏继位,扶苏就会让和自己关系好的蒙家人当丞相,说到了李斯的痛处,所以李斯就默认了赵高的胡作非为。默认的结果,是赵括变本加厉的胡作非为,直到最后,赵高参了李斯一本,李斯被送上了断头台。自己被腰斩,全家被灭三族的悲惨下场。到最后,仓鼠的地位,还是没有被保住。

李斯的老鼠哲学,就是追求荣华富贵诗人生的价值观,也是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这样的三观,促使年轻的李斯不断学习,向上,进步,也是同样的三观,让李斯容忍了胡作非为,也让自己命丧黄泉。

这让我想起现实社会中,许多高官贪腐就是抱有李斯这样的“老鼠哲学”,这个理论,是个双面刃,他可以能是你向上的动力,但最终都会让你一无所获。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幽王失信身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周幽王昏晕,更为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失信于天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孔子说的。作为统治者而言,国家的安定建立在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上,政府失去公信力,就叫失民心,后果就是改朝换代。1.道理跟狼来了是一样的.2.不管你是啥身份别把自己看的太高,戏弄别人尤其是力量比你大的人是会吃到苦头的.3.做事要有

  • 古代被别人赏识应该回答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太多了,不同事、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人物,别人对自己还是对自己亲人的赏识,等等,用不同的方式、谦词表示。过誉:谦辞,过分称赞。过奖:谦辞,过份的表扬或夸奖。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候教:敬辞,等候指教。叨教:领

  • 《安徒生童话》中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卖火柴的小女孩TheLittleMatchGirl可怜,可怜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为钱财是尊,社会财富掌握在20%人的手里。当时的社会对于贫穷的人们,没有最低的保障。很悲惨的一个童话故事,说是童话故事,其实当时社会的现实也是如此。小姑娘那一次次的火柴划的人心痛,温暖的火光中有吃有喝,还有那个深爱她心疼她

  • 《韩非子》一书的寓言有哪些,能否谈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百度知道韩非子一书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韩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查看全部11个回答韩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我来答王珂14120LV.31、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请给我说几个关于中国古代君与臣关系的小故事,最好两篇以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字玄成,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生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一个书香门第。其父博学,作过地方官,但过早地去世了。青少年时代的魏征,生活非常清贫,他勤奋好学,希望将来有所作为。隋朝大乱,魏征便辞别亲人,出家当了道士,游历四方。朋友元宝藏收留他在军中掌管文书,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

  • “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等寓言典故折射出“心态”和“智慧”的魅力,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你的邀请。大千世界,万物万灵。传承文化,教育先行。这些我们幼年学习过的故事,到现在仍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乌鸦喝水,说明自然界的生灵也有智慧、也需要智慧;司马光砸缸,说明人从小就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关键时刻还是很有用的。我认为,这些知识永远不会过时……

  • 古代君王为什么称自己为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朕的由来辛亥革命的风暴摧垮了封建帝制。随着封建帝制的灭亡,“朕”这个词早已进入历史博物馆。近年来,荧屏上播放了不少以清朝帝王为题材的电视剧。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形象频频出现,张口一个“朕”,闭口一个“朕”。因此,经常有学生问我,“朕”是什么意思?皇帝为什么自称“朕”?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

  •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扁鹊见蔡桓公》是则寓言故事,出自于《韩非子/喻老》,年轻时就读,蔡桓公讳疾忌医的现象至今还烙在脑里,其原文还能背诵: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

  • 为什么古代君王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功高盖主,对皇帝的皇权是种潜在的威胁。高帝五年,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功臣中,大家熟知的有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曹参、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人。其中,韩信、彭越、英布被诛,恰巧三人都是异姓诸侯王。汉高祖刘邦诛杀的功臣,大多是异姓诸侯王(还有陈)。如果没有白居易那首《

  • 像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狐假虎威,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塞翁失马,杞人忧天惊弓之鸟鹬蚌相争井底之蛙杞人忧天丧家之犬画蛇添足指鹿为马班门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