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贤能的君主,按照最贤能的,帮我列举十位吧

中国历史上贤能的君主,按照最贤能的,帮我列举十位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1/1 22:02:27

第一位: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649年)作为杰出封建政治家,在贞观(627年~649年)年间,由于比较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与民休息,留心治道。这个时期,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民族关系融洽,被赞誉为封建社会少有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开创了繁华的唐朝盛世。第二位: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一生功绩卓著。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暴君,实行暴政,秦仅二世而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西汉王朝的第六代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汉武帝雄才大略,颇有建树,他当政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代之一。人们往往把汉武帝的功业和秦始皇相比,史称“秦皇汉武”。第四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1722年)在位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精明神武,用兵西藏,新疆、蒙古、沙俄,奠定和捍卫了中国的版图。同时崇尚节俭。开创了康乾盛世。除敖拜,平三藩,攻台湾,亲征葛尔丹康熙帝的胆识、远见、气魄,甚至不计“万乘之尊”与将士同甘苦,以及勇于实践的精神,堪称是历代帝王的典范和楷模。第五位:武则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顺应了时代潮流,延续了唐朝盛世。第六位:前秦世祖苻坚(公元338~385年)抑制豪强,整饬军政,强化王权,对于被征服的民族和地区的人采用怀柔政策。在思想意识上以汉化融合各族,提倡儒学,广兴学校,令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还亲临太学考试学生优劣。关中为前秦的根本所在,因多年混战,生产废弛,他“劝课农桑、赈恤穷困”,行区种法,兴修水利,遂使关陇地区经济发展,国力充实。370年苻坚攻灭前燕,次年灭仇池氐族杨氏,373年取东晋梁、益两州,376年灭前凉和代,统一北方。382年派吕光进军西域。前秦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政权,其疆域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他在位期间致力于修明政治,统一中国北方,政绩显著,是十六国时期许多封建帝王中最杰出君王。第七位: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公元1162-1227年)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为后代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国家而奠定了基础。第八位: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年)宋朝开国君主,公元960年。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第九位: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明太祖是历史上少有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元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并奠定了明朝200多年的统治基础。但他将中集权君主专制发展到空前程度,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产生的阻碍作用。第十位: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汉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

咱们从封建社会开始。1、汉文帝。汉文帝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任人唯贤。汉文帝有一次要建个观赏风景的亭台楼阁,算了一下需要花费100户中产家庭的一年的收入,感觉太多了就不建了。放在今天,100户中产家庭的收入也就一两千万人民币,别说是皇帝了,就是一个县长也是想建就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杜牧的诗。其实杜牧说的并不对,汉文帝召见贾谊并非如我们后人理解的是在问鬼神的话题,汉初乃以黄老之学治国,黄老之学兼具鬼神的理论,并倡导无为而治,文帝召见贾谊,其实是在同贾谊讨论治国之策,而与一介书生讨论治国之策能通宵达旦者,古往今来恐怕只有文帝一人。汉文帝之前的秦汉时期刑罚相当严酷,很多人仅仅因为触犯了很小的法律就被处罚的非死即伤,后来名医淳于意犯法,其女缇萦上书汉文帝说,父亲仅仅犯了个不大的错误,就要被处死和至残,她情愿卖己为奴,求皇帝给父亲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看到了缇萦的上书,很感动,不但赦免了淳于意,还下令取消了很多过于严厉的刑罚。汉文帝当皇帝的时候,国家正经过秦汉换代,因为战争导致天下一贫如洗,皇帝都找不到4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王公大臣做牛车的也有的事。汉文帝励精图治,经过文帝20多年的治理,国家又一片繁荣,仓廪充实、路不拾遗。要说自贤而又有能之君,汉文帝乃第一人。2、汉景帝。景点继承文帝之志,励精图治,中间还评定了七国之乱。正因为有了文帝、景帝二代国君的治国,才有了汉武帝大一统的基础。3、光武帝。强项令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光武帝开诚布公,广纳贤言,东汉渐渐繁荣起来了。4、唐太宗。唐太宗以人为鉴,任人唯贤,开辟的贞观之治的盛世。5、唐玄宗。唐玄宗的入选仅针对他的前半生,他的后半生声色犬马。但是开元盛世的业绩足以使他进入贤能君主的行列。6、康熙。7、乾隆。上面这7个我认为是既贤又能的君主。。。还有很多皇帝虽贤但并没多大能耐,如汉宣帝,有的皇帝虽能但算不算贤,如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汉朝的版图扩大了三分之一还多,但他好大喜功,把国家整的越来越穷,最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轮台罪己,还有明成祖朱棣等,虽有能但不算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历史上忠诚的三个名言和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严将军头:建安十九年,刘备进攻江州,严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睢阳齿:尹子奇问巡曰:“闻君每战眦裂齿碎,何也?”巡曰:“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子奇以刀抉其口视之,所馀才三四。颜常山舌:杲卿至洛阳

  • 关于忠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24忠故事龙逢极谏比干死争苏武牧羊张良复仇纪信代死日惮笃慎丙吉护储朱云折槛李善乳主嵇绍卫帝敬德瘢痍元方举知金藏剖心真卿劲节李绛善谏孟容制强李沆不阿王旦荐贤岳飞报国洪皓就鼎守仁求心孝孺斩衰铁铉背立于谦勤王一、【龙逢极谏】龙逢谏君。深谋远虑。冀其少悛。立而不去。夏朝的末代皇帝。单名叫做癸的。因为他最喜欢

  • 古代君王故事-古代君王故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 古代君王任用贤才的故事-古代君王任用贤才事例素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 古代帝王和嫔妃之间会存在真正的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帝王和嫔妃之间会存在真正的爱情吗?我的回答是,会。在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与他的皇后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一生就娶了皇后一个,没有后宫佳丽三千,没有风流韵事。坚守着他的爱情,直到终老。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苦难的童年要说朱佑樘,从小那可是够惨的,他的母亲纪

  • 古代有哪些贤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答:唐太宗、汉武帝、宋太宗,宋太祖、明成祖、隋文帝、、武则天、汉文帝、周世宗柴荣、清圣租(康熙)、清世宗(雍正),清高宗(乾隆)、唐明皇等贤君。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龙阳之好”,龙阳之好出自于《战国策魏策》中魏王与龙阳君的一段记载,龙阳君就如同美女尤物一样围绕在魏王身边,深受魏王的宠幸,无论多么美的美

  • 像唐太宗这样任用贤才的君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用人唯贤的皇帝还是很多的,但是能够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的并不多。如:康熙一直把李世民当成自己的楷模,而事实上康熙也为此努力了一生。伟大的皇帝都有这样的贤臣!像汉武帝、齐桓公等!

  • 古代君王的爱情故事-古代君王的爱情观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 大家认为历史哪个皇帝最仁慈(3个)?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李凤杉画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当属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前657),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九世孙,东汉开国皇帝。2557年在位。25年称帝,定都洛阳。说刘秀仁慈,主要因为以下六点:第一,刘秀即帝位后,九下诏令,释放奴婢,使下层人民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第二,

  • 历史上敢于劝君王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